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峰 裴賢淑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46)
扁平苔蘚為發(fā)生于口腔黏膜的一種非感染慢性炎癥,其病程較長,遷延不愈。扁平苔蘚目前認為其發(fā)病機制與患者神經(jīng)功能、免疫缺陷、內(nèi)分泌紊亂等有關(guān)。我中心門診于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對43例口腔扁平苔蘚患者進行了中西藥聯(lián)合治療,并獲得了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中心門診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對86例口腔扁平苔蘚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86例患者均根據(jù)扁平苔蘚相關(guān)診斷標準[1]進行診斷,并排除近3個月進行過抗病毒、免疫制劑等治療患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43例中男16例,女27例;年齡為24~76歲,平均為(49.2±3.1)歲;患者病程為8個月~15年,平均為(6.1±2.2)年。對照組43例中男18例,女25例;年齡為23~79歲,平均為(51.2±2.8)歲;患者病程為6個月~13年,平均為(5.8±2.1)年。所有患者病損均主要見于頰黏膜、舌等黏膜,兩組在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給予曲安奈德治療,其劑量為10mg,將其溶解后與局麻藥(2%的利多卡因)2.5ml混勻注射于患處黏膜,每2周1次。觀察組在該治療基礎(chǔ)上聯(lián)合應用我中心門診自擬中藥湯劑,藥方為:白蘚皮10g、丹皮10g、白芍10g、桔梗10g、當歸10g、黃芪10g、知母10g、赤芍藥10g、熟地10g、甘草5g。并根據(jù)患者癥狀進行加減,若患者肝腎陰虛,加生地黃10g;若 患者肝經(jīng)實火,加龍膽草8g、黃芩10g。以上藥方每天1劑,清水煎后分2次早晚服用,連續(xù)治療1個月后比較兩組療效。
臨床痊愈即患者局部黏膜病損已完全消退,黏膜色澤恢復至正常。顯效即患者局部黏膜病損已基本消退,患者自覺臨床癥狀已基本消失,但黏膜色澤變化不明顯。好轉(zhuǎn)即患者局部黏膜病損已大部分消退,但仍存在輕度充血,患者自覺癥狀有明顯改善。無效即患者局部黏膜病損未見消退,患者自覺癥狀未見改善或有加重,潰瘍未見愈合。其中痊愈、顯效計入總有效內(nèi)。
經(jīng)SPSS13.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進行卡方檢驗,P<0.05視為組間差異有顯著性。
觀察組43例中臨床痊愈13例,顯效23例,好轉(zhuǎn)7例,臨床總有效率為83.72%。對照組43例中臨床痊愈11例,顯效17例,好轉(zhuǎn)15例,臨床總有效率為65.12%。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χ2=3.91,P<0.05)。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扁平苔蘚目前病因、發(fā)病機理均不明確,據(jù)有關(guān)文獻報道,其發(fā)病機理與患者精神狀況、消化道疾病、局部刺激、內(nèi)分泌紊亂及免疫紊亂[3]等有關(guān)。臨床上通常給予激素治療,本研究中曲安奈德即為一種長效激素類藥物,其局部應用起效快、免疫抑制強而不良反應輕微,在臨床上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本研究中在曲安奈德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了我中心門診自擬中藥湯劑,該湯劑中白蘚皮、丹皮、知母等均有清熱解毒的療效,當歸、熟地等能補血養(yǎng)血,各藥物合用可滋陰清熱、疏肝理氣,進而促進黏膜修復及疾病相應癥狀消失[4],且現(xiàn)代藥理學[5]表明方中黃芪、白芍、當歸等能增強機體抵抗力,能增強單核細胞的吞噬功能。在本研究中,曲安奈德聯(lián)合中藥湯劑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單用曲安奈德對照組(χ2=3.91,P<0.05)。從該結(jié)果我們可以得出,中西藥治療扁平苔蘚臨床治愈率高,是一種有效治療方法。
[1] 鄭麟蕃.實用口腔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05.
[2] 李秉琦.口腔粘膜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85-90.
[3] Sugerman PB,Savage NW,Walsh LJ,et a1.The Pathogenesis of oral lichen planus[J].Crit Bey Oral Biol Med,2002,13(4):350-365.
[4] 宗娟娟,黃美貞,呂華榮.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糜爛型扁平苔蘚的臨床研究[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24(5):714-716.
[5] 羅曉斌,何正光.黃芪注射液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8,15(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