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青海省會西寧不遠的一片廣袤無垠的高山牧場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帳篷、牛羊,紫色的翠雀花迎風搖擺,雪雀、百靈在草原低低地飛行……不過,伴隨著雪雀的一定有這些長著圓圓的大耳朵,沒有尾巴,在草原上到處蹦跳的高原鼠兔,它們那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實在是招人喜愛。
鼠兔和兔子是親戚
高原鼠兔沒有尾巴,習性如鼠,形似兔,故名“鼠兔”。但它們不是與老鼠同屬于嚙齒目動物,而是與兔子有親緣關系。全世界鼠兔有30個種類,且僅存于中亞和北美洲的西北部山區(qū)。其中10個種別只在中國才有,9種是西藏特有種。只有高原鼠兔在高山草甸和草原上處處可見。
鼠兔居住在洞穴中。它們有著超強的挖掘能力。一只高原鼠兔的洞穴系統(tǒng)包括4~6個入口,洞很深,盤根錯節(jié),還有一些是死路。它們精心營造的互補相連的洞穴,是為了躲避冷酷的氣候和逃避食肉動物的捕獵。
然而這些庇護所竟成了青藏高原上一個獨特而有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它們的洞穴滋養(yǎng)了植物,為植物種類多樣性提供了條件。高原鼠兔挖洞筑窩,還使地表的土變得松軟,給這里的昆蟲、蜥蜴、鳥類、小型哺乳動物帶來難得的生存空間。在沒有樹甚至連低矮的灌木叢都罕見的青藏高原,弱小動物迫于冷酷的氣候和食肉動物的威脅,會欣然接受高原鼠兔的洞穴。
鼠雀同穴 和睦同居
高原上的眾多雪雀、褐背擬地鴉就長期借住在鼠兔的洞穴里,這種有趣的現(xiàn)象叫做“鼠雀同穴”,也是動物間一種奇妙的共生現(xiàn)象。
當然,房子不是白住的,動物研究者們通過長期的觀察認為,鳥兒們善于飛行,視覺廣闊而敏銳,它們能比鼠兔更容易且更早發(fā)現(xiàn)那些草原上的大型食肉猛禽和獸類,這些是它們共同的天敵,一旦發(fā)現(xiàn)有天敵從空中入侵,雪雀就會用它的歌聲向鼠兔發(fā)出警報。
遇到危險時,雪雀還會和鼠兔一起躲進鼠兔精心設計的“防空洞”里避難。雪雀及時自報警,使得猛禽們向鼠兔發(fā)起的攻擊一次又一次地落空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雪雀不僅是鼠兔忠實的看門人,還是鼠兔稱職的哨兵。
給它們拍照不是件容易事
鼠兔可愛的樣子,實在招人愛,使人們忍不住地想拍下幾張照片留戀。不過,這些小家伙可警覺了。瞧,路邊站立著一只棕頸雪雀,當人們蹲下身體悄悄接近它準備拍照時,它有點警覺,向旁邊的土堆移動,離它不遠的地方,幾只鼠兔也警覺起來,有一只馬上跑回它的洞穴入口處張望。為了不進一步地驚動它們,人們只好趴在土坡上隱蔽起來,順便喘幾口氣。高原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稀薄,稍微劇烈的活動都會令人呼吸困難,何況野生動物生性機警,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逃離。有時好不容易接近了它們,剛按快門,它們就消失了,所以在高原拍攝野生動物比在平原上要付出更大的體力。
白腰雪雀是雪雀中體型比較大的,白天,它們和鼠兔共同在一片草場活動、覓食。它們之所以能和平共處,除了有共同的天敵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在食物選擇上它們沒有任何沖突。雪雀是食蟲鳥兒,而鼠兔卻是地地道道的素食者,植物的莖葉是它主要的食物。
鼠兔吃草的樣子跟兔子很像,有時抱著草根的樣子又和松鼠類似。不過,任何時候它們都不會放松警惕,準備隨時逃回它們的洞穴,因此,它們活動的范圍不會太遠離自己的洞口。
被誤會的高原鼠免
但是長期以來,可愛的高原鼠兔卻受到了很多人的誤解,他們認為,高原鼠兔的挖掘活動會造成草原的水土流失,而大肆捕殺鼠兔。
事實上,當高原鼠兔掘地時,會將礦物質帶到地表面。這些礦物質能使植物生長得更加肥美,所以在洞穴邊生長的植物特別有營養(yǎng),而且種類也多。高原鼠兔儲藏在地下或是洞穴旁邊的糞便也可以為植物提供營養(yǎng)。掘洞的行為同樣也可以使土地變松,因此有高原鼠兔活動的地方的土壤含水量也較高。所以,牲畜喜歡在高原鼠兔的洞穴周邊吃草就不足為奇了。在那些風大的草場上,高原鼠兔的洞穴也是很多昆蟲的避風港,這也是高原鼠兔們的另一貢獻。
許多物種的生存都依賴高原鼠兔。雪雀巢就安在廢棄的洞穴中,蜥蜴也一樣。高原鼠兔還是一些捕食者的獵物,猛禽、狐貍、棕熊、狼等都會捕殺它們。如果沒有高原鼠兔,狼會更多地捕獵牲畜。用生物學家的話來說,高原鼠兔是一個關鍵種,對保持植物、動物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起了關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