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曉紅
(深圳市紅嶺中學高中部 廣東 深圳 518049)
現(xiàn)行高中物理粵教版教材“探究自由落體運動”一節(jié)中,實驗與探究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集演示和學生分組實驗在一起.實驗成功與否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所在,并直接影響學生知識的掌握.本實驗所需器材雖然簡單,但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不盡如人意.分析原因,發(fā)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點:
(1)鐵架臺上的鐵夾與打點計時器的連接很難固定,實驗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松動,從而影響實驗的精確性;
(2)教材中是用手拿著紙帶,在實驗中很難控制手的穩(wěn)定性,而且先打開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然后才放紙帶,使得紙帶上的起始點很難確定,從而影響到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
(3)手在放紙帶時,由于不穩(wěn)定,很難保證手、經(jīng)過打點計器的紙帶、重錘在一條直線上,從而使得紙帶與打點計時器之間有摩擦力,所以實驗效果不夠穩(wěn)定和理想.
經(jīng)過研究和多次實踐,筆者總結出一種操作性強,效果好的實驗方法.現(xiàn)介紹如下.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紙帶,重錘,鐵架臺,兩鐵夾(夾紙帶的夾子要用按壓式的),小木棒(或牙簽),帶線的小重錘,毫米刻度尺.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圖1
(1)按圖1的實驗裝置固定好鐵夾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把帶線的小重錘纏繞在小木棒上.讓重錘自由懸掛在鐵夾上,并連接好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2)把雙紙帶的一端固定在重錘上,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線位孔,并向上提紙帶到一定位置,用夾子夾住.然后調節(jié)打點計時器和夾子的位置,使得紙帶和重錘在同一豎直平面上.具體方法是:把帶有小重錘的小木棒移到紙帶邊,觀察紙帶與小重錘線是否平行,平行后,把小重錘移到一邊,目的是為了不影響重錘的運動.
(3)接通電源,迅速按鐵夾放紙帶,讓重錘帶著紙帶自由下落,打點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列小點.關閉電源,取下紙帶.
(4)更換紙帶,重復上述實驗.
(5)從幾條紙帶中,選出第1,2點間的距離近2 mm,并且點跡清晰的的紙帶進行測量.
(6)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1.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4 s.
表1 實驗數(shù)據(jù)
(1)學生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在坐標上作出相應的位移-時間圖像、位移-時間平方圖像.
(2) 教師也可根據(jù)學生的數(shù)據(jù)在Excel中作出兩圖像,如圖2和圖3所示.
圖2
圖3
(3)由學生從圖像中推得自由落體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位移與時間平方的關系.
(4)在Excel還可以根據(jù)上圖3中的圖像中,點擊圖線s-t2,添加趨勢線即線性擬合,得到s-t2線性圖像,如圖4所示.進一步得到了位移與時間平方的關系式s=4.853 5t2+0.000 2.在實驗的誤差范圍之內可以認為s=4.853 5t2,并能測出重力加速度的值g=4.853 5×2 m/s2=9.707 m/s2
(5)學生根據(jù)圖像可知,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圖4
(1)實驗仍沿用教材中的實驗器材,只是多了一個鐵夾子和小重錘,并利用了桌子的穩(wěn)定性,從而提高整個實驗的穩(wěn)定性.
(2)經(jīng)過改裝后,紙帶上的起始點很清晰,只做一次就能得到一條第1,2點間的距離近2 mm的理想紙帶,節(jié)省了許多時間,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3)如果其他教材不是用來探究自由落體運動,而是用來測重力加速度的值,用Δs=at2來求重力加速度的值,精確度更高.
(4)本實驗裝置完全可用于后面的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等實驗探究.
(1)注意調節(jié)穿過打點計時器線位孔的紙帶與重錘是否在豎直平面上,靠眼睛來判斷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是不準確的.所以筆者用了一個小重錘來確定一個豎直面,然后讓紙帶與靠近的小重錘的豎直面是否在同一豎直面來判斷.
(2)在放紙帶時,盡量做到不影響帶有紙帶的重錘的運動,所以用手扶著鐵夾輕輕地并及時放紙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