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強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 研究生院,北京100102)
19世紀英國民族形象的歷史建構(gòu)
——以形塑亞瑟王與羅賓漢為例
許志強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 研究生院,北京100102)
重述歷史是為當(dāng)下現(xiàn)實提供某種合法性的重要方式。中世紀傳說中的“亞瑟王”和“羅賓漢”在19世紀被形塑為民族英雄,這正是加強民族認同和民族統(tǒng)一性的現(xiàn)實要求。隨著兩個角色更加深入人心,這種民族形象經(jīng)歷了從宏大政治話語向多面現(xiàn)實生活的轉(zhuǎn)變。此外,亞瑟王和羅賓漢兩個形象的差異也體現(xiàn)出英國民族性中對立、復(fù)雜和多元的一面。
亞瑟王;羅賓漢;民族形象;歷史建構(gòu)
任何一個民族國家在獲得獨立、統(tǒng)一或擴大之后都要重新確定自己的身份認同,以為這種新的整合提供某種合法性的支撐。重寫新的民族歷史與重塑新的民族形象是實現(xiàn)民族認同的重要途徑。從“過去”中尋找“現(xiàn)在”的源頭與依據(jù)是服務(wù)現(xiàn)實的一種必要需求,有時候甚至需要虛構(gòu)和發(fā)明一種“過去”、“傳統(tǒng)”或“歷史”。英國歷史學(xué)家埃里克?霍布斯鮑姆在《傳統(tǒng)的發(fā)明》一書中指出:有些看上去非常古老的傳統(tǒng)只不過是為了現(xiàn)實需要而新近發(fā)明的。[1](P2)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認為,民族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一種主觀的思想建構(gòu)。[2](P6-7)這一“共同體”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重構(gòu)民族歷史或重塑民族形象來實現(xiàn)的。英國在維多利亞時期對中世紀文學(xué)的關(guān)注正是要從歷史的角度來構(gòu)建一種新的民族性,“亞瑟王”和“羅賓漢”民族英雄形象的塑造則為我們認識這一建構(gòu)過程提供了一扇窗口,有助于我們認識民族形象的歷史性、復(fù)雜性和多樣性。
19世紀是民族國家建立的重要時期,每個國家都毫無例外地回溯到歷史中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民族神話和民族偶像。美國人編造了大量的革命故事以樹立“建國之父”們(Founding Fathers)的歷史地位;法國在大革命時期、拿破侖時代和復(fù)辟期間都力圖從歷史中尋求一種新合法性;而統(tǒng)一后的德國第一次撰寫了整個德意志民族的歷史。維多利亞時代的大不列顛也面臨著新的民族認同問題,他們則將目光轉(zhuǎn)向了中世紀。
從某種程度上講,中世紀研究在19世紀的大繁榮滿足了新時期不列顛民族歷史建構(gòu)的需求。在此之前,與外部力量的對抗曾經(jīng)是增強國家內(nèi)部民族統(tǒng)一性的重要途徑。當(dāng)時,法國是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強大對手,這種與本民族對立的“他者”角色促進了英國民族意識的加強。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民族性可以通過它不是什么(而非它是什么)來加以厘定,即它的敵人是誰,它排斥什么,對抗什么。琳達?柯莉(Linda Colley)通過研究1707~1837年間英國人的愛國主義認為,“不列顛民族的形成完全是由于戰(zhàn)爭而實現(xiàn)的。與法國一次又一次的戰(zhàn)爭使英國人團結(jié)起來共御外敵……他們自詡為新教徒國家,與當(dāng)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天主教力量抗衡,他們反對法國的迷信、擴張、腐敗和專制?!盵3](P5)英格蘭人、威爾士人、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面對外部戰(zhàn)爭的威脅使他們接受了一個統(tǒng)一身份標(biāo)簽——不列顛人(Briton)。拿破侖戰(zhàn)爭以后,法國作為“他者”的角色逐漸隱退,英國的民族性的維系與加強越來越倚重內(nèi)部歷史文化上的共源性。在19世紀,中世紀文學(xué)研究的勃興就是這一轉(zhuǎn)變的重要體現(xiàn),英國的歷史研究者和著作家們力圖從歷史中挖掘不列顛人共同的歷史功績和民族英雄。
民族國家為什么要通過歷史的維度來重塑自身的形象?因為民族歷史的重新敘述與闡發(fā)可以增強統(tǒng)一性,消弭內(nèi)部分歧,從而解決新的民族認同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歷史不僅創(chuàng)造了民族,民族也在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安東尼?史密斯(Anthony Smith)認為:“沒有共同的過去,民族的概念就不可能存在……為了創(chuàng)造一種令人信服的民族代表,需要重新發(fā)現(xiàn)一種有意義和獨特性的歷史?!盵4](P36)所以,歷史與民族性的關(guān)系不言而喻。
但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著作家們?yōu)楹芜x擇了中世紀作為他們重構(gòu)民族歷史的原型?又為何喜歡以亞瑟王和羅賓漢作為民族形象的代表?首先,英國人歷來就注重傳統(tǒng),雖然維多利亞時期工業(yè)革命已經(jīng)完成,但他們更看重現(xiàn)代化的源頭和動力,把中世紀看作是資本主義秩序、道德觀念和虔誠信仰的重要發(fā)軔時期。其次,英國人的這種懷舊情節(jié)也蘊含著對現(xiàn)代化的一種反思,希望從歷史探尋中找到解答現(xiàn)實問題的答案。工業(yè)革命時期,絕大多數(shù)工人的生活狀況令人堪憂,中世紀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場景成為他們追求的夢想。[5](P8)再者,中世紀情節(jié)也是英國人自我宣稱(self-assertion)的要求,用來強調(diào)英吉利民族的優(yōu)越性和獨特性。經(jīng)濟的增長和帝國的擴大使英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大大提升,他們力圖重塑一種光榮的歷史來說明英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必然性。最后,偉大的時代和偉大的功績需要有偉大的人物來創(chuàng)造,亞瑟王和羅賓漢的傳說正好迎合了這種需要英雄的時代。19世紀的英國人為何對中世紀之前的歷史興趣不大呢?因為這之前的歷史要么籠罩著蠻荒的氣息,要么殘留著被羅馬人征服的屈辱,這與工業(yè)時代的豐功偉績顯得格格不入,所以,也就難以成為重塑歷史的最好樣本。
重塑民族形象是每一個時代的現(xiàn)實需求,不同的歷史時期對民族形象的要求是不同的,民族形象的建構(gòu)方式和表現(xiàn)方式也存在差異。同時,民族形象具有復(fù)雜性和多樣性,不同的群體對民族形象的內(nèi)涵有著不同的認識和理解。所以,作為19世紀英國民族形象的具體代表,“阿瑟王”和“羅賓漢”的英雄神話不僅在19世紀上半期和下半期有所變化, 而且,二者所代表的社會階層和政治觀念也是有區(qū)別的。
19世紀,中世紀文學(xué)研究的勃興促進了對亞瑟王和羅賓漢傳說相關(guān)資料的挖掘和整理,這是借助歷史人物構(gòu)建民族形象的前提和基礎(chǔ)。由于這個世紀上半期英國仍然籠罩在與其他國家相互競爭和對抗的陰影之中,兩個傳說人物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成為大不列顛民族愛國主義的典型代表。
早在16世紀,英語作為一種民族語言就開始受到重視,它逐漸取代希臘語和羅馬語成為英國著作家使用和研究的主要語言。斯蒂凡?科里尼(Stefan Collini)指出,英語研究的普遍拓展是“民族自我認同的重要過程”。[6](P6)中世紀大量文獻的發(fā)現(xiàn)使亞瑟王和羅賓漢的傳說更加豐滿生動,廣為流傳。例如,弗里德里克?馬登(Fredric Madden)畢生致力于搜集和出版亞瑟王的相關(guān)資料。他最大成就是在1839年出版了一本關(guān)于亞瑟王傳說中圓桌武士之一加文(Gawain)的中世紀文選。與之前零散而錯誤百出的“文選”、“樣本”相比,馬丁提供了一套完整、準(zhǔn)確的原稿抄本,并附有評論、注釋和術(shù)語表。[7](P38)同樣,自1795年約瑟夫?里森(Joseph Ritson)的《羅賓漢》發(fā)表以后,對羅賓漢傳說的研究也廣泛開展。1847年,約翰?馬修(John Matthew) 出版了《羅賓漢英雄傳奇略記》,對在此之前的文本做了很大修正,提供了一個相對全面和準(zhǔn)確的版本。19世紀許多關(guān)于羅賓漢的詩歌都是參考他的著作寫成的。在相關(guān)文獻進一步豐富和規(guī)整的基礎(chǔ)上,兩個傳說的通俗版本、精簡版本以及以此為素材寫成的詩歌、話劇、小說開始得到廣泛傳播,有些甚至成為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之作。亞瑟王與羅賓漢的英雄形象也逐漸深入人心。
由于在英國的早期歷史中都沒有對這兩個傳說的確切記載,可以說,二者都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豐實的傳播過程。[8](P91)這也可以看作是霍布斯鮑姆所說的一種“傳統(tǒng)的發(fā)明”。這種英雄神話的重塑與再造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樹立民族形象,彰顯民族個性,擴大民族認同。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需要創(chuàng)造自己的英雄神話來平抑機器時代的喧囂和激發(fā)國民的愛國熱情。工業(yè)革命后的英倫就像是一個暴發(fā)戶,雖然非常富有,精神和價值卻變得非常匱乏。為了粘合民族共同體的凝聚力,它需要從歷史文化中尋找一種正統(tǒng)性和合法性。創(chuàng)造具有愛國主義的神話偶像就成為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
所以,19世紀著作家筆下的亞瑟王和羅賓漢形象都打上了“愛國主義”烙印也就不足為怪。這個世紀初,在與法國的雅各賓主義和拿破侖戰(zhàn)爭對抗的過程中,英國人渴望有一個強勢人物的出現(xiàn),帶領(lǐng)英國人捍衛(wèi)自己的民族和傳統(tǒng)。費莉西亞?布朗(Felicia Browne)在1808年寫就的史詩《英格蘭與西班牙:勇武與愛國主義》中號召不列顛人應(yīng)該以亞瑟王為榜樣為民族奮戰(zhàn),詩歌這樣寫道:
在我們的光輝歷史上,
不列顛的英雄世代輩出,
從傳說中的大英雄亞瑟,
到今天繼承先人偉業(yè)的勝利者,
從那位手持長矛的圓桌騎士的首領(lǐng),
到馳騁戰(zhàn)場的決勝者,
勇士們讓不列顛的王冠永不退色,
也使英吉利的旗幟聲名遠播。[9]
在愛德華?里頓(Edward Lytton)的《亞瑟王》中,當(dāng)湖夫人(Lady Lake)帶領(lǐng)亞瑟王拜訪時間老人(Lords of Time)時,他們?yōu)閬喩跆峁┤N可以預(yù)見的前景來選擇,一種是田園詩歌般的景象,一種是雍容華貴般的景象,但亞瑟王拒絕了這兩種未來,因為他從畫面中看到自己享受安逸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人民正在忍饑挨餓。最后,他選擇了第三種前景,即為自己的人民和民族浴血奮戰(zhàn)。[10](P21-29)當(dāng)民族團結(jié)意味著國家的生死存亡時,不論是英格蘭人、威爾士人,還是蘇格蘭人、愛爾蘭人都在分享共同的英雄神話,他們希望這種神話能引導(dǎo)不列顛人取得勝利。這一時期的蘇格蘭作家沃爾特?斯考特(Walter Scott)故意抹去了民族沖突的歷史,對亞瑟王的豐功偉績大寫特寫;威爾士詩人雷福德?勞得(Revd Lloyd)在其史詩《英國的神勇》(Brithish Valour)中也不計民族前嫌,集中敘說英國人如何團結(jié)一致共同對抗羅馬人。這些作品都在力圖樹立一種偉大的英雄神話和光榮的歷史傳統(tǒng),這正是維多利亞時代所匱乏和需求的東西。
同樣,隱匿山林的逃亡者羅賓漢也被賦予一種愛國主義的民族情結(jié)。在麥克納里(MacNally)筆下的羅賓漢仍然忠于自己的國家,并愿意為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而戰(zhàn)。開始羅賓漢因為自己遭遇不公而不愿參戰(zhàn),但他的戀人克勞琳達(Clorinda)讓他重新做出思考:“你的國王被他的敵人所誣陷,親愛的羅賓,難道你……既然你那么高尚英勇和慷慨大度,你會無視對國家的職責(zé)而愿意在幽暗的密林中了此一生嗎?……當(dāng)我們的國家處在危急時刻,所有的嫌隙都應(yīng)該消解,所有的傷痛都應(yīng)該忘卻,所有的團體都應(yīng)該眾志成城,大家都應(yīng)該齊心協(xié)力、同仇敵愾,為榮譽而戰(zhàn)?!痹诿褡宕罅x面前,羅賓漢最終還是屈從了,他回答道:“是的,克勞琳達。 我應(yīng)該加入祖國的軍隊,帶領(lǐng)我的綠林好漢們?yōu)閲鵂幑??!盵11](P7)
在參考羅賓漢傳說的基礎(chǔ)上,斯考特寫出了著名小說《伊凡赫》(Ivanhoe)又譯為《劫后英雄傳》)在19世紀廣受歡迎。1822年,托馬斯?皮考克(Thomas Peacock)根據(jù)羅賓漢的愛情故事所撰寫的《女仆瑪麗安》 (Maid Marian)面世。約翰?基特(John Keat)則創(chuàng)作了史詩《羅賓漢》對傳說做了進一步加工和美化。總體來看,在19世紀英國文人的筆觸下,羅賓漢既是一位反抗政府不公統(tǒng)治的綠林好漢,也是一位勇于捍衛(wèi)民族利益的愛國者。
19世紀上半期,經(jīng)過歷史學(xué)家、詩人、劇作家和小說家的文字重塑,原本只存在于傳說中的亞瑟王和羅賓漢形象已經(jīng)成為具有愛國主義的“民族英雄”。通過共同分享這兩位“民族英雄”的故事,了解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豐功偉績和體現(xiàn)出的民族性格,英國人更加意識到,不列顛民族在歷史上就有許多共同經(jīng)歷,這種“杜撰的傳統(tǒng)”使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看到了民族統(tǒng)一性的歷史依據(jù)。正如瑪麗?威爾遜(Mary Wilson)所言:“亞瑟王和羅賓漢這兩個名字都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傳承”。[12](P411)
19世紀后半期,隨著這兩個英雄神話的傳播,亞瑟王和羅賓漢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他們代表的民族精神也逐漸滲透到英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理查德?沃納(Richard Warner)指出,“在英國故事中沒有那一個角色比亞瑟王更為我們所熟知和喜歡的了”[13](P160)而羅賓漢的故事也為人們所稱道,“它也在不列顛的土地上廣為傳頌”。[14](Pxxiii)這一時期,兩個民族形象的代表以更多樣化的方式融入到英國人的大眾文化、商業(yè)活動和藝術(shù)研究中。
1870年,愛爾蘭的《都柏林評論》(Dublin Review)報道,亞瑟王的名字“深受賽馬場上的紳士所歡迎,他們往往把自己的賽馬叫做‘亞瑟王'?!盵15](P423)同樣,以羅賓漢命名的賽馬也很常見。50年代,亞歷山大?赫爾(Alexander Hall)的快速帆船就叫做“羅賓漢”。這些不僅僅表明英國人對兩位偶像名稱的喜好,更是對他們所代表的英勇精神的欽佩。在英國人的生活中,亞瑟王和羅賓漢已經(jīng)由過去為民族而奮戰(zhàn)的英雄形象轉(zhuǎn)變?yōu)樗俣?、?yōu)勢和勝利的象征,這正是日不落帝國如日中天時期民族自豪感的一種體現(xiàn)和張揚。
維多利亞時代的服裝也打上了兩位神話英雄的印記。阿登?豪爾特(Arden Holt)指出,他曾經(jīng)見過數(shù)百位女士的服裝上都畫有亞瑟王傳說中的角色如伊萊恩(Elaine)、伊妮德(Enid)、吉尼維爾(Guinevere)以及羅賓漢傳說中的瑪麗安的形象。[16]1897年,羅德尼勛爵夫婦參加德文郡公爵夫人舉辦的球技比賽時,分別打扮成亞瑟王和皇后吉尼維爾的形象,周圍被一群“圓桌騎士”簇擁著,場面非常壯觀。[17](P52)甚至以亞瑟王傳說為主題的掛毯也在維多利亞時代風(fēng)靡一時。1879年,皇家掛毯制造廠(Royal Windsor Tapestry Manufactory)接到英國官員下達的一份任務(wù),要定制關(guān)于亞瑟王宮廷生活的一套掛毯。[18](P206)一家公司生產(chǎn)的以亞瑟王尋找圣杯為主題的系列掛毯竟然可以賣到3500英鎊的高價。一些旅游公司建立了亞瑟王城堡來吸引游客,游客可以在“亞瑟王旅館”就寢,可以再“亞瑟王酒館”小酌。1886年8月,約克郡的小鎮(zhèn)里彭(Ripon)組織了一場以羅賓漢故事為題材的話劇,盡管話劇表演有點拙劣,還是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組織者也因此大賺一筆。[19](P197)可見,亞瑟王和羅賓漢的在19世紀后期英國的商業(yè)經(jīng)濟之中已經(jīng)形成一種頗受歡迎的品牌力量。
亞瑟王和羅賓漢的傳說在這一時期的視覺藝術(shù)領(lǐng)域也頗受歡迎,其中以亞瑟王的題材居多。在19世紀之前沒有幾幅畫作是關(guān)于亞瑟王的,而1860年以后以此為主題的作品大量出現(xiàn)(如下圖表所示);而以羅賓漢為題材的則相對較少。因為羅賓漢亡命徒的形象使他很難被正統(tǒng)的畫家們接受。但是,作為大眾文化的偶像,他卻是許多書籍、小冊子、詩歌和其他印刷品所描述的主角。除畫作以外,在雕塑、建筑等其他視覺藝術(shù)領(lǐng)域,以亞瑟王和羅賓漢為主題的創(chuàng)造也大量涌現(xiàn)。
皇家藝術(shù)院、英國皇家藝術(shù)學(xué)會、蘇格蘭皇家藝術(shù)院1800-1899年間展出亞瑟王題材畫作數(shù)量[20](P81-142)
1810-1819 1 1860-1869 63 1820-1829 1 1870-1879 32 1830-1839 1 1880-1889 35 1840-1849 1 1890-1899 31
總之,在19世紀末期,亞瑟王和羅賓漢的傳說已經(jīng)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體育競技場所還是商業(yè)、藝術(shù)中,都抹不去他們的形象和標(biāo)志。這說明英國人對兩個英雄神話的建構(gòu)已經(jīng)走出了單一的文字記載,而是以更多樣、更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在大眾文化中。亞瑟王和羅賓漢已經(jīng)成為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人的一種文化符號。同時,這也說明二者所體現(xiàn)出來的民族形象已經(jīng)由過去以宏大、嚴肅而具有政治傾向為特征轉(zhuǎn)變?yōu)榛顫姟⒂H切而具有商業(yè)化傾向為特征。一句話,亞瑟王與羅賓漢的民族形象逐漸由宏大的政治話語走進人們現(xiàn)實生活的方方面面。
盡管亞瑟王和羅賓漢的形象已經(jīng)成為不列顛民族性和統(tǒng)一性的重要體現(xiàn),但二者角色的差異性也反應(yīng)出19世紀英國社會的等級性與對立性。亞瑟王的形象代表著英國社會的統(tǒng)治階層,是權(quán)力和權(quán)威的象征;而羅賓漢代表著被排斥在社會之外的底層民眾,是社會不安定因素的象征。兩種角色的對立性折射出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分層,也折射出民族多樣性的真實一面。
從某種程度上講,亞瑟王形象的重塑是維多利亞上層社會渴求強勢人物的一種表征。1820年,匿名作者寫的一本小冊子《圓桌騎士》(The Round Table)在倫敦社會傳播開來。書中強調(diào)英國社會應(yīng)該出現(xiàn)一個強有力的領(lǐng)導(dǎo)者來控制“社會極端分子”所導(dǎo)致的“混亂和無序”,以“保護富人的財產(chǎn)、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和個人自由”。作者認為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應(yīng)該形成一種互利共生關(guān)系,“臣民的職責(zé)是服從,而君主的職責(zé)就是保障正義,保護民族共同體?!痹谧髡叩墓P下,亞瑟王就是這樣一個既有著強大力量又為臣民提供保護的慈父形象。維多利亞時代的上曾社會之所以具有這種需求與當(dāng)時的社會背景不無關(guān)系。19世紀30、40年代,英國發(fā)生了經(jīng)濟危機,社會關(guān)系趨向緊張,工人運動不斷高漲。許多保守派在尋求現(xiàn)實問題的先例時,把目光投向了中世紀,在他們看來,那是一個上層社會相對慈善、下層社會相對恭順的和諧時代。而亞瑟王的卡米洛宮殿就成為英國精英社會的一種代表?!秷A桌騎士》通過重塑亞瑟王的歷史形象來提醒人們,君主和貴族的強大有利于保護民眾的利益。
羅賓漢則代表著工業(yè)革命時期底層人民心聲。羅賓漢與貪婪、粗暴的征稅官進行抗?fàn)幈灰暈橛讓用癖姅[脫束縛、追求自由的體現(xiàn)。他是19世紀上半期英國工人激進派的偶像。
用霍布斯保姆的話說即:“他(羅賓漢)是社會叛亂的典型?!盵21](P4)如果說維多利亞時代的底層工人忍受著工廠主的剝削和壓迫的話,那么,羅賓漢的傳說及其所隱匿的森林社會似乎為人們擺脫壓迫和束縛提供了一個理想之地。在這樣一個互助性的社會中,人們有自己的平民英雄,他劫富濟貧、抑強扶弱。從這個意義上講,羅賓漢這一形象的構(gòu)建滿足了19世紀英國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對平民英雄的渴求。在這個世紀40年代,詩人斯賓塞?赫爾(Spencer Hall)指出:“……(羅賓漢)作為一個令暴君和敲詐者心懷滿恐懼的大英雄,在普通大眾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p>
沃克?斯帕登(J. Walker M'Spadden)在其《羅賓漢與他的兄弟們》一書中指出:“羅賓漢的故事是普通大眾的史詩,就像亞瑟王與他的騎士們的故事是顯貴階層的史詩一樣。”這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能同時成為英國的民族英雄,這說明19世紀英國的民族特性所代表的并非是一種統(tǒng)一性的觀念和理想,而至少代表一種對立性或多樣性的觀點。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在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多元化的英國等級社會中,其社會觀念及其對民族性的理解也必定是多樣化的。
此外,亞瑟王與羅賓漢的角色差異還體現(xiàn)出維多利亞時代擴張主義與反擴張主義的對立。
從地理范圍來看,亞瑟王的傳說主要在英國西南部沿海一帶傳頌,而羅賓漢的故事則主要在諾丁漢姆郡和約克郡南部的林帶地區(qū)流傳。[22]這樣一種地域差異孕育出不列顛民族觀念中的不同趨向:有些人認為,英國幾個世紀以來就已經(jīng)放眼海外、擴張領(lǐng)土,英帝國應(yīng)該不斷繼續(xù)擴張;而另一些英國人則持一種的保守態(tài)度,認為外部世界會給不列顛帶來潛在的威脅。亞瑟王代表前一種觀點,而羅賓漢代表后一種觀點。
在19世紀的傳說中,亞瑟王經(jīng)常被描述為一個帝國的統(tǒng)治者,統(tǒng)轄的領(lǐng)地非常廣袤,并因此給他的宮廷帶來了榮耀。帝國主義者常常利用這一傳說來支持英帝國的擴張,在他們看來,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們?yōu)閷ふ沂ケ鴳?zhàn),同樣,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也應(yīng)該勇敢地控制印度、非洲和亞洲的領(lǐng)土。例如,伯恩斯把圓桌騎士之一加勒哈德(Galahad)描述為一個全身心致力于神性和正義的人,為了找回圣杯,他無畏無懼、奮勇直前,而英帝國的開疆?dāng)U土也正需要激發(fā)民眾的英雄主義和對民族目標(biāo)的認同。[23](P21)
相反,生活在森林之中的羅賓漢卻扮演者反擴張主義的角色。安妮?鮑曼(Anne Bowman)在《森林之主》(The Boy Forest)中借主人公的口吻寫道:“如果國王參加遠征之戰(zhàn),他的王國就會因為無暇被顧及而遭到遺棄,或遭受混亂和暴政。”當(dāng)休伯特(Hubert)用欣羨的眼光詢問剛參加圣戰(zhàn)歸來的朋友史密斯(Simith)時,后者回答到:“我們所想的并非常常是神圣的東西,每個人滿腦子都是殺戮和搶掠……我想,不論是牧師還是士兵,彼此都一樣野蠻,與其說是為了布道,還不如說是為了斂財和殺人?!盵24](P169)這樣,透過羅賓漢的傳說,反對帝國擴張的人表達了自己的聲音。
那么,兩個截然不同的“民族英雄”如何能共存于19世紀的英國的呢?
可以說,阿瑟王和羅賓漢既是大不列顛民族整體性和統(tǒng)一性的象征,也是社會分裂和對立的體現(xiàn)。不過,這種分裂已經(jīng)不像18世紀之前英格蘭與蘇格蘭那樣的民族分裂,而是在民族國家統(tǒng)一的基礎(chǔ)上地域差異性和社會等級化的一種表征。對于大不列顛這樣一個近500年來漸進完成統(tǒng)一并較完整地保存地方民族傳統(tǒng)的國家來說,統(tǒng)一性不可能僅僅代表一種單一的民族觀念和理想,新民族國家在發(fā)展過程中也會不斷面臨新的民族認同問題,它不得不整合各種相互沖突的態(tài)度和觀點融入到一個基本一致的民族框架內(nèi)。對于民族的理想形象應(yīng)該成為什么樣子以及如何來構(gòu)建這種民族形象,不同的群體持有不同的觀點,同一群體在不同的時代也持有不同的觀點。所以,亞瑟王和羅賓漢所代表的不列顛民族形象既是歷史的、變化的,也是復(fù)雜的、多樣的。
[1] 霍布斯鮑姆. 傳統(tǒng)的發(fā)明[M].龐冠群,顧杭譯.北京:譯林出版社,2004.
[2]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M].吳睿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Colley. Britons: Forging a Nation 1707-1837[M]. London: Yale UP, 1992.
[4] Anthony Smith.The“Golden Age”and National Renewal [A] in Geoffrey Hosking and George Schopflin (eds.), Myths andNationhood[C].New York: Toutledge, 1997.
[5] Alice Chandler. A Dream of Order: The Medieval Ideal in Ninetheenth-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M].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70.
[6] Stefan Collini. Public Moralist: Political Thought and Intellectual Life in Britain 1850-1930[M]. Oxford: Clarendon, 1908.
[7] Gretchen P. Ackerman, “Sir Frederic Madden and Arthurian Scholarship”[A] in Valerie M. lagorio and Mildred Leake Day (eds.), King Arthur Through the Ages[M]. New York: Garland, 1990.
[8] Algernon Herbert. Britannia afer the Romans [M].London,1836.
[9] Felicia Browne. England and Spain: or Valour and Patriotism [M].1808.
[10] Edward Bulwer Lytton. King Arthur [M].1849.
[11] Leonard Macnally. Robin Hood; or Sherwood Forest [M]. Dublin,1788.
[12] Wilson. Enland's ballad-hero [J]. Temple Bar.1892,95.
[13] Richard Warner. A History of the Abbey of Glaston; and the Town of Glastonbury[M].Bath, 1826.
[14] William Allingham.The Ballad Book: A Selection of the Choicest Brithish Ballads[M].London and Cambridge, 1864.
[15] Tennyson. Arthurian Poems[J].Dublin Review,1870,70.
[16] Arden Holt. Fancy Dresses Described; or, What to Wear at Fancy Balls[M]. 1879.
[17] Stephanie L. Barczewski. Myth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nineteenth century Britain[M].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8] Beryl Platts.“ A Brave Victorian Venture: The Royal Windsor Tapestry Manufactory”[J]. Coutry Life, 1979,166.
[19] W. Harrison. Ripon Millenary: A Record of the Festival, Ripon[M]. 1892.
[20] Christine Poulson. “Arthurian Legend in Fine and Applied Art of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ies: A Catalogue of Artists”[A].Arthurian Literature[C] IX, ed. Richard Barber, Cambridge: D. Brewer, 1989.
[21] Eric Hobsbawm. Primitive Rebels: Studies in Archnic form of social movement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M]. New York:Praeger,1963.
[22] Neil Fairbairn and Michael Cyprien.A Traveller's Guide to the Kingdoms of Arthur[M]. London: Evens Brothers, 1983.
[23] James Burns. Sir Galahad: A Call to the Heroic[M]. London,1914.
[24] Anne Bowman. The Boy Forester: A Tale of the Days of Robin Hood[M]. London,1868.
責(zé)任編輯:馮濟平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of British National Image in the 19thCentury: a Case Study of King Arthur and Robin Hood
XU Zhi-qiang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102, China)
Recapitulation of history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supply legitimacy for the present. King Arthur and Robin Hood were well-known figures of the medieval legends. Both of them were shaped into British national heroes in the 19thcentury, which embodied the actual requirement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unit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ir popularity among people, this kind of national image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grand political discourse to the manifold real life. Besid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King Arthur and Robin Hood also showed the conflict, complexity and plurality of the British nationality.
King Arthur; Robin Hood; national image;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I109
A
1005-7110-(2011)03-097-06
2011-01-12
許志強(1982-),男,山東濟南人,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博士生,主要從事西歐史、英國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