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獨”勢力妄圖通過“去中國化”,消除“一個中國”情結,是難以達到目的的。因為兩岸同胞同根同緣,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
不久前,我隨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組織的“大陸親友觀光團”赴臺進行了環(huán)島游,參觀了臺北、花蓮、臺東、臺南、高雄、臺中、新竹等十余座城市,游覽了阿里山、日月潭、101大樓、故宮博物院、清華大學等數(shù)十處景點。在飽覽寶島旖旎風光的同時,我有意識地通過更多交談和查閱數(shù)據(jù)進行了社會考察和學習。由於觀光團的領隊是水利部科技司原司長戴定忠教授,他現(xiàn)在仍擔任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顧問、三峽工程泥沙專家組副組長,他與臺灣水利部門有著近20年的工作交往,因而觀光團受到了臺灣方面的熱情接待,也為我們的考察和學習提供了方便?,F(xiàn)將初步形成的若干印象略述如下:
臺灣是一個多族群
“移民”社會
在2300萬臺灣人當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千百年來從大陸遷往臺灣的。目前已形成“四大族群”:閩南人,佔73.3%;客家人,佔12%;“外省人”,佔13%;原住民,佔1.7%?!巴馐∪恕敝饕侵?949年前后隨國民黨從大陸撤退到臺灣的200萬人及其后代。從歷史上看,族群之間是有矛盾的。原住民本來生活在平原,漢族人來臺后把他們趕上了山。漢族中的閩南人和客家人之間也時有“械斗”,客家人因人數(shù)較少,就被趕到了半山腰?!巴馐∪恕眮砹艘院?,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少數(shù)人控制了自上而下的行政資源,實行“極權統(tǒng)治”,統(tǒng)治著各族群民眾?!巴馐∪恕敝械南喈斠徊糠秩藙t被圈進了“眷村”(1949年前后,國民黨政府潰退到臺灣后為“國軍”及其眷屬所修建的房舍),過著艱苦而與外界隔絕的生活,后來形成了特殊的“眷村文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上述狀況已經(jīng)有了很大變化,但族群矛盾又逐漸演變成了“省籍”情結。到“臺獨”勢力囂張時,這種情結往往又被上升到政治層面。特別是在民進黨執(zhí)政期間更是激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們甚至把這種矛盾簡化為“愛臺灣”和“親中賣臺”之爭,陳水扁公然宣稱祖國大陸是“敵國”,使“外省人”背上了“原罪”包袱。這就是馬英九等外省政治人物不得不一再強調(diào)自己是“新臺灣人”的緣故。
政黨輪替將成為常態(tài)
在臺灣,以國民黨和民進黨為代表的兩黨政治基本形成。任何一個政黨都難以長期執(zhí)政。有的臺灣人說,大陸過去是“槍桿子出政權”,我們現(xiàn)在是“選票出政權”。由於選舉的需要,經(jīng)過政治人物和媒體的炒作,臺灣的社會又被撕裂為政治上的藍綠兩大陣營。目前藍綠雙方處於一種“勢均力敵”的狀態(tài),形成了“五五波”,也有說是六比四的。
據(jù)稱,大多數(shù)臺灣民眾雖然心里有政治取向,但其中許多人并沒有那么深,堅定的藍和堅定的綠總是少數(shù)人。在非選舉期間,這方面的表現(xiàn)并不明顯。國民黨副主席、嘉義市市長黃敏惠說,藍綠對立,其實選舉時才被激化,平時哪有這么激烈?(《鳳凰周刊》2010年第19期第73頁)不能簡單地用一種“非藍即綠”的政治光譜來劃分臺灣民眾。大陸人往往愛問臺灣人,你是藍還是綠,你支持“臺獨”還是“統(tǒng)一”?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臺灣人想這些問題并不那么多!在選舉期間,他們考慮多的是,看哪一個政黨或候選人能給選民帶來好的遠景和實際利益,那就支持他。所以臺灣人說,如果說過去的國民黨政權是“外來政權”的話,那么第二次政黨輪替后的國民黨執(zhí)政就不能說是“外來政權”了。因為這是臺灣人民投票選出來的!當前許多臺灣民眾都認為大陸是支持藍營的。阿里山下“臺灣第一好茶”經(jīng)理告訴我們,他們生產(chǎn)的茶葉是經(jīng)過馬英九視察和肯定了的,并笑著說:“馬英九是你們大陸支持的?。 ?br/>
社會文明程度較高
除選舉期間外,在臺灣各地看不出藍綠之分和兩派的緊張對立。在一般情況下,“多元”的聲音也無人干擾。在臺北101大樓門前,我們看到這樣一幕:有兩個人打著“法輪大法好”的橫幅,舉著譴責“中共”的標語,站在人行道上。正在這時,馬路上一輛小卡車開了個來回,站在車上的人舉著喇叭大聲喊著:“法輪功是邪教,滾出臺灣去”,汽車兩側的欄板上也寫著這樣的口號。令我訝異的是,對這兩種不同的“聲音”,周邊的人既無支持的、起哄的,也無圍觀的,街道上的秩序依然和原來一樣,好像什么事情也沒有發(fā)生過。臺灣的社會治安情況也較好,據(jù)說偷盜事件很少發(fā)生。阿里山上的幾座賓館,夜間大廳沒有服務員,也無保安,但大門開著,可以隨意進出,令人有“夜不閉戶”之感。一清早,我要退回租用的電壓轉換插座,找不到人時,導游竟然進入服務臺打開抽屜將押金退給了我。
臺灣的一些建設項目都有“安民告示”,項目的批準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地負責人姓名,以及相關“政風單位”(相當於大陸的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負責人姓名、電話、手機、電子信箱等均公之於眾。有的縣還發(fā)佈有《縣政府重要建設白皮書》,使人感到透明度高,建設有序。許多地方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已達先進水平,臺北的垃圾處理做到了“資源全回收,垃圾零埋葬”,這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世博會的臺北館對此有專門介紹。
臺灣民眾很有禮貌,人情味很濃郁,在與人交往中總是“謝謝”之聲不絕於口。即使小攤小販,你買了他的東西,他也要說一聲 “謝謝你!”臺灣“水利署”設宴招待觀光團,兩位擔任過有關單位領導的老專家,一位88歲,一位93歲,還出席作陪,實在令人感動。后來,我們赴新竹市內(nèi)參觀臺灣清華大學,出面接待的是該校秘書長特助孫海珍女士,她是一位畢業(yè)於該校、在該校擔任過軍事教官的退役上校。我們觀光團也有5位是大陸清華大學畢業(yè)的,大家見面,非常高興。孫女士表現(xiàn)出高度的熱情,帶領觀光團在校園里參觀、講解、拍照、贈送紀念品,自始至終氣氛熱烈,話語不斷,笑聲一片,充分體現(xiàn)了兩岸的同胞情誼。2011年,清華大學成立一百周年,目前,兩岸的清華都在積極籌劃紀念活動,準備聯(lián)合慶祝。
據(jù)《國際先驅導報》近日報道,一位臺灣朋友寫了題為《臺灣的軟實力從哪里來》的文章說:“臺灣的好山好水不如大陸,但是,人的客氣、禮貌、溫暖、互信、謙讓則是大陸應該好好學習的‘軟實力’”。他指出:“一個社會光‘富?!遣粔虻模欢卸Y’,才是一個完整的‘全社會’?!薄爸袊嬲艹蔀槭澜鐝妵揽康膽摼褪沁@種‘軟實力’”。他表示真心希望大陸加把勁,培養(yǎng)人們的“軟實力”。我覺得這是多么鞭辟入里的分析和切中要害的建議啊!
“一個中國”情結很深
“臺獨”勢力妄圖通過“去中國化”,消除“一個中國”情結,是難以達到目的的。因為兩岸同胞同根同緣,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臺灣的一些地點、街道、商店的命名都離不開“中國”二字,相當多的還是用大陸的城市名稱命名,如南昌街、大同路、上海儲蓄銀行、興國幼兒園等。有的解說員在講解參觀內(nèi)容時,雖然主要講“我們臺灣”如何如何,但有時也回避不了“我們中國”的提法,如講到“十二生肖”時就說“這是我們中國人都熟知的”。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后,訪問大陸的民眾越來越多。不少人感慨地說,大陸實在太大了,美麗的地方太多了!臺灣水利部門一位負責人說:干嘛要脫離大陸,大陸也有我們一份??!一位嫁到臺灣的“大陸妹”說:兩岸都是我的家,我在臺灣、大陸兩邊都存錢啊!
談到“臺獨”沒有出路問題時,一位83歲高齡的退役老兵說:“他們要搞“臺獨”就搞吧,那樣共產(chǎn)黨打過來不就很快統(tǒng)一了嗎!”一位可能是持泛綠觀點的水利干部對筆者說,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后,在公開場合還沒有正式講過要搞“臺獨”呢?。ê髞淼氖聦嵶C明不是這樣)言外之意是,今后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可能會有所調(diào)整。
對蔣經(jīng)國的滿意度較高
蔣經(jīng)國於1972年出任臺灣“行政院院長”,從1978年起連續(xù)擔任兩屆“總統(tǒng)”,1988年病逝。在這十幾年中,臺灣面臨著重重困難,長達多年的美元危機和兩次全球能源危機,對臺灣的經(jīng)濟造成了嚴重沖擊;與此同時,臺灣又被驅逐出聯(lián)合國,中美、中日建交,“邦交國”從50個減少到23個,大大縮小了對外活動空間。但在蔣經(jīng)國主政下,先后推出了數(shù)十項建設項目,并千方百計地引進外資,從沙特借到了錢,使臺灣成功地渡過危機,并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島內(nèi)人均所得也從400美元增加到6000多美元。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蔣經(jīng)國又在政治上實行了解除報禁、黨禁,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蔣經(jīng)國的這些作為,一直為臺灣民眾所肯定。在《聯(lián)合報》一份對歷任臺灣“總統(tǒng)”所作的貢獻民調(diào)中,有50%多的民眾肯定蔣經(jīng)國貢獻最大,其次是李登輝為11%,蔣介石為6%,陳水扁為5%。正因為如此,陳水扁在大搞“去蔣化”(實為“去中國化”)時,重點放在蔣介石身上,對蔣經(jīng)國未敢多有涉及。
日本的影響不可忽視
從1895年馬關條約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