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杰
生活中,某件事做得久了,或是在某個地方呆得久了,常常會有一種空虛的感覺。因此,人們有了各種各樣的愛好,開始忙著用物質(zhì)來滿足自己的生活,也愛上了到處去旅行。然而,短暫的快樂過后往往是長久的疲憊,人們開始抱怨他們的心靈并未得到真正的放松,生活依然如霧里看花,終隔一層。
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講的是一位極具智慧的父親,為了要考驗三個兒子的聰明才智,苦心設(shè)計出了一道考題。父親交給三個兒子每人一百塊錢,要他們用這一百塊錢,去買他們所能想到的任何東西。不過,他們買回來的東西,要能夠裝滿一個占地超過一百平方米的巨大倉庫。
大兒子想了想,決定把那一百塊錢全部去買最便宜的稻草??山Y(jié)果卻出乎他的意料,稻草運回來之后,連倉庫的一半都裝不滿。二兒子稍微聰明一些,他將那一百塊錢買了衛(wèi)生紙,再把衛(wèi)生紙的包裝拆開來,將一張張的衛(wèi)生紙揉得松松散散的,希望能裝滿倉庫。但即使他再怎么努力揉散那些衛(wèi)生紙,仍裝不滿整座巨大倉庫的三分之二。小兒子看著兩個哥哥的舉動,等他們失敗之后,慢慢地走進倉庫,將所有的窗戶牢牢關(guān)上,將窗簾緩緩拉上,請父親也走進倉庫中。小兒子把倉庫的大門關(guān)好,整個倉庫霎時變得伸手不見五指。這時,小兒子從口袋中拿出他花了一塊錢買來的火柴,點燃了也是用一塊錢買的小蠟燭。頓時,漆黑的倉庫中充滿了蠟燭所發(fā)出的光芒,雖然微弱, 但卻照亮了倉庫,看起來溫暖無比。
羅曼·羅蘭說:“緊閉的心靈,即使竭力奔波、用盡心機,找來再多繁瑣的東西,也無法將它裝滿?!?/p>
小男孩用火柴點亮了蠟燭,照亮了屋子,我們是否也應(yīng)該用真誠與感動點亮生活,照亮心靈?
今天,我們忙著用各種各樣的物質(zhì)來令自己的生活得到滿足,然而,我們卻不知道,過度追求物欲正是使自己的心靈越來越空虛的原因。其實,生活中有許多能夠點亮我們心靈的東西:一份對他人小小的幫助,一句對同事贊美的話語,一次朋友間默契的配合,一個愛人間溫情的動作……這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在當時,我們會快樂、激動,幾十年之后,依然是它們,讓我們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