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
有兩位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兩人在國內都是高才生。到了美國后,他們的語言遇上了麻煩,兩人被邀請參加美國學生的聚會,美國人之間的交談,他們聽不太明白。其中一位心生怯意,不愿再參加這樣的聚會了,而選擇中國學生之間的聚會;而另一位留學生不這么看,他覺得到美國來,并不是簡單地學知識的,如果與美國同學打成一片,這些美國同學將是他寶貴的財富。他經(jīng)常參加美國同學的聚會,也努力表達自己的思想,雖然他的語言讓美國同學聽起來生硬,但他們都覺得這個中國學生與眾不同,樂意把他當成朋友。不久便與美國同學融在了一起,不僅語言方面有了突破,而且后來還當選為學生會副主席。
我們看一些成功者,常常只看到他們的光輝奮斗史。但如果冷靜地分析一個個成功樣本會發(fā)現(xiàn),凡是成功者都有自己一套與人溝通的本領。他們總是不斷地推介自己,讓別人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努力地將自己往外推。
原先有人說“知識改變命運”,現(xiàn)在有人認為“溝通改變命運”,這是一個偉大的進步。怎么與人溝通,與社會溝通,需要文化熏陶,更需要長期積淀。
表達自己,溝通別人,看似一件平常事,實則有體制、文化等因素,不可能是培訓出來的。在這個人人都是發(fā)音器的傳播時代里,“溝通者成大業(yè)”,幾乎沒有人不相信。
(李蘇杰摘自《女子世界》2011年第11期圖/仙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