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屈原《楚辭》東西部文化意象探微

2011-03-20 08:38:53俞燕劉小香
關(guān)鍵詞:神游天問楚辭

俞燕,劉小香

(石河子大學(xué)文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屈原《楚辭》東西部文化意象探微

俞燕,劉小香

(石河子大學(xué)文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屈原《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作品中有許多涉及東西部的文化意象,而這些文化意象包含著屈原的三種文化情結(jié):東西部神游之地是屈原追念祖先之旅,寄托哀思之路;東西部神話意象是屈原諷喻現(xiàn)實之境,追尋理想之所;東西部歷史回顧是屈原治國安邦之主張,對楚國命運之擔(dān)憂。

屈原;《楚辭》;東西部;文化情結(jié)

宋代黃伯思在《東觀余論·校定楚辭序》中曰:“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jì)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現(xiàn)代楚辭專家姜亮夫認(rèn)為:“以楚國的歷史、制度、風(fēng)俗、語言來創(chuàng)作楚辭,這是楚辭創(chuàng)作的特點。”[1]29然而,當(dāng)人們細(xì)讀《楚辭》,或是屈原其他作品時,除了其深奧濃郁的巫音、色彩燦爛繽紛的華章麗句和充斥視野的楚物器皿外,常會看到一些不屬于楚國的文化現(xiàn)象。對于中國古代東部和西部,屈原有著一種不同尋常的關(guān)注,在這些東西部文化意象中,包含了他異乎尋常的情感和復(fù)雜的情思。

一、東西部神游之地:屈原追念祖先之旅,寄托哀思之路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作品一開始,屈原就描繪了自己的外美內(nèi)修,但當(dāng)推行美政的理想破滅后,他表示決不向黨人群小低頭,至死也要堅守節(jié)操,從而引出女嬃“申申其詈予”。屈原被責(zé)怪后,心中感慨不已,于是向重華陳辭,歷數(shù)夏王朝啟之后國君的荒淫敗國,贊揚商王朝湯和周舉賢授能的措施,來抒發(fā)他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不滿和對先賢神人的向往。他進行了三次神游,詩人上天入地,經(jīng)過很多東西部地域,如“朝發(fā)軔于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吾令羲和弭節(jié)兮,望崦嵫而匆迫……”“飲余馬于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邅吾道夫昆侖兮,路修遠(yuǎn)以周流。揚云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朝發(fā)軔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鳳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與。麾蛟龍使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路修遠(yuǎn)以多艱兮,騰眾車使徑待。路不周以左轉(zhuǎn)兮,指西海以為期!”東部太陽神用來洗澡的“咸池”、東方天帝所居的“春宮”、東極之地“天津”、日棲之上的“扶桑”等,是屈原神游所經(jīng)的東游地域。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是給人類帶來光明和希望的地方,能夠給屈原孤獨苦悶的心靈以情感的撫慰。西部昆侖山上的“縣圃”、作為縣圃之門的“靈瑣”、太陽神所入而在此休息的“崦嵫”、昆侖山之上的“閬風(fēng)”、后羿居住的“窮石”、崦嵫之山流出的“洧盆”之水以及地處昆侖的“流沙”、“赤水”、“不周”、“西?!钡?,是屈原神游所經(jīng)的西游地域。

從屈原神游之旅中的所見所聞來看,他之所以訪“天津”、過“西極”之山、“流沙”之波、“赤水”之地、昆侖西北的“不周”山,一路上“修遠(yuǎn)而多艱”千辛萬苦來到昆侖,屈原在《離騷》開篇自稱為“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史記·楚世家》說羋姓源于祝融,祝融則源于顓頊,顓頊即高陽氏。高陽乃顓頊有天下的稱號。據(jù)《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所載,顓頊?zhǔn)屈S帝的后代,而《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中,黃帝是西部天帝,居軒轅山之上,食昆侖之玉。他在打敗了炎帝之后,便成了昆侖神話中的地位最高的神,而黃帝的曾孫就是顓頊,故這樣一一推算下來,楚人之祖先,即黃帝,又是昆侖神。姜亮夫經(jīng)過歷史考證后指出:“高陽氏來自西部,即今之新疆、青海、甘肅一帶,也就是從昆侖山來的,我們說漢族發(fā)源于西方的昆侖?!盵2]可見,西部昆侖是屈原祖先發(fā)源地,他之所以一次次西上昆侖,是緣于他對祖先的追思與渴望。每當(dāng)屈原受到委屈、政治失意、心中憂愁苦悶時,便會思緒萬千,駕車西游,用神游于昆侖之上的方式來追念祖先。姜亮夫說:“屈原對四方的態(tài)度不一樣:東方,因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有好感;對西方、南方的感情最深厚。從楚國的歷史看,向南方開拓是楚國的國策,所以到南方是要找一個安家的地方。而西方則是追念祖先、寄托情感的地方,因為楚國的發(fā)祥地在西方;對北方則沒有什么感情,在作品中往往將北方寫得很可怕。”[1]42因此,“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九歌·河伯》);“登昆侖兮食玉英,吾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九章·涉江》),都對昆侖寄予了美好的愿望,并流露出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敬畏傾慕之情。即使屈原已心灰意冷,內(nèi)心滿塞苦愁,他還是把昆侖作為自己的避風(fēng)港,希望以昆侖這個祖先發(fā)源地來作為其精神的強大后盾。于是有“隱依風(fēng)穴以自息兮,忽傾寤以嬋媛。馮昆侖以澂霧兮,隱岷山以清江”(《九章·悲回風(fēng)》)的描述??梢?,屈原對西部昆侖所寄予的情感之深厚。

屈原的東西部神游之旅表現(xiàn)了他的昆侖情結(jié),對祖先的一種追念,對先賢的一種渴求;對東部,屈原又表現(xiàn)出對光明的熱切渴望。然而,這并沒有使他獲得足夠的情感慰藉或寄托不盡的哀思,于是屈原又遙想神話之境。

二、東西部神話意象:屈原諷喻現(xiàn)實之境,追尋理想之所

屈原的情感及精神尋求貫穿了他的每一部作品,在他的每部作品中都有對先賢神人的抒寫。這些抒寫或是敬仰或是疑惑或是不屑,再者,就是借古諷今,以古人的舉賢授能來反諷現(xiàn)實社會中的黑白顛倒。

東西部神話世界由一系列神話意象構(gòu)成。一是屬于西部的神話意象?!峨x騷》中居于昆侖之上的“西皇”、為屈原神游之車戒嚴(yán)開道的神鳥“鸞皇”、雷師“豐隆”,《九歌·河伯》中祭祀的黃河之神“河伯”,屈原表達(dá)更多的是一種崇敬喜愛之情。對《天問》中的人之始祖“女媧”,能燭照九陰的“燭龍”火神,怒觸不周山的“共工”,則持有一種疑問懷疑的態(tài)度;而對《離騷》中天門的看門人“帝閽”、居于“窮石”的“宓妃”,則是失望和不屑。另外,鯀、禹、啟三代歷史中帶有神話色彩的人物亦可以歸入西部神之列。二是屬于東部的神話意象?!峨x騷》中殷人之祖先神“簡狄”、娶“簡狄”為妻的“中國古代東部族所傳之上帝”[3]“高辛”(《天問》中帝嚳)、為太陽神駕車的“羲和”,《九歌·東君》中懲惡揚善的太陽神“東君”等,屈原都表達(dá)了崇敬喜愛之情。對《天問》中的夏人祖先神“涂山氏女”、奔波不息的木神“句芒”、東方玄鳥隕卵所生的“伯益”、東夷族的“夷弈”、鯀死后在羽淵化為神鱉的“黃熊”、居在渤海之東的“巨鰲”等,則是充滿疑問。另外,這些帶有神話色彩的歷史神人,亦可歸入東部神人神物之列。由于屈原抑郁不得志,從而將心志轉(zhuǎn)移到追求真理、漫游東西部的路途當(dāng)中,而屈原作品中對東西部這些神人神物的抒寫,集中表現(xiàn)了他對理想世界的追求,也是他尋求心靈慰藉的一種方式。

屈原上下求“女”的第一程,是早晨從南部的“蒼梧”出發(fā),晚上就到了西部昆侖的“縣圃”,而此處的“縣圃”、“崦嵫”、“若木”、“飛廉”、“鸞皇”、“雷師”、“帝閽”、“閶闔”均屬西部之文化意象[4];“咸池”、“扶?!钡染鶎贃|部之文化意象。屈原把東西部文化糅合為一體,主要是由于“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求索之路漫長而多艱,他神游上下空間跨度大,思維跳躍性也大,同時也表明了他急切地追求理想之境、渴望圣賢之君的迫切愿望。但屈原的初始求索過程并不順利,一開始求索便在“帝閽”那里受到了挫折,他未能進入天門,只得再到別處求索:

“朝吾將濟于白水兮,登閬風(fēng)而緤馬。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吾令豐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結(jié)言兮,吾令蹇修以為理。”

他先到閬風(fēng)山,但那里“無女”可求,他又讓“豐隆”帶路,讓“蹇修”為媒人,去求“宓妃”,但“宓妃”卻“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游;雖信美而無禮兮,來違棄而改求!”在屈原看來,“宓妃”本是一個享樂放蕩不守規(guī)矩的女子,所以屈原看不上她,便“違棄而改求”了。屈原違棄“宓妃”,又到別處去求索:

“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余以不好。雄鳩之鳴逝兮,余猶惡其佻巧。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鳳皇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欲遠(yuǎn)集而無所適兮,聊浮游以逍遙;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兮,恐導(dǎo)言之不固。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p>

這是屈原上下求索的最后一程,想要到“瑤臺”求“娀女”,但是“鴆鳥”撒謊說“娀女”不好,不愿為媒,又因為自己行動遲緩而被“高辛”搶先一步,誤了佳期。于是,他又去求有“虞之二姚”,但又因為理由不夠充分和媒人的口才笨拙而告罷。

屈原的東西方神話意象既諷喻了楚國的社會現(xiàn)實,也表達(dá)了他有志不能施,有怨不能抒,因而只能借助神話世界,來尋求精神世界的理想之境。然而,這一切又是那么虛無縹緲,遙不可及,于是屈原又將思索探求的視角伸向了對歷史的回顧當(dāng)中。

三、東西部歷史回顧:屈原治國安邦之主張,對楚國命運之擔(dān)憂

屈原作品中對東西部歷史表現(xiàn)出無限的關(guān)注和對歷史的探求。

屈原作品中展現(xiàn)的夏和西周歷史進程恰好發(fā)生在西部地域?!渡胶=?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中記載:“國在流沙外者,大夏、豎沙、居繇、月支之國?!盵5]“流沙”是指青海西北部、甘肅西北部和內(nèi)蒙西北部一帶,“大夏”就是夏部族,后來遷居渭河平原,并慢慢強大,建立國家“夏”;據(jù)《史記·周本紀(jì)》所載[6],棄為周人的始祖,由于從小天賦炳異,懂得種植方法,長大后教導(dǎo)人們耕種,故為當(dāng)時的氏族首領(lǐng)賞識,而被任命為農(nóng)業(yè)的稷官,受封于邰(今陜西武功縣一帶),棄的后人古公亶父率族人遷居岐山,太史公講“周興起于岐下”(“岐下”在今陜西境內(nèi))也即此事。因此,夏和西周的歷史是西部的歷史。而這一地域中的西周王朝歷史,屈原在其作品中有詳細(xì)敘述。

《天問》:“遷藏就岐,何能依?”此為古公亶父率族人遷居岐山一事。

《天問》:“伯昌號衰,秉鞭作牧?!贝藶樯讨ナ牢耐醢l(fā)出號召,為國事執(zhí)鞭不避辛苦,為建國作準(zhǔn)備。

《離騷》:“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p>

《天問》:“師望在肆,昌何識?鼓刀揚聲,后何喜?”此為文王用呂尚而興事,為人才方面作準(zhǔn)備。

《天問》:“會朝爭盟,何踐吾期?蒼鳥群飛,孰使萃之?列擊紂躬,叔旦不嘉。何親揆發(fā),何周之命以咨嗟?”此為武王和周公伐紂前的幾個準(zhǔn)備,透露出周王朝即將建立的消息。

《天問》:“武發(fā)殺殷,何所悒?載尸集戰(zhàn),何所急?”此為武王伐紂建立周王朝。

《天問》:“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惟何,逢彼白雉?”此為西昭王南征楚國,淹死于漢江,不復(fù)返一事。

《天問》:“穆王巧梅,何為周流?”此為周穆王周行天下,后又伐楚之事。

《天問》:“妖夫曳衒,何號于市?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此為周幽王得褒姒而亡國的事,至此西周的歷史也畫上了句號。

從追溯西周的歷程中可以看出,屈原對西周的建國、治國和衰亡都指出了關(guān)鍵性的問題,以此給楚王提供了歷史的經(jīng)驗與借鑒,可謂用心良苦。

屈原對于夏朝的歷史更多的是關(guān)注它的荒淫導(dǎo)致其自取滅亡?!峨x騷》:“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不顧難以圖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薄跋蔫钪_`兮,乃遂焉而逢殃?!薄昂舞罴q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天問》:“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妺嬉何肆,湯何殛焉?!奔?xì)讀這些史實,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屈原所寫的幾乎全是夏朝不光彩的一面,這也是不難理解的。此時楚國已面臨著內(nèi)憂外患,內(nèi)部楚王昏庸,“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鳳凰在笯兮,雞鶩翔舞!”(《九章·懷沙》)小人當(dāng)?shù)?,“眾皆競進以貪婪兮,馮不厭乎求索;羌內(nèi)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保ā峨x騷》)外部西面秦國虎視眈眈,而楚國又背叛了自己的合作伙伴東部齊國。面對楚國瀕臨滅亡的局面,他內(nèi)心充滿了焦慮和擔(dān)憂,于是話藏機鋒,以夏喻楚,想用歷史的事實使楚王振奮,蘊含了屈原對楚王的良苦用心。

據(jù)《史記·殷本紀(jì)》記載,商是帝嚳高辛氏后裔,活動于黃河下游地區(qū),屬夷人部落,由于種種原因,殷部族不斷的遷移,但活動范圍局限在河南東部、河北東南部和山東曲阜一帶,因而殷商的興起可以看作是東部的歷史。屈原在《天問》《離騷》中追溯了殷王朝的主要歷史進程。

《天問》:“湯出重泉,夫何罪尤?”“成湯東巡,有莘爰極。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初湯臣摯,后茲承輔。何卒官湯,尊食宗緒?”“何承謀夏桀,終以滅喪?帝乃降觀,下逢伊摯。何條方致罰,而黎服大說?”此為商湯初執(zhí)而天下治。

《離騷》:“說操筑于傅巖兮,武丁用而不疑?!贝藶樯套谖涠∨e賢人傅說于版筑之間而振興商王朝之事。

《天問》:“彼王紂之躬,孰使亂惑?何惡輔弼,讒諂是服?”“殷有惑婦,何所譏?”“比干何逆,而抑沉之?”“梅伯受醢,箕子佯狂?”“雷開何順,而賜封之?”此為紂王信饞婦妲己所言,讒害忠良。

《天問》:“伯林雉經(jīng),維其何故?何感天抑地,夫誰畏懼?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禮天下,又使至代之?”此為紂王吊死柏樹之林,商朝最終滅亡。

從對殷王朝的歷史追述可以看出,屈原在歷史發(fā)展的大起大落的對比上,突出任人唯賢和任人唯佞是王朝興亡的關(guān)鍵,從而曲折地傳達(dá)出他對楚國現(xiàn)實命運的擔(dān)憂。

屈原在對夏、殷、西周等朝代歷史興亡的追溯和分析中,反復(fù)重申歷史興衰成敗的原因?!峨x騷》:“說操筑于傅巖兮,武丁用而不疑;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寧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薄断铡罚骸奥劙倮镏疄樘斮?,伊尹烹于庖廚。呂望屠于朝歌兮,寧戚歌而飯牛?!薄八季淠抑屹?,忽忘身之貧賤;事君而不二兮,迷不知寵之門?!痹谶@些追溯和哀嘆中,屈原反復(fù)傳達(dá)他對本國命運的深沉憂思。另外,屈原在作品中還提到東部版籍中齊國歷史的關(guān)鍵人物寧戚、管仲和齊桓公三人。齊桓公初用寧戚,后又用不計射鉤之仇的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關(guān)于東南部吳國的歷史,屈原在《天問》《涉江》《惜往日》《悲回風(fēng)》中均有表述,突出吳國興亡與伍子胥關(guān)系極大這一歷史事實,任之則勝楚而稱霸,棄之則被越所滅亡。這實際上是屈原在歷史追溯中傳達(dá)自己舉賢授能和任人唯賢的政治舉措,渴望楚君賢明、楚國強大的政治理想。

[1]姜亮夫.楚辭今繹講錄[M].修訂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2]姜亮夫.楚辭解故:二卷[M].濟南:齊魯書社,1985:187.

[3]袁柯.中國神話傳說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295.

[4]栗凰.論屈賦與昆侖神話的關(guān)系[J].青海社會科學(xué),1995(2):51-61.

[5]袁柯.山海經(jīng)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28.

[6]司馬遷.史記·周本紀(jì)[M].北京:中華書局,2005:83.

A Brief Analysis o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in QU Yuan'sChu Ci

YU Yan, LIU Xiaoxiang
(Literature Art Colleg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3, China)

QU Yuan'sChu Ci,Jiu Zhang,Jiu Ge, andTian Wencontain a lot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which involves the three cultural complex of him: the area of east and west represents the trip he had to commemorated his ancestors - the road of mourning; the myth of east and west represents the place he wrote to mock the reality - the place of his dream; the reviewed history of east and west represents his opinion of governing his country - the concern of Chu's future.

QU Yuan;Chu Ci; Eastern and western areas; Cultural complex

I 207.223

A

1671-4326(2011)03-0059-03

2010-12-22

俞燕(1977—),女,江蘇宜興人,石河子大學(xué)文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講師,碩士;

劉小香(1985—),女,江蘇蘇州人,石河子大學(xué)文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

注:本文所引作品原文均引自董楚平《楚辭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6年出版。

沈潛]

猜你喜歡
神游天問楚辭
花影
世界文化(2023年8期)2023-09-28 01:05:14
自吟
“天問一號”登陸火星“前傳”
軍事文摘(2021年16期)2021-11-05 08:49:20
《楚辭·九章·惜往日》校讀一則
“天問一號”的絕招
新民周刊(2020年28期)2020-08-06 14:50:32
屈原和楚辭
《讀屈原〈天問〉之一》
中華詩詞(2019年6期)2019-11-25 01:46:02
秋夜讀《楚辭》
召喚與留白——讀李元洛先生《詩國神游》
中華詩詞(2018年7期)2018-11-08 12:47:38
屈原詩·天問
文藝論壇(2017年6期)2017-04-24 07:04:38
北安市| 永丰县| 百色市| 诸城市| 同仁县| 海阳市| 嘉善县| 谷城县| 静海县| 项城市| 九龙县| 定结县| 泽普县| 屯门区| 石泉县| 永年县| 司法| 万全县| 富蕴县| 务川| 电白县| 金山区| 勐海县| 铜陵市| 霍州市| 泸西县| 奉节县| 深州市| 石首市| 永靖县| 海林市| 永寿县| 怀来县| 黄石市| 雅江县| 民乐县| 湖州市| 三明市| 浑源县| 甘谷县|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