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動物,其實保護的不僅僅是動物,還有我們?nèi)祟惖牧贾c同情心。而擁有這種良知與同情心,也會同樣善待我們?nèi)祟愖约?
今年4月21日,在北京某高速公路上,一群人攔下一輛運狗車,最后湊了十余萬元將500多只狗全部買下。之后民眾的爭論似乎比事件本身還激烈,贊同的人稱這是充滿愛心的善舉,反對的人說這是無理取鬧而且極端虛偽。5月初,有人發(fā)帖稱,如果,“繼續(xù)花費巨資去救狗而不去理會餓著肚子上課的孩子們,將會從2011年6月1日起,在連續(xù)一百天里每天殺一只狗,以示對你們這種‘狗權(quán)大于人權(quán)’行為的警告!”這個帖子得到許多人的支持。
自己掏錢請朋友吃飯,出國旅游,買奢侈品,絕對不會有人站出來指責(zé):“有這錢為什么不捐給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可自己掏錢救下一個個活生生的動物性命,為什么會遭到這樣的指責(zé)?
有人給貧困兒童捐款,不會擔(dān)心被痛斥:“為什么只給貧困兒童捐,不給重病兒童、孤寡老人、殘疾人、下崗工人捐?”但有人救狗,為什么有那么多人那么理直氣壯地質(zhì)問:
“為什么只救狗,不去救雞鴨豬牛?”我們現(xiàn)在還不可能完全離開肉食,還需要動物為我們勞動,但如果能給予肉食動物人道飼養(yǎng)與人道屠宰,讓它們少些恐懼與痛苦;讓勞役動物不過度勞累,年邁時能退休養(yǎng)老;對伴侶動物不拋棄、不虐待,這不也是文明進步,也是愛心嗎?必須同時救助所有的動物,如果做不到,就一樣也不能救!這樣荒唐的邏輯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說得如此理直氣壯呢?
這當(dāng)中,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心理原因。
中國人對狗有著歷史悠久的、根深蒂固的貶斥與反感。西方人把狗叫做“人類最好的朋友”;但在中國,與狗相關(guān)的卻幾乎全是貶義詞: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勢、狗咬狗一嘴毛、狗改不了吃屎,等等。西方人非常贊賞狗的忠誠,中國人卻把壞蛋叫做“走狗”、“狗腿子”。我們只在一種情況下會說狗是“忠臣”,但那只是在貶斥貓這個“奸臣”的時候。狗不僅在我們的思想中如此不堪,雖然大戶人家的狗可以亂吠,可連最不濟的乞丐也擁有一根結(jié)實的打狗棍,可以(也只能)狠狠教訓(xùn)一下更不濟的狗東西。如果是趁主人不備教訓(xùn)了那些仗人勢的狗,更是大快人心。狡兔死,走狗烹,可見狗無論如何忠心賣力,在我們中國人的眼中也只是不值一提的工具而已。
到了新中國,狗又成了政治斗爭的工具。我們被灌輸了這樣兩個觀念。其一,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不如狗。并配有這樣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一個穿著狐貍皮或貂皮的貴婦人,對懷中的小狗百般寵愛得令人作嘔,對身邊的窮人卻橫眉冷對。狗還有醫(yī)院、有墓地,甚至有美容院,這些更讓我們覺得是對勞苦大眾的侮辱與傷害。其二,西方人愛狗,是因為人情淡薄,人們只能在動物身上尋找一點點精神寄托。黃昏,一個老人孤獨地坐在長椅上,等著永遠不會到來的親人,陪伴他的只有一條同樣老弱的狗。這場景讓我們唏噓不已。
近幾年,我國城市——尤其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里的狗越來越多。不少狗主人素質(zhì)低劣,任由狗們亂跑亂叫、亂拉亂尿,偶爾甚至發(fā)生狗傷人事件;又臟又瘦、可能生病帶菌的流浪狗,更成為城市中刺眼的一幕。這些,讓人們本來就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更加不堪,也招來人們更多的厭煩與敵視。有些人對自己的狗寵愛有加、不惜重金,與之相對中國還有許多上不起學(xué)、看不起病的人,這讓中國人普遍的仇富心理有了另一個宣泄口。
這些狗東西還成為指斥世態(tài)炎涼的有力工具:一個重傷孩童被5家醫(yī)院拒絕,慘死在父母懷中,有人痛斥:“死一只狗一只貓許多網(wǎng)民嗷嗷叫喚,死這樣一個小孩,網(wǎng)民們卻視而不見!”廣州一位母親跪行千米為病兒籌治病錢(后來證實這是網(wǎng)絡(luò)推手乘人之危策劃出來的),于是有人聯(lián)想到“狗都能穿衣服,為什么一個孩子卻得不到救命錢”……
稍微理智一點,我們就應(yīng)該明白:城里出現(xiàn)狗擾人,根源在于那些素質(zhì)低下的人,而不是按照本性生存的狗;那個病童的死罪在醫(yī)生,與狗沒有任何關(guān)系;那位患兒的母親確實值得同情,可我們買件衣服、下次館子也得幾十元幾百塊,更不用說上千元一套高檔化妝品,上萬塊一個的LV包,為什么都沒人在乎?偏偏對極個別人花一二十塊錢給極個別狗買件小衣服(同時卻有數(shù)萬數(shù)十萬倍的狗在被虐待被殘殺)這樣大加指責(zé)?其實,歸根到底,這些都出于我們不平衡的心理:我們要面對種種社會不公,要艱難應(yīng)對從住房、養(yǎng)老、子女教育到日用品食品漲價等各種難題,而狗這種“下賤、討厭”的畜牲竟然過上好日子!哪怕只是極少數(shù)中的極少數(shù)。它們跟著主人開心地散步,已經(jīng)讓我們很不痛快了;它們病了還能去看醫(yī)生,更讓我們不服氣;有人還要呼吁保護它們,那更是“吃飽撐的”,“人都顧不上還管畜牲”,“資產(chǎn)階級的虛偽!”而現(xiàn)在,居然有人為它們不值錢的性命花錢,我們中的許多人更是完全失衡了,徹底爆發(fā)了。
狗是非常忠誠、非常無辜,也非常不幸的。它們不應(yīng)該莫名其妙地成為個人好惡或者階級斗爭貧富較量的犧牲品。狗擾民不是狗的錯,那些流浪的與被虐待的狗其實是更大的受害者。我們既然懂得同情人類中的弱者,或者感覺自己就是弱者,那就更不應(yīng)該把矛頭指向更弱勢、更沒有自衛(wèi)能力的動物!或者,在我們心理不平衡的時候,想想那些忍饑挨餓、被追打甚至被殘殺的流浪狗;想想那些受盡折磨,連死的權(quán)利都沒有的實驗狗;也想想那些為人類忠心服務(wù)的工作犬,以及那些舍己救人狗的感人故事。
保護動物,其實保護的不僅僅是動物,還有我們?nèi)祟惖牧贾c同情心。而擁有這種良知與同情心,也會同樣善待我們?nèi)祟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