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著名詩人涅克拉索夫,習(xí)慣于躺在地板上寫作。他對朋友說:“我躺在地板上,感到特別舒服?!?/p>
●安徒生喜歡獨自一人跑到森林里去寫東西。在他的眼里,林中每一棵大樹,每一只褐色的螞蟻,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都是美麗的童話。
●果戈里慣于站在斜面寫字臺前工作;而席勒只有在喝完半瓶香檳酒,把腳放到冷水盆里后,才開始寫作。
●法國詩人貝朗瑞喜歡在嘈雜的咖啡館里寫他的歌謠;愛倫堡也是這樣。
●契訶夫年輕時能在莫斯科擁擠紛亂的住宅窗臺上寫作,而他的短篇小說《獵人》則是在浴棚里寫成的。
●法國著名文學(xué)家大仲馬,在寫不同體裁的作品時,喜歡用不同顏色的紙:小說用藍紙,詩用黃紙,雜文用淺紅色的紙。
●萊蒙托夫常把自己構(gòu)思的詩寫在隨手抓到的紙上:或是破紙片,或是舊信封,或是包裝紙。
●法國大詩人拉辛,不愿坐在屋里思考,而喜歡邊散步邊醞釀詩句。有時為了一句詩,在自己家的小院里來回走幾百趟。一次,他在公園的水塘邊踱步構(gòu)思,園丁還誤以為他要尋短見呢。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作時往往在案頭上放一面鏡子,觀察自己的面部表情,借此,刻畫作品中的人物。
●美國作家海明威,為讓句子和篇幅盡量短些,習(xí)慣站著寫。修改時則坐下來耐心修改。
●隋朝詩人薛道衡每次寫詩作文,一定要在一個不放任何雜物的空房子里,面對墻壁躺下,有時聽見室外有人喧嘩,就會十分生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寫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相傳王勃每次寫作之前,先磨墨數(shù)升,飲酒數(shù)杯,然后用被子蒙頭構(gòu)思。腹稿打成后,他就提筆揮毫,一氣呵成。
●宋朝詩人楊樸,喜歡俯臥在草叢之中苦苦構(gòu)思,想好了詩句便一躍而起,遇到的人沒有一個不吃驚的。
●明朝文人楊大年,作詩文時喜歡與友人飲酒下棋,雖笑語喧嘩,但不妨礙他構(gòu)思。在這中間,他以小方紙書寫,寫滿一紙,就叫門人傳錄,以至于手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明朝劇作家孔尚任創(chuàng)作《桃花扇》共用了15年時間。在此期間,不論是酷暑還是嚴(yán)冬,只要動筆,他就不停地扇動手中的扇子。
●清代戲曲作家洪升寫作《長生殿》時,總是仔細(xì)推敲。他寫作用的是一張葡萄藤編的小桌,創(chuàng)作時他一面拍打著小桌,一面反復(fù)吟詠。日久天長,他使用的小桌子上竟清楚地留下了手指的印痕。
●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時常在朋友聚會時,忽然若有所思,然后悄然離開,到一邊飛速寫下一張紙條,放在隨身帶的布袋里。有時,他散步于集市街頭、田間小徑、山間小溪,每每看到一種現(xiàn)象,一種景觀,總是信筆寫下來,放在他的寶貝布袋里。一次,他和朋友坐船到開封去,沿路總坐在船頭,注視身邊景物,即使上岸游玩,也不時動筆在紙片上記點什么,扔在布袋里。朋友甚是好奇,悄悄打開他的布袋,只見里面有許多散落的大大小小的紙片,紙片上有的是一句話,有的是一句詩,有的是一副對聯(lián),有的是一個段落,其內(nèi)容大都是對沿途風(fēng)光、人物、名勝的描述。這樣,大家都知道了梅堯臣的詩寫得又快又好的秘方——養(yǎng)成搜集材料的良好習(xí)慣。難怪人們稱贊他“滿腹珠璣,實乃血汗凝成”。
●唐朝詩人李賀時常騎驢外出,身后跟著小書童,背著一個古色古香的破錦囊。每當(dāng)他看到一件趣事,一本好書,立刻寫在紙上,接著投入錦囊。晚上回家,叫人分類整理好。吃飯后,他把白天的所得寫成一篇篇文章放在書囊里。如此日積月累,勤練不輟,李賀終于成為唐朝著名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