孫立極
在成都雙流機場進出不下百次,張平宜卻沒去過都江堰、九寨溝。10余年來,她的目的地只有一個——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大營盤。在這個外界曾經(jīng)聞之色變的麻風村,臺灣女子張平宜默默耕耘,幫助眾多孩子接受教育、走入社會。
曾被懷疑是臺灣特務(wù)
涼山州有十幾個鄉(xiāng)村早年被作為麻風病患的隔離聚居地,大營盤是其中之一。由于外界的誤解,多年來,村民們出村購買油鹽都會遭到辱罵,很多孩子更沒機會讀書或早早輟學。
1999年,臺灣女記者張平宜隨國際組織到云南、四川等地的麻風村調(diào)查。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張平宜的心被麻風村目不識丁的孩子深深刺痛了。她決心幫助他們上學讀書,走出封閉的環(huán)境,回歸社會。
圣誕前夜,在臺北一個教堂門口,站在冷風中的張平宜拿著朋友送給她的漂亮蠟燭籌款,站了一晚都沒開張;第二天再去,也只賣了一份蠟燭。她的執(zhí)著感動了同事和朋友。在他們的幫助下,明星前來助陣,一個晚上義賣了60萬元新臺幣。還有一些朋友送來庫存的商品,“電蚊拍、洗發(fā)水……捐什么我就賣什么?!睆埰揭苏f,“頭一兩年,我躬背哈腰,到處募款,發(fā)瘋似的賣蠟燭、賣書,度過了一段食不知味、夜不成眠的疲累歲月。”
更讓張平宜難過的是,夾在特殊的兩岸關(guān)系中,她曾遭到很多莫名其妙的誤解。10余年前,極少有臺灣人到大涼山,越西縣臺辦一度只為她一個人服務(wù)。張平宜的頻繁出入,曾被懷疑有特殊目的,為此她自嘲是“麻風特務(wù)一號”。
2002年,張平宜募集到30萬元人民幣的善款,將大營盤小學原有的兩間破舊平房改建成6間教室及生活用房。新學校為大營盤的孩子掀開了新生活的一頁:15歲的拉且賣掉了16只羊,“我不要放羊,我要讀書”;14歲的藥布興奮得一夜沒睡,吵著要去上學;已經(jīng)是孩子爸爸的布都輟學8年后重返校園……
這之后,她辭了職,在臺灣成立了中華希望之翼服務(wù)協(xié)會。
“兇悍”的搶孩子大戰(zhàn)
新學校開辦免費營養(yǎng)午餐,最初看到小孩子一頓可以吃下4碗米飯時,張平宜潸然淚下。
在大營盤,張平宜以“兇悍”聞名。
大營盤很多家長沒讀過書,他們覺得孩子會寫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村里十七八歲結(jié)婚的青年十分常見。一名四年級的女生,父母想讓她退學結(jié)婚,張平宜嚴肅地告訴他們,如果不讓孩子讀完小學,就要把4年來學校給的生活補助都退回來。對另一名要退學結(jié)婚的六年級學生,張平宜“威脅”他父母,如果不讓他參加畢業(yè)考試,他們不但要賠6年的生活費,她甚至要向公安局舉報他們“信奉邪教”。稀奇古怪的“狠招”每每見效,兩個孩子都留在了學校。
2005年,大營盤小學終于迎來了建校19年來的第一屆畢業(yè)生。當孩子們歡歡喜喜拍攝畢業(yè)照時,張平宜又為這些20歲左右的小學畢業(yè)生的前途擔憂。2008年,張平宜借弟弟在青島投資的公司,開辦了“希望之翼學苑”,為初中畢業(yè)的麻風村孩子提供為期兩年的培訓機會。
近年來,張平宜更多的是在和輟學打工風潮“搶”孩子。2008年寒假,初二的沙馬一時興起,隨老鄉(xiāng)去湖北打工。張平宜聽說后,千方百計找到他的電話,把他罵了一通,又寄去700元路費讓他回來上學。正讀初二的阿沙說,初一時他還沒來得及行動,“便被張阿姨發(fā)現(xiàn),狠狠說了一通,打消了退學打工的念頭”。對孩子們,張平宜最常用的“威脅”是:如果不堅持讀書,就“再也不要見張阿姨”。這句聽起來無力的“狠話”卻甚有效,“得到我的祝福對他們很重要?!睆埰揭碎_心地說。
讓孩子們洗個熱水澡
63歲的馬海阿果曾是麻風病人,他坦承自己“有點怕”張平宜,但又很贊賞:“沒這態(tài)度不行,都是好人做不成事?!?/p>
2005年,張平宜參加了一項圓夢計劃,贏得170萬元新臺幣,加上其他善款,她要將學校擴大。擴建工程困難重重,她與相關(guān)部門交涉、與村民吵架——她的“兇悍”再次派上用場。在她的努力下,學校最終擴建成一棟教學樓、一棟宿舍樓,成為擁有籃球場、乒乓球場地的美麗校園。
張平宜有時簡直異想天開。水一直是大營盤小學最大的困擾之一,從十幾公里外引水,經(jīng)常會因為水管被踩斷而斷水,要靠高年級學生走一兩公里路提水,食堂才能不斷炊。2005年就建好的宿舍樓,直到2009年12月自來水管才流出水來。張平宜投資十幾萬元人民幣,建了一個太陽能浴室,讓孩子們能洗上痛快的熱水澡。此舉就連大營盤小學最早的老師王文福也不能理解。但是,現(xiàn)在的大營盤,有牙刷的家庭一定有小學生,學生宿舍里疊成豆腐塊的被子,擺得整整齊齊的牙具、臉盆,體現(xiàn)著張平宜給這所學校帶來的無聲變革。
張平宜不愛應(yīng)酬。走在大營盤,她常會遇到一些老婦人用生硬的漢語說:“你好,張阿姨。”雖然張平宜對此有點惱火,“我有這么老嗎?”但村里人對她的確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恭敬和感激。
2006年張平宜過生日,不知怎么搞的,消息傳了出去。當天她共收到130多個雞蛋、鴨蛋和5只雞,還收到了汽水、餅干、啤酒和鞭炮。村民家有喜事殺了牛,會把最好的肉送給她。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心中的感激。
23歲的鐵石最遺憾自己沒能上學讀書,但是他的兩個弟弟都從大營盤小學畢業(yè),現(xiàn)在分別在讀職高和初中?!笆菑埌⒁谈淖兞宋覀兊拿\,這感謝一輩子都說不完?!?/p>
(南極冰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