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莉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 201209)
簡析梁實秋的翻譯理論
王慧莉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 201209)
翻譯,作為一種文學表達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由譯者的文學觀、世界觀所支配。梁實秋的翻譯活動就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其翻譯思想體現(xiàn)了中庸之道的基本內(nèi)容。將從梁實秋的翻譯選材,反對轉(zhuǎn)譯,堅持翻譯應(yīng)與文本研究相結(jié)合,及在翻譯過程中保持漢語純潔性的同時豐富中國文化這幾個方面對他的中庸翻譯觀做較為深入的分析說明。
中庸之道;反對轉(zhuǎn)譯;文本研究;文化建構(gòu)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悠久的翻譯歷史。從有翻譯活動開始,人們就在長期實踐中探索并總結(jié)出與之相關(guān)的種種方法或思想。東晉的釋道安首先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說,認為譯文要貼切原文,是直譯理論的代表。到了唐代,玄奘認為佛經(jīng)的翻譯標準是“既需求真,又需喻俗”,即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到清朝末年,嚴復(fù)將翻譯理論進一步明確化,提出了“信達雅”的標準,這也成為中國翻譯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梁實秋的翻譯思想亦體現(xiàn)了我國翻譯理論的研究成果并有所創(chuàng)新。梁實秋出生于一個充滿書香氣的舊式官僚家庭,諳熟中庸之道,并在其文學及翻譯創(chuàng)作中恪守此原則。中庸之道強調(diào)慎獨,梁實秋對待翻譯亦十分謹慎。在選材方面,他堅持翻譯外國一流的經(jīng)典著作,因此,他選擇了《莎士比亞全集》。為真實地再現(xiàn)原作的精神。他反對轉(zhuǎn)譯,選擇《莎士比亞全集》的原始版本。在譯莎過程中,他將翻譯與文本研究相結(jié)合,一絲不茍地查閱與之相關(guān)的資料,堅持“信”與“順”的統(tǒng)一。“信”即“誠信”,是相對于原作作者而言的,即要盡最大努力再現(xiàn)原作的思想內(nèi)容;“順”即“通順”是相對于譯文而言的,旨在使讀者能較為順暢地看懂譯文,體現(xiàn)了人性關(guān)懷,而至誠盡性也是實現(xiàn)中庸之道的關(guān)鍵,只有持之以恒、鍥而不舍,才能達到至仁至善的境界。五四運動之后,為維護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當時的學者開展文學革命,倡導(dǎo)大家使用白話文。胡適也發(fā)出“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的號召,主張譯文使用白話。然而,翻譯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溝通交流的方式,肩負著引進新思想、創(chuàng)新中國古老文字的重要使命。因此,瞿秋白適時明確地指出:“翻譯——除能夠介紹原本的內(nèi)容給中國讀者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創(chuàng)造出新的中國的現(xiàn)代言語”[1]。作為當時的翻譯名家,梁實秋將這兩種觀點進行了融合,在翻譯手法上,他一方面盡量保持漢語的純潔性,另一方面借用外來文化對中國文化進行建構(gòu),不斷豐富了本國文化,這同樣也體現(xiàn)了中庸之道“致中和”的原則。
綜上作述,不難看出,梁實秋的翻譯活動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故高旭東先生曾在其論著《梁實秋在古典與浪漫之間》中稱梁先生為“穿著西裝的孔夫子”[2]?,F(xiàn)將其翻譯理論具體闡釋如下。
首先,在選材方面,梁實秋堅持翻譯一流的名著,這體現(xiàn)了其“慎行”的治學風格。他曾在《現(xiàn)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一文中說過:
“外國文學影響侵入中國之最顯著的象征,無過于外國文學的翻譯。翻譯一事在新文學運動里可以算得一個主要的柱石。翻譯文學無時不呈一種浪漫的狀態(tài),翻譯者于所翻譯的外國作品,并不取理性的研究態(tài)度,其選擇亦不是有紀律的、有目的的,而是任性縱情,凡投其所好者則盡量翻譯,結(jié)果是往往把外國三四流的作品運到中國,視為至寶,爭相模擬。”[3]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梁實秋批判毫無理性和選擇的翻譯活動。他之所以選擇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也是他理性思考的結(jié)果,這是因為莎劇的藝術(shù)特點與他的“人性論”不謀而合。梁實秋曾說:“他(莎士比亞)不宣傳任何主張,他不參加黨派,他不涉及宗教斗爭,他不斤斤計較勸善懲惡的效果,戲就是戲,戲只是戲??墒沁@樣的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正好成就了他的偉大,他把全副精神用到了人性描寫上面。我們并不苛責莎士比亞之沒有克盡“反映時代”的使命。我們?nèi)绻胍w認莎士比亞時代的背景,何不去讀歷史等類的書籍?文學的價值不在反映時代精神,而在表現(xiàn)永恒的人性?!盵4]
其次,梁實秋反對轉(zhuǎn)譯,這一點體現(xiàn)了他“至誠”的道德信仰。他堅持翻譯應(yīng)該基于原著,而不是其他版本的譯著。他認為轉(zhuǎn)譯是非常有害的。任何翻譯過來的文章,不管水平多高,都與原著有所差別,就像被水稀釋了的酒,如果基于翻譯過來的版本進行翻譯,譯文將與原文相去甚遠。因此,在翻譯莎士比亞全集時,梁實秋采用了標準的牛津版本,旨在給讀者展示一個真實的莎士比亞。
文學翻譯的精髓在于反映原作的精神面貌,精神面貌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詞匯、語法、修辭﹑背景知識﹑作者的文學思想等各個方面充分展現(xiàn)原作的特征,需要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高超的翻譯技巧。即便譯者掌握了這些,翻譯中的變形也在所難免,這是因為一種文化在進入新的語言壞境中不免有些損失,比如:莎士比亞名言“Don’t gild the lily”,其中“gild”的意思是“給……鍍金”,“l(fā)ily”是“百合花”的意思。在英譯中的過程中“gild the lily”就很難把握,因為中文不常說“給百合花鍍金”,所以,很多人會把此句錯誤理解為“錦上添花”。其實,在西方文化中“gild the lily”的意思為“paint the lily(不恰當或過分修飾,即畫蛇添足的意思)”。所以,如果譯者再依據(jù)中文版本(有時甚至是錯誤的中文版本)轉(zhuǎn)譯成俄文或者日文的話,那“gild the lily”這個表達將會被進一步地扭曲變形,翻譯也就進一步背離了其基本原則之“信”。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此不再贅述。正如鄭振鐸先生所說:“重譯的辦法,是如何的不完全而且危險??!我們譯各國文學書,實非直接從原文譯出不可。”[5]
再次,梁實秋堅持翻譯應(yīng)與文本研究相結(jié)合,這也源自于梁實秋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為了翻譯莎士比亞的作品,梁實秋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因為翻譯是兩種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而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對莎士比亞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文藝復(fù)興時期的英國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讀懂并譯好莎劇。下面我列舉梁實秋的翻譯實例——《威尼斯商人》[6]中的一組對話加以說明:
Laun: The old proverb is very well parted between my master Shylock and you, sir. You have the grace of God, sir, and he hath enough.
Bass: Thou speak’st it well. Go, father, with thy son. Take leave with thy old master, and inquire my lodging out. [To his fellowers.] Give him a livery More guarded than his fellows’; see it done.
(Act II,scene II)
譯文:
朗;大爺,一句老古話剛好由我的主人夏洛克跟您來平分。他有的是錢,您有的是上帝的恩惠。
巴:你說得很好。老人家,你帶著你的兒子,先去向他的舊主人告別,然后再來打聽我的住址。(向侍從。)給他做一身比別人格外鮮艷一點的制服,不可有誤。
注:“old proverb”指“He that hath the grace of God hath enough fortune.”這句諺語:上帝的恩惠等于大量財富。
本例中,“old proverb”的含義在原文中省略掉了,梁實秋經(jīng)過悉心研究后把其中隱含的背景知識以注釋的方式做了補充說明?!癵race”為名詞,意為“恩惠”;“fortune”亦為名詞,意為“財富”;“part”為動詞,意為“使……分開”。原文“The old proverb is very well parted”的意思是說把“old proverb”中所包含的“grace”和“fortune”平分?!癶ath”(古語)為“have”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現(xiàn)在式;“enough”后面省略了“fortune”一詞;“Thou”(古語)你,汝(人稱代名詞、第二人稱、單數(shù),主格),“thy”為“thou”的所有格形式;“take leave with sb.”表示與某人道別之意;“l(fā)odging”為“住所”之意;“inquire sth. out”表示詢問某事;“l(fā)ivery”此處為“制服”之意?!癿ore guarded”在這里字面意思是說“更謹慎的,更提防的”,實指“比其他人的制服看起來更顯眼一些,使穿此制服之人更容易辨認的”,但為了與原文句子的形式保持一致,梁實秋采用了以句譯為單位的直譯,將其譯為“給他做一身比別人格外鮮艷一點的制服”?!皊ee”在這里為“監(jiān)督”之意,“it”這里指代前面提到的“Give him a livery More guarded than his fellows’”,故“see it done”意思為“(確保這件事的完成)不得有誤”。
最后,在翻譯過程中,梁實秋在保持漢語純潔性的同時,也豐富了中國文化。這體現(xiàn)了他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同時也反映了他“存真”的翻譯態(tài)度。梁實秋出生于中國近代一個官僚家庭,這使得他自幼就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梁實秋曾說“一個地道的中國人,大概就是儒道釋三教合流的產(chǎn)品”[7],他非常認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告誡國民要從本國文化中汲取養(yǎng)分,這自然包括漢語行文的特點。因此,在翻譯中,梁實秋反對不理解原文譯不出來時就生造出除自己之外別人都不懂的句法和詞法(歐化文),他以白話行文,譯文能夠為中國讀者看懂并接受。同時,作為一名出色的翻譯家,梁實秋亦本著“存真”的態(tài)度較為真實全面地反映原作的精神面貌,包括原文的詞匯,語法,修辭,如雙關(guān)、反諷等,及隱含于作品字里行間的思想內(nèi)容如文化背景知識等。通過翻譯,梁實秋以中介者的身份,開啟了源語文化與譯入語文化的交流,并通過吸收異質(zhì)文化豐富了漢語的內(nèi)容,在他所處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期,達到了文化建構(gòu)的目的,對五四運動之后中國現(xiàn)代文化的形成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例如,在引入“雙關(guān)”的修辭手法方面,梁實秋譯本《奧賽羅》[6]中Desdemona和Clown有一段對話:
Desdemona: Do you know,sirrah, where Lieutenant Cassio lies ?
Clown: I dare not say he lies any where.
Desdemona: Why? man?
Clown: He is a soldier; and for one to say a soldier lies , is stabbing.
Desdemona: Go to; where lodges he?
Clown: To tell you where he lodges is to tell you where I lie.
( Act III, Scene IV )
譯文:
德斯莫納:喂,你知道副官卡希歐住在什么地方嗎?
小丑:我不敢說他在什么地方說過謊。
德斯莫納:為什么?
小丑:他是一個軍人;若說一個軍人說謊,那是要該刺殺的。
德斯莫納:別胡說;我問他住在什么地方?
小丑:告訴你住在什么地方等于是告訴你我在什么地方說了謊。
注:lie雙關(guān)語,有“居住”及“說謊”二意。
雙關(guān)是英語修辭手法之一,是一種根據(jù)單詞音同或音近而義不同巧妙使用詞匯的一種智慧語。在以上的例子當中,我們可以看到,“l(fā)ie”是一個雙關(guān)語,在這里它具有兩個含義,一個是“l(fā)odge”(中文為“居住”的意思),另一個是“make a statement one knows to be untrue”(中文為“說謊”的意思)。第一句中,Lieutenant為“副官”之意,“l(fā)ie”使用了它的第一層含義即“居住”。而第二句小丑的回答正是巧妙地使用了“l(fā)ie”這個雙關(guān)語,他使用了“l(fā)ie”的第二個含義“說謊”,以一種對Desdemona問話內(nèi)容理解完全不同的方式巧妙了回避了他的問題并創(chuàng)造出幽默的話語效果。同樣,在第四句和第六句中,小丑繼續(xù)在不同的語境下使用“l(fā)ie”的第二個含義“說謊”,表明他不知道副官卡希歐的住所。從上述譯文不難看出,梁實秋較好地把握了原作者對雙關(guān)語的使用技巧,并將其準確地用漢語表達出來,通過吸收異質(zhì)語言豐富了漢語的修辭手法。
再如,在異質(zhì)文化的吸納方面,梁實秋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此,我想援引梁實秋譯本[6]和朱生豪譯本[8]《羅密歐與朱麗葉》中乳媼的一段話進行比較并加以說明:
NURSE
I’ll lay fourteen of my teeth—
And yet, to my teen be it spoken, I have but four —
She’s not fourteen. How long is it now
To Lammastide?
(Act I. Sc.III)
梁譯:
乳:我用我的十四顆牙齒打賭——說來好慘我只剩四顆了——她未滿十四歲。現(xiàn)在離收獲祭節(jié)還有多久?
注:收獲祭節(jié)(Lammas-tide),天主教節(jié)日之一,為八月一日。英國風俗于是日獻祭新面粉制成之面包。
朱譯:
乳媼:我可以用我的十四顆牙齒打賭——唉,說來傷心,我的牙齒掉得只剩四顆啦!——她還沒有滿十四歲呢?,F(xiàn)在離開收獲節(jié)還有多久?
“l(fā)ay sth.”表示“拿某事打賭”,“teen”古語表示“悲哀,痛苦(名詞)”,“be it spoken” 表示“……被說起(提及)”,其中的“it”指代后面所說的“I have but four”,而“I have but four”中的“four”后面省略了“teeth”,故此句的意思是指“說來好慘,我的牙齒就掉得只剩四顆了”。原文最后一句中Lammastide這個文化意象在漢語中是不存在的,在梁的譯本中,“Lammas-tide”被給予了詳盡的解釋說明,讀者可以從梁實秋的譯本中對此文化意象有一個較為完整和準確的認識,梁也根據(jù)該詞的文化內(nèi)容把它相應(yīng)地翻譯成“收獲祭節(jié)”,而朱譯則較為簡單,他只是將“Lammas-tide”譯作“收獲節(jié)”并沒有對此做進一步的解釋,讀者則很容易將此文化意象理解為“一個慶祝豐收的節(jié)日”而這與原文“Lammas-tide”所包含的文化內(nèi)容是不同的。從此例可以看出,梁實秋通過翻譯將外國的文化背景知識較為準確地譯介至中國,豐富了中國文化。
作為著名的學者和翻譯家,梁實秋的中庸翻譯觀指導(dǎo)了他的翻譯活動。在翻譯中他恪守“誠”的理念,始終堅持忠實于原作者和譯入語讀者,并采取以句子為單位的直譯并佐以豐富注釋的翻譯方法,體現(xiàn)了存真﹑求全﹑負責的精神,很好地貫徹了“信,達,雅”的翻譯原則。他的翻譯技巧也被越來越多地應(yīng)用到當今的翻譯實踐中。此外,他對中國現(xiàn)代文化的發(fā)展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在翻譯外來作品的過程中,他秉承了國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將豐富的西方語言文化知識引入中國,為中國現(xiàn)代文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構(gòu)架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這種在翻譯中對目的語進行文化建構(gòu)的做法值得翻譯工作者學習并發(fā)揚光大。
[1] 孟昭毅, 李載道. 中國翻譯文學史[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2] 高旭東. 梁實秋在古典與浪漫之間[M]. 北京: 文津出版社, 2004.
[3] 黎照. 魯迅 梁實秋論戰(zhàn)實錄[M]. 北京: 華齡出版社, 1997.
[4] 梁實秋. 莎士比亞誕辰四百周年紀念集[M]. 臺北: 國立編譯館, 1966.
[5] 鄭振鐸. 譯文學書的三個問題[C]//中國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翻譯通訊編輯部. 翻譯研究論文集(1894-1948). 北京: 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1984.
[6] 梁實秋. 莎士比亞全集序[M]//莎士比亞全集.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1.
[7] 梁實秋. 雅舍散文·二集·“豈有文章驚海內(nèi)”——答丘彥明女士問[M]. 臺北: 聯(lián)合文學出版社, 1987.
[8] 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全集[M]. 朱生豪譯.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8.
A Brief Research on Liang Shiqiu’s Translation Theory
WANG Hui-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P. R. China)
As a literature form, translation is also greatly dominated by the translators’ world outlooks and literary viewpoints. Liang Shiqiu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is translation theory also reflects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In order to make a further explor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bove, the paper will explicitly illustrate Liang Shiqiu’s translation theory as follows: choice of the original text, opposition to relay translation,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source texts, and keeping the basic rules of Chinese while introducing the foreign linguistic elements into it.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opposition to relay translation; research on the source texts; cultural construction
H31
B
1001-4543(2011)03-0259-05
2010-11-29;
2011-03-18
王慧莉(1982-),女,山西長治人,碩士,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電子郵箱clairejoy376@163.com。
上海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項目基金(No.YQ308028),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校基金項目(No. QD208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