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
網(wǎng)友米粒丟丟問:被童話書里公主和王子的故事感動得死去活來的80后突然變得史無前例的物質(zhì)起來,沒房不嫁。公主和王子也要有一套房子住的,只是童話里沒說要還200個月的貸款,月薪3000的我們,每天睜眼就要還給銀行幾百塊錢的房貸,80后怎樣去尋找自己的幸?;橐觯?/p>
童話故事里沒有糧食,沒有公司,沒有加班,童話就是一個愿望,你要按這個邏輯討論,童話都不成立了。
我覺得房子的事情80后不用太操心,雖然你們結婚的時候會遇到這個問題。原因在于:第一,從長遠來說,你這一生不會缺房子。根據(jù)某金融公司首席分析師的觀點,按人口的發(fā)展模式,中國是倒金字塔,再過十幾年,老人謝世的多了,剩下的房產(chǎn)都落到底下少數(shù)人身上。特別是90后,到時候房子可能還有富余,只是那個時候房價維持不了現(xiàn)在這樣的水平,說不定房子反而落價了。
第二,政府這么愛大家,不斷地推動保障房的建設。你們一定有房子住,但是能不能買得起,得看你們努力不努力,如果你不努力,房價降到每平方米4000元你也買不起。所以不要總是糾纏在這里,迷失了自己?,F(xiàn)在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去奮斗,去折騰。
至于結婚這事,都是各安天命。今天中國還有很多娶不上媳婦的,我們不可能保證每一個娶上媳婦的人都幸福,也不能保證每個幸福的人都不遇到車禍,或是一定生兒子而不是女兒,也不能保證他們的兒女又能考上清華,政府不應該按照這個邏輯無限度地承擔這個責任,如果你們愿意把你們這些權利交給政府,生命、智慧和獨立就都死亡了。
我在中央黨校的時候,有一次在教研室里看到一本《計劃生育記錄本》,隨便翻翻,驚訝地發(fā)現(xiàn)其中竟然記錄了所有領用避孕工具的型號和尺寸,甚至還包括了婦女的生理周期。我突然很緊張,政府都管到這個程度了。
從古到今,在世界范圍內(nèi),政府管到私人空間的每一個角落,人們的生活有那么幸福嗎?有這么自由的言論空間嗎?有這么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環(huán)境嗎?
你們買房可能要還200個月的貸款,這個壓力帶來五個好處:第一,你可以批評政府;第二,可以罵開發(fā)商;第三,可以快樂;第四,可以想到哪到哪;第五,還可以創(chuàng)業(yè)。要么,就是給你公房,但其他五個選擇都統(tǒng)統(tǒng)拿走,包括娶媳婦都是組織配送。
80后作為“獨唱團”,既然要獨立就要承受壓力。如果你什么事都向家長伸手,父母就什么都管,并無限管下去。如果從小就不在家,獨立了,父母管你就有限了。你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房子的問題上,80后要想清楚你們要的是什么?如果保持獨唱團,背一點貸款可能還是動力和壓力,讓你有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如果沒有激情,就不是獨唱團,而是合唱團了。
我以前住在筒子樓里,一個香港人嘲笑我,怎么這么可憐?在樓道里用煤油爐子做飯。我說這一切跟我的能力沒有關系,在當時的制度下,我的能力沒有辦法跟別人有差別,能干不能干都這樣。今天我們有一個奮斗的環(huán)境,讓你的能力有自由發(fā)展的空間,福利當然就有了差別。
沒有空氣的時候,你才知道空氣的寶貴,像《唐山大地震》里的一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只有從合唱團時代走過來的,才知道獨唱團的自由創(chuàng)業(yè)、言論自由的寶貴。不要認為一切理所當然,一旦喪失了,我們國家也難以發(fā)展,個人的自由和發(fā)展更無法得到保障。
(秦峰摘自《博客天下》2010年第21期,喻 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