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珺
“算一算,這輩子還能和媽媽相處多長時間?”數(shù)日來,這句話在一些社區(qū)論壇廣為流傳?!叭绻愫蛬寢尫指魞傻?,每年你能回去幾次?一次幾天?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算一算,這輩子你到底還能和媽媽相處多久。 ”
時至年底,在外拼搏的人們大多思親情緒漸濃,每每思及家中父母,難免悲傷一時涌上心頭。長大成人后的我們,有沒有認真算過,能陪護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到底還有多長?
媽媽 你是我一生最溫暖的牽掛
在眾多網(wǎng)友轉載討論,并認真計算以后,很多人都算哭了。想想我們從呱呱落地,到咿呀學語,蹣跚學步,直到長大成人,是誰,和我們相處的時間最長?
是媽媽……
在某網(wǎng)站論壇上,遠嫁外地的網(wǎng)友“武林仲裁”也發(fā)出這樣的帖子?!叭绻愫蛬寢尫指魞傻兀磕昴隳芑厝状??一次幾天?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就算媽媽超出13歲,活到85歲,算一算,這輩子你到底還能和媽媽相處多久?我自己的答案是100天?!薄拔淞种俨谩痹谔永镎f。
而在帖子的第10樓,網(wǎng)友“陌路花開”的回復讓人覺得觸目驚心:“這輩子,我也許只能和媽媽相處25天了?!薄爱厴I(yè)之后留在重慶上班,一年也就春節(jié)回家一次,真正在家的時間不超過5天。5天里,大概還有3天出門和朋友聚會、應酬。剩下的時間除開吃飯睡覺和上街購物,真正能陪媽媽的時間大概只有20小時。我媽媽今年五十有五了,如果上天眷顧媽媽能活到85歲,在她最孤獨的那30年里,我能在她身邊的時間不超過600小時,也就是25天,還不到一個月!”
有記者了解到,“陌路花開”本名楊瑩新,山西人,今年28歲,4年前畢業(yè)于重慶大學工程造價專業(yè),現(xiàn)在在南坪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爱敵醮髮W畢業(yè)后,曾經(jīng)猶豫過要不要回家鄉(xiāng),但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擺在面前,讓我選擇了留在重慶?!睏瞵撔抡f,雖然當初也顧慮過,畢竟“父母在,不遠游”。但是,總覺得自己還年輕,這輩子還很長,盡孝的機會也很多?!拔乙恢币詾槲乙呀?jīng)算是孝順的女兒了?!睏瞵撔抡f,自從上大學以來,她一直堅持每隔兩天給媽媽打一個電話,“很多同學和同事都不會主動給媽媽打電話,而是等著媽媽打電話過來”。上班后,她每年春節(jié)假期也都盡量回家。只要待在家,她都會幫父母做家務,陪他們聊天。“今年春節(jié)回家,我專門帶父母去農村走親戚,父母和我在一起,臉上總是流露出驕傲的笑容,那時候,我覺得父母應該對我的孝心很滿意。
“算出結果后,我真的哭了,覺得很愧疚,對不起媽媽,我好想見媽媽一面,但分隔兩地,我也只能給媽媽打個電話。”她不無悲傷地說道。
如今,為了夢想,為了心中那一點點不甘落入人后的小小心愿,有多少年輕人意氣風發(fā)地走進大城市,遠離家鄉(xiāng),為的是闖出一番天地。而又有多少人,在成功和不成功的背后,多少次想著家里年邁的父母,多少次心里有著不能盡孝道的悲傷,多少次有一股想馬上飛奔回家吃一頓團圓飯的沖動。可是,又有多少次,我們因為各種原因阻擋了回家的步伐?直到一次次地累積起來,到最后,成了心里永遠的遺憾。
那些被我們遺忘的日子
出門在外,平時三三五五聚在一起,過圣誕節(jié),過生日,趁著一群人的熱鬧也能過個漂漂亮亮的節(jié)日。而我們在這些華麗喧囂的背后,又有多少人想過在家里的父母是否孤單,是否在節(jié)日里面對著一桌子菜卻食之無味?
在一份網(wǎng)絡問卷和電話訪問等方式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結果顯示,10%的子女不知道父母的生日,90%的子女不知道父母的結婚紀念日,80%的子女不準備和父母一起過重陽節(jié)。對于重陽節(jié)是哪一天,很多人都表示并不了解,更別談回家看望父母了。很多人還表示,在那天會打電話問候雙親,但工作太忙無法分身回家探望。還有人說,會根據(jù)自己那天工作是否忙碌來決定。
而在詢問到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的時候,我們欣慰地看到,被調查者有90%表示清楚,但是卻只有40%的子女能夠抽空陪父母過生日。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平日里工作繁忙,即使有心陪伴父母,很多時候也無能為力。到時候給父母一點現(xiàn)金,既能聊表心意,也可以讓他們自由支配,給自己買些喜歡的東西。
其實,子女常年在外,冷清的家里,父母最希望的是兒女們能一家其樂融融地圍坐在一起吃頓便飯,飯后一起看看電視,散散步,僅此而已。而他們渴望的這種簡單的幸福,在現(xiàn)在看來,卻是很難得到。而他們想要的生日禮物也只是“兒女?;丶铱纯础?,并不會根據(jù)禮物的多少和貴重程度來評判子女的孝順程度。都說孩子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可是當長年累月不著家的時候,又有誰能去融化他們心中那一縷縷思念的寒冷。
如何說愛你
小的時候,父母最快樂的就是看著我們一天天長高、一天天長大。而真正長大后,隨著我們“個人事情”的愈漸增多,又有多少人能夠時常和父母在一起,享受小時候那種一家人齊聚一堂,雖然平淡卻幸福的時光。又有多少人開始懷念兒時睡前母親在窗前給你講的故事和坐在父親背上“騎大馬”時咯咯的笑聲。
其實,就算遠隔千山萬水,有很多方式也是可以讓我們一盡孝心的。
每次回家,我們可以和父母聊聊天,一起買菜、一起下廚為二老燒一桌好菜,飯桌上邊聊邊吃,會把自己和父母的親近感增強許多。生活在外,很多自己的事情父母都不了解,多多告訴父母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情,聊聊生活境況和人生感悟,即便是再小的事情,只要是關于你的,父母一定都很樂意傾聽,愿意跟你一起分享。父母一向都是唯一對我們無私奉獻卻無所求的人,無論我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他們關愛和思念的目光。盡量抽空多陪陪家人,即使再忙也要抽時間打電話報個平安,多關心父母的生活起居和身體狀況。要知道,我們一句短短的問候就是一劑療效甚好的良藥。
在我們總是繁忙地工作,繁忙地生活,把一切當做耽誤回家行程的絆腳石的時候,當我們總在懊惱今年又沒回家過年,默默和自己說明年一定回去的時候,試想,我們可以有幾次這樣讓自己補過的機會。
網(wǎng)上有一篇帖子曾經(jīng)說過那么一個故事:“多年前我跟悉尼的一位同學談話。那時他太太剛去世不久,他告訴我說,他在整理他太太的東西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條絲質的圍巾,那是他們去紐約旅游時,在一家名牌店買的。那是一條雅致、漂亮的名牌圍巾,高昂的價格卷標還掛在上面,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她想等一個特殊的日子才用?!敝v到這里,他停住了,我也沒接話,好一會兒后他說,‘再也不要把好東西留到特別的日子才用,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
也許我們說過很多個“等將來……、等以后……”,可是人生在世,我們又有多少個將來、多少個以后,很多事情,誰都不知道下一秒鐘會發(fā)生什么,趁著我們都還有父母關愛的時候,多打打電話、多回回家、因為那些相聚的時光每一秒鐘都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