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芳 朱定貴 胡傳水 關宇華
大豆皮是包被在大豆表面的整個外殼,在整粒大豆的含量中為6%~7%[1],是去皮豆粕在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副產品或榨油時采用先進的脫皮生產工藝制油的一種副產品。中國是大豆生產國,年產量在1 500萬噸以上。在廣西防城港,有大型糧油加工企業(yè),每年產生大量的大豆皮。據報道,大豆皮的粗纖維含量為38%,粗蛋白12.2%,氧化鈣0.53%,磷0.18%,木質素含量低于2%[2]??梢?,大豆皮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木質素含量也不高。經研究報道,大豆皮在反芻動物的日糧中代替部分玉米或麥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養(yǎng)豬方面,大豆皮飼喂妊娠母豬也取得了成功。但大豆皮粗纖維含量高,應用于生長肥育豬方面能否取得成功,國內的報道不多見。近年來隨著飼料原料價格的飛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降低飼養(yǎng)成本,是廣大畜牧工作者最關心的話題。本試驗的目的旨在進一步觀察大豆皮對生長肥育豬生長性能的影響,為進一步擴大大豆皮在生長育肥豬中的應用提供參考的依據。
本試驗使用的大豆皮來源于廣西防城港大海糧油進出口公司,為加熱過制成顆粒的大豆皮,麥麩為市場上購得的粗麩。經測定其營養(yǎng)價值見表1。
表1 麥麩和大豆皮的營養(yǎng)成分(%)
從表1可看出,大豆皮的粗蛋白質水平比麥麩低,粗纖維含量遠比麥麩高,但根據研究報道,大豆皮纖維很容易在生長發(fā)育成熟的豬體內消化,因此一定量的大豆皮代替麥麩具有可行性。
1.2.1 試驗豬選擇與分組
試驗選擇100~110 d體重在63.5~70 kg的杜長大三元雜交生長肥育豬40頭,按一定的公母比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試驗Ⅰ組、試驗Ⅱ組,試驗組每組各設一個重復,每組重復各8頭。
1.2.2 試驗時間
預試期從2008年4月24日~5月3日,為期10 d,正試期從5月4日至28日,為期23 d。預試期結束后稱量記錄體重。
1.2.3 試驗設計
試驗豬場原配方麥麩的用量為8%,對照組為飼喂原配方組,麥麩的用量為8%;試驗Ⅰ組用40%的豆皮代替40%的麥麩,試驗Ⅱ組用70%的豆皮代替70%的麥麩,其它日糧組成與原配方完全一致,各試驗組的日糧均為粉料。各組的日糧組成見表2。
表2 試驗豬群日糧組成(%)
本試驗的設計采用大豆皮與麥麩等量對換法,其它原料的比例不變。各組日糧的營養(yǎng)水平見表3。
表3 試驗豬群日糧的營養(yǎng)水平
1.2.4 飼養(yǎng)管理
試驗各組在同一棟豬舍不同欄分開飼養(yǎng),每頭豬分別登記耳號,按常規(guī)的日常管理方法,由專人飼喂,自由采食,自由飲水,每天記錄每組飼料消耗量,觀察豬群健康狀況,對有病的豬只及時治療,記錄疾病發(fā)生情況。試驗開始和結束時稱量并記錄個體體重。
體重:試驗于開始和結束時各稱重一次,試驗結束后計算出平均日增重和凈增重。
飼料采食量:試驗過程中,每日記錄各試驗組豬的飼料消耗情況,試驗結束后計算出每組試驗豬的料重比。
經試驗觀察,日糧中添加3.2%、5.6%的大豆皮取代麥麩后,各試驗組的豬采食量、采食的速度基本一致,均無顯著差異。
表4 大豆皮對生長肥育豬生長發(fā)育影響的測定結果
由表4可知,試驗開始時各組平均體重接近,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結束時3組豬體重在90 kg左右,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結果表明,日糧中添加3.2%、5.6%的大豆皮取代等比例的麥麩對生長肥育豬的生長無顯著影響。
從表4可知,試驗Ⅱ組增重略高于對照組,料重比稍低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因此對照組與試驗組的成本的差別主要體現在飼料的種類和用量上。由于對照組與試驗組的其它飼料種類、用量、價格相同,因此可忽略不計。對照組與試驗組的成本差別主要體現在麥麩和大豆皮的價格和用量上。按試驗當時購買的麥麩價格1 950元/t,大豆皮1 600元/t計,二者每噸的差價有350元。根據表2可知,各試驗組每噸飼料含麥麩和大豆皮的用量成本見表5。
表5 每噸飼料麥麩和大豆皮的用量與成本差異情況
從表5可知,用大豆皮代替麥麩可使飼料成本略有下降,以試驗Ⅱ組用70%的豆皮代替70%的麥麩為例,每噸配合飼料可降低飼料成本19.6元。對于年出欄1萬頭肉豬的豬場來說,在出欄前2個月左右如用70%的豆皮代替70%的麥麩去飼養(yǎng),1年1萬頭肉豬大約可省3萬元左右的飼料成本費,這對于飼料原料日益飛漲的今天來說是非常可觀的。
使用部分大豆皮代替麥麩后,兩個試驗組都不會影響到豬的生長發(fā)育,這可能是因為使用大豆皮取代麥麩后,日糧配方中總體的蛋白質水平含量雖稍有降低,但降低的量相差只有0.1%~0.2%。并且根據報道,在適宜蛋白含量范圍內,機體蛋白合成、降解以及沉積都會隨日糧蛋白含量的提高而加強,但機體蛋白質周轉代謝受多種因素影響,當日糧蛋白含量過高時并不能引起機體蛋白周轉的進一步增加[4]。此外,大豆皮的凈能含量為8.15 MJ/kg,高于小麥麩的6.72 MJ/kg[2],使用一定比例的大豆皮代替麥麩后,日糧能量水平并沒有降低。因此使用一定比例的大豆皮代替麥麩飼喂生長肥育豬是可行的。
達到一定體重的生長育肥豬對粗纖維的消化具有較強的能力,因此雖然大豆皮含有較高的粗纖維,但使用一定量的大豆皮代替麥麩是可行的。
大豆皮含有較高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并可能含有抗營養(yǎng)因子,因此應用比例不宜過高。由于此次試驗的豬場麥麩用量不多,比例只占8%,因此限制了試驗設計的梯度。大豆皮代替麥麩的最佳性價比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①本次的試驗結果表明,日糧配方中使用3.2%、5.6%大豆皮代替麥麩飼喂生長育肥豬,對豬的采食量沒有影響,對豬生長速度也無顯著性影響,但可降低飼料成本,開拓飼料資源。
②兩個試驗組豬群中,使用5.6%大豆皮日糧的試驗組Ⅱ增重效果最好,更能降低飼料的成本。
用大豆皮代替麥麩進行飼養(yǎng)畜禽,可進一步開辟飼料資源。在飼料原料價格高漲的今天,如能充分利用大豆皮等非常規(guī)飼料去飼喂生長育肥豬,將是降低豬場飼養(yǎng)成本的一個好辦法。
[1] 陳麗娟.大豆種皮在動物飼養(yǎng)飼料中的應用效果[J].大豆通報,2003(1):22-23.
[2] 王繼強,張波.一種新的飼料資源——大豆皮[J].飼料研究,2003(11):24-25.
[3] 侯世忠,祝平,井長偉.大豆皮的營養(yǎng)價值及在飼料中的應用[J].吉林畜牧獸醫(yī),2007(09):18-20.
[4] 段志富.不同蛋白質水平對6.5~10 kg仔豬生長性能、養(yǎng)分利用及整體蛋白周轉代謝的影響[D].四川農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