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沛揚 許獻文
軟堅散結法治療腦動脈硬化癥的臨床觀察
余沛揚 許獻文
目的 觀察軟堅散結法治療腦動脈硬化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64例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心脈康方組)33例和對照組(尼莫地平組)31例,療程均為4周。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膽固醇(Tch)和甘油三酯(TG)改善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1);治療組積分值均較治療前有顯著性下降,對照組只有頭暈頭痛和精神萎靡積分值有顯著性下降(P<0.05);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結論 軟堅散結法可用于腦動脈硬化癥的臨床治療。
腦動脈硬化癥;軟堅散結法;心脈康;尼莫地平
腦動脈硬化癥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病癥,隨著中醫(yī)理論和實踐的重視與完善,中藥治療在臨床上正逐漸受到重視。我科于2009年4月~2010年12月對患者采取心脈康方湯藥口服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總結如下。
1.1 資料與方法 共64例患者,均參照全國第三屆神經(jīng)精神科學術會議修訂的腦動脈硬化癥診斷標準[1]確診。所有患者1月內均無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病、嚴重感染、肝腎衰竭以及嚴重精神異常。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齡(63.5±6.7)歲,病程(4.3±1.8)年。對照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齡(64.1±5.9)歲,病程(4.2±1.9)年。
1.2 方法 采取平行對照單盲法給藥(嚴格控制干擾因素如注意吃藥的時間要堅持),兩組病人均給予控制血壓、血糖、調脂等基礎治療。對照組口服尼莫地平,分3次口服,60mg/d。治療組患者均口服協(xié)定方心脈康湯劑,機器煎成袋裝,分上下午服,每日1劑2袋。該方由鱉甲20g、三棱10g、莪術10g、枳實10g、制膽星10g和石斛20g等組成。4周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有心絞痛發(fā)作時可臨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出現(xiàn)心肌梗死或急性腦卒中等則終止用藥,并嚴密監(jiān)測血壓,血糖,心跳,呼吸頻率等指標的變化情況。
1.3 觀察指標 將主要癥狀(頭痛、頭暈、頭昏、行動遲緩、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等)分為輕度、中度、重度3級(經(jīng)提示說出而癥狀輕微或偶爾出現(xiàn)者為輕度;經(jīng)提示說出而癥狀持續(xù)時輕時重者為中度;主動說出且癥狀明顯者為重度),分別計2分、4分、6分。效果評價參照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治療腦動脈硬化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顯效:臨床癥狀全部或大部分消失,主要檢查指標復查正?;蚧菊#靼Y積分較治療前減少≥70%。有效:臨床癥狀有不同程度的好轉,主要檢查指標復查結果有改善,主癥積分較治療前減少35%~68%。無效:臨床癥狀和主要檢查指標無明顯變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采用SPSS11.5軟件,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治療組顯效10例(30.30%),有效17例(51.51%),無效6例(18.18%),總有效率為81.82%。對照組顯效5例(16.12%),有效15例(48.38%),無效11例(35.48%),總有效率為64.52%。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膽固醇(Tch)和甘油三酯(TG)改善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1),用TCD檢測服藥前后大腦中動脈(MCA)的血流變化及PI值大小作對比,來確定心脈康治療腦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組積分值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或P<0.01),對照組只有頭暈、頭痛和精神萎靡積分值有顯著性下降(P<0.05)。表明心脈康湯劑與尼莫地平對腦血管硬化癥主要癥狀及平均血流速度有改善,但心脈康方組湯劑對頭暈頭痛、頭昏感、精神萎靡、行動遲緩、健忘等臨床癥狀的改善優(yōu)于尼莫地平。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無急性腦卒中、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發(fā)生。
腦動脈硬化癥是神經(jīng)內科的常見病,易引起腦卒中,我國腦卒中發(fā)病率在世界處于相對高發(fā)水平,可能與中國人經(jīng)濟發(fā)展快,飲食習慣變化太快,易引起腦動脈硬化有直接關系。中醫(yī)古籍文獻中無動脈硬化病名,其臨床以頭痛、眩暈、頭昏感、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失眠、肢麻等為主要表現(xiàn),在古籍中的“頭痛”“眩暈”“不寐”“中風”“癡呆”等癥證中有相應記載?!秲冉?jīng)》中《素問·玉機真臟論》中描述:“春脈如弦……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癲疾”。指出脈象弦硬,可出現(xiàn)健忘、眩暈等癥狀,與今之腦動脈硬化癥表現(xiàn)相似。而《靈樞·海論》云:“腦為髓之?!韬S杏鄤t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提示本病是髓海(腦)不足所致。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本病是在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以腦動脈硬化病理改變?yōu)橹饕R床表現(xiàn),與腦血流循環(huán)障礙、顱內缺血缺氧密切相關。目前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多從“血瘀”、“痰濁”、“熱毒”等方面著手,我院葉小漢主任從“積聚”角度論述,認為動脈粥樣硬化的局部病理變化表現(xiàn)為斑塊積聚,其本質與中醫(yī)學的“積聚”相類似,提出以軟堅散結法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創(chuàng)立以軟堅散結治則為主的心脈康方,為中醫(yī)藥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提供新的思路。心脈康方是我院葉小漢主任中醫(yī)師根據(jù)積聚相關理論,結合多年臨床經(jīng)驗,用于治療動脈硬化癥的經(jīng)驗方。該方由鱉甲、三棱、莪術、枳實、制膽星和石斛等組成。方中鱉甲為主藥,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作用,三棱、莪術破血行氣、消積止痛,與鱉甲配伍主要增強軟堅散結的作用[3]。枳實破氣消積、化痰消積,制膽星則燥濕化痰,二藥消痰以助散結。石斛功能滋陰清熱、生津益胃,并可監(jiān)制前五味藥的破氣作用,防止損傷正氣。諸藥合用,共奏軟堅散結、益氣通脈之功。本觀察表明,心脈康湯劑治療腦動脈硬化癥后經(jīng)顱彩色多普勒PI值下降,并且對頭暈頭痛、頭昏感、精神萎靡、行動遲緩、健忘等臨床癥狀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較尼莫地平對照組能明顯改善自覺癥狀,提高病人生存質量。軟堅散結防治腦動脈粥樣硬化提供新的中醫(yī)思路。
[1]王新志,韓群英,郭學芳,等.中風腦病診療全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0:334-335.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52-53.
[3]雷再權.中藥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5:237-238.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8.113
523000 東莞市中醫(yī)院 (余沛揚) 528231 佛山市南海大瀝醫(yī)院 (許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