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不同于媽媽的教育優(yōu)勢,特別是一些“體力”游戲,和身強力壯的爸爸一起才能玩得過癮。借助爸爸雄厚的體力,寶寶不僅能變得更有力量,更加陽光,而且還能培養(yǎng)出勇敢探索、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品格,而爸爸也在寶寶心目中變得更加高大起來。
親密一刻
媽媽抱著寶寶坐著,爸爸時而親親寶寶的臉,時而用胡子蹭蹭寶寶的手,時而用頭來回搖晃逗弄寶寶的小肚子。逗的時候,爸爸口中可以伴上不同的聲音,比如親寶寶臉蛋的時候是“哇哇哇”,用頭逗弄寶寶小肚子的時候可以是“胳肢胳肢”,相信寶寶一定會被逗得笑出聲來。
效果:發(fā)展觸覺,增進父子密切的情感。
適合年齡:4個月以上
爬上爬下
爸爸躺在床上當大山,在手中拿一個吸引寶寶的玩具誘導寶寶爬到爸爸身邊和身上來,在爸爸的身上翻山越嶺,為了提高寶寶的游戲興趣,爸爸可以分別擺出不同的姿態(tài)面對寶寶,如爸爸可以趴在床上,讓寶寶爬到爸爸后背上,也可以把玩具放在胳膊上,讓寶寶爬到爸爸的胳膊上來。
跳起來
爸爸坐在沙發(fā)上,雙手扶在寶寶腋下幫助寶寶站在自己的腿上,之后爸爸雙手一上一下幫助寶寶一跳一跳跳起來,爸爸也可以適時讓寶寶在空中停留一下,讓寶寶感覺像飛起來,寶寶一定會高興地樂不可支。
效果:鍛煉寶寶雙腿運動能力,在外力幫助下感受跳躍的快樂。
適合年齡:5個月以上
肚皮運動
爸爸的肚皮很神奇,能高能低,能鼓能扁,寶寶可以把它當枕頭靠著,隨爸爸的肚皮一起一落,也可以坐在爸爸肚皮上感受上上下下的快樂,爸爸還可以不時把臀部騰空,再突然落下,帶給寶寶別樣的驚喜。
效果:感受爸爸身體的多變以及自身上上下下不同方位運動的快樂。
適合年齡:6個月~1歲半
搖搖搖
爸爸背靠被子,屈雙膝半躺在床上,游戲開始,爸爸雙手扶著寶寶的小手,讓寶寶坐在自己的雙膝上,之后雙膝左右慢慢晃動,寶寶的身體隨著搖擺,搖的時候爸爸可以哼個小調,如“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有點像投幣的搖搖車,一曲停了,如果寶寶還要求再來,爸爸記得要換首兒歌唱啊。
效果:發(fā)展寶寶的平衡能力,培養(yǎng)對歌謠的節(jié)奏感。
適合年齡:6個月~3歲
溫馨提示:如果怕自己的雙膝硬,可以在膝蓋上墊塊墊子。
頂呱呱
寶寶和爸爸保持一段距離面對面趴在床上,游戲開始,爸爸搖頭晃腦地爬向寶寶,之后用頭輕輕頂一下寶寶的頭,邊頂邊說“頂呱呱、頂呱呱”,多次游戲后,只要爸爸一說“頂呱呱”,寶寶就會自動搖頭晃腦朝爸爸爬過來,頂爸爸的頭。
效果:發(fā)展寶寶的爬行及頭頸部的活動能力。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溫馨提示:爸爸切不可當真,使勁頂寶寶的頭,而要故意表現(xiàn)出被寶寶頂?shù)猛笸说臉幼印?br/>
學威猛動物
平常媽媽更喜歡與寶寶模仿一些溫柔的小動物,而較少涉及老虎、霸王龍、獅子、大灰狼等威猛的動物。爸爸則更喜歡與寶寶扮演這些威猛的動物與寶寶嬉戲,爸爸渾厚的聲音、有力的動作、夸張的表情往往讓寶寶更覺刺激。在和爸爸一起模仿中,還會有捕食,猛獸間的對打等情節(jié),讓寶寶更加身臨其境地置身于游戲中。
效果:熟悉威猛動物的生活習性,在“搏斗”中發(fā)揮寶寶的想象力。
適合年齡:1歲以上
悠高高
悠高高是非常適合有力量的爸爸和寶寶開展的一個游戲,爸爸抱著寶寶左右上下晃動讓寶寶感覺特別過癮、刺激,以至于一見到爸爸就“高高、高高”叫個不停。
效果:感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運動的快樂。
適合年齡:6個月~3歲
溫馨提示:寶寶年齡越小,爸爸悠的力度要越小。
快樂滑行
準備一塊光滑的大墊子,讓寶寶平躺在上面,爸爸可以拉著寶寶的腿在光滑的墊子上由上而下滑動,也可以托住寶寶的腰和肩,讓寶寶在光滑的墊子上旋轉。當然,如果沒有光滑的墊子,在比較硬的床上鋪塊硬塑料布也可以。
效果:感受身體滑動的快樂。
適合年齡:1歲以上
翻山越嶺
爸爸雙手做投降狀,雙腿半蹲站立,寶寶把爸爸當作大山,拽著爸爸的手臂,踩著爸爸的膝蓋,使勁往上爬,最后可以像猴子一樣摟住爸爸的脖子,雙腿盤繞在爸爸身上。
效果:鍛煉寶寶的攀爬能力。
適合年齡:1歲半~4歲
父母必讀溫馨提示:這個游戲需要爸爸很大的體力,爸爸一定要控制住自己,此外,寶寶爬的過程中,媽媽在旁邊做保護,有時還可以幫寶寶一把。
笨熊打架
爸爸和寶寶各在身上裹上一條小毯子當笨熊,爸爸跪在床上以方便和寶寶互動。游戲開始父子倆相向而行撞在一起展開戰(zhàn)斗,爸爸可以故意裝出被寶寶撞倒在床的樣子,讓寶寶快樂地大笑。當然,爸爸也可在保護好寶寶的前提下把寶寶撞得坐在枕頭上。父子倆樂作一團的時候,還可以裹著被子在床上打兩個滾。
效果:鍛煉寶寶平衡、翻滾等多項運動能力。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大馬小馬
爸爸趴在地上當大馬,寶寶趴在爸爸身上當小馬,讓大馬馱著向前進,或者大馬和小馬一起往前爬,也可以小馬在大馬的身體下面爬。
效果:鍛煉寶寶平衡、配合、爬行等多種能力。
適合年齡:1歲以上
溫馨提示:寶寶在爸爸身上被爸爸馱著向前時,寶寶可以用雙手緊抱著爸爸的身體以防掉下來,媽媽可以在一邊護著寶寶。
格斗游戲
許多寶寶尤其是男寶寶非常喜歡武打動作,但是往往受到媽媽好心的勸阻,其實在保證寶寶安全的前提下,格斗一場可以讓寶寶更有活力,更有精神。爸爸可準備兩根海綿棒或充氣棒,和寶寶拿著這樣的武器來格斗一場。
效果:格斗中鍛煉了寶寶出擊和躲閃的能力。
適合年齡:2歲以上
溫馨提示:玩游戲的時候,爸爸要注意提醒寶寶不可拿硬、尖或易碎的危險物品到游戲中來,游戲開始前和結束后就不要再比劃拳腳了。
野游行動
陽光明媚的日子,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去郊區(qū)來個探險行動,父子倆可以一起超越媽媽,一起在前面追逐競跑,也可以到草叢中或石頭路上手拉手走一走,還可以一起爬爬附近的小山,或往小河里扔小石頭,看水花四濺。
效果:開闊寶寶視野,鍛煉寶寶多方面的運動能力。
適合年齡:2歲以上
射門
爸爸也是玩各種球的高手,為了和寶寶感受玩球的刺激,這次可以特意來一次射門練習。找一面沒有雜物的墻或天氣好的時候在院子里,擺出一段相對距離當做球門。爸爸帶著寶寶一次次對著球門踢過去,進球后會有成功的激動和歡呼。寶寶在這種氛圍的感染下,一定要求多多射門。
效果:鍛煉腳的控球能力以及踢球的爆發(fā)力。
適合年齡:2歲以上
溫馨提示:
照顧孩子不一定只是媽媽的專利,新時代的爸爸已經很積極地投身于奶爸的行列中來了。有時候,照顧孩子的質量并不與時間成正比,上下班的時間,利用十幾分鐘,和寶寶玩玩體力游戲,在感受大運動帶來的快樂時,也會讓爸爸暫時忘卻工作的壓力,更會在短時間內留給寶寶一個高大、威猛的爸爸形象。
武術寶寶
無論是電視上還是一些雜志上都會有一些武術表演時表演者的動作,那一招一式看得人總想比畫一下。爸爸可以主動帶寶寶做一些出拳、踢腿的動作,寶寶一定會樂此不疲地比劃。然后,兩人試著過幾招,讓寶寶更加生動地體會到拳腳功夫,當然大部分的時候爸爸要站在寶寶身后,適時在寶寶比畫(如出拳、踢腿)時將寶寶騰空舉起,這樣寶寶也會有凌空一腳的感受。
效果:萌發(fā)寶寶對武術最初的感覺。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