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彷徨:難邁這一步
小嬌是某醫(yī)院急診部的護士,對于這三年來的工作,她頗有感慨。
急診室的護士每天總是忙忙碌碌。量血壓、抽血、打針、掛點滴……從早到晚重復再重復的動作,很累,特別是在為那些打地鋪的病人服務的時候,她們也得一直彎著身子進行工作,長時間下來,其實彎著比站著更累。急診室外,病人的痛苦聲、呻吟聲,家屬的叫喊聲、詢問聲,從剛開始的耐心忍耐,到后來的煩躁厭惡,運用重復又重復的語言已是“麻木”了。
她其實從很早就開始倦怠這份工作,想跳槽。可是當她想轉行時,卻又猶豫不決了?,F(xiàn)在,她一個月的工資七算八算也有5000元左右,是一筆很不錯的收入。再說她還沒結婚,再奮斗個幾年,工資可能還會上升。而且,她已經(jīng)習慣了醫(yī)院的消毒水氣味,習慣了上班穿的護士服,習慣了對病人噓寒問暖,要是現(xiàn)在轉行,還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從事什么工作。舉棋不定的結果,使她至今邁不出跳槽這一步。
案例二:
盲目:跳來跳去找不著北
小謝的職業(yè)生涯有三年了,其間她跳了三次槽,平均一年一次。按理說,小謝應該找準自己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了,可內心的痛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畢業(yè)于重點大學,讀的是會計專業(yè),畢業(yè)后她如愿地找了一份專業(yè)對口的工作。得知同專業(yè)的同學無奈之下都進了其他行業(yè),對比之下小謝覺得自己十分幸運。可當她豪情壯志地打算將自己所學用到實踐中時,現(xiàn)實給了她很大的打擊。在公司,她做最簡單、最基礎的工作,公司核心技術根本就碰不到,而且學校學的東西和工作實際相差很大。一年合同期滿,小謝就迫不及待地跳了槽。
小謝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國有企業(yè)擔任文秘工作。工作才一個多月,她的熱情和激情開始消退,枯燥的文秘工作對她已毫無新鮮感可言。礙于合同的期限,她只能硬著頭皮繼續(xù)做下去,每天上下班,每天一摞摞的文件,過得苦不堪言。工作不快倒是其次,辦公室里的人際關系也讓小謝覺得苦惱萬分,“象牙塔”里和外面的差異每每讓小謝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得罪了人。合同期滿之后,小謝立刻再次跳了槽。
這次她選擇了做銷售工作,在她的設想里面,銷售不僅可以鍛煉自己的口才,還可以拓寬自己的人脈。但實踐下來卻事與愿違,她不僅攬不到客戶,更是到處碰壁。在公司,因為沒有業(yè)績還要看老板的臉色,做“夾心餅干”的滋味真不好受!
現(xiàn)在,小謝準備又一次跳槽了,可是心里仍很憂慮,她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三年之癢”癥。
案例三:
焦慮:發(fā)生在比較之后
小高是“新上海人”,大學畢業(yè)后在上海找了份物流工作,三年來他的工資已經(jīng)漲到4000元,這樣的待遇小高很滿意,可在前不久的大學同學聚會上,他得知在證券公司做的同窗小王的工資竟拿8000元,心里頗不是滋味。
在大學里,小高和小王是老鄉(xiāng),也是上下鋪的室友。在學習和學校工作方面,小高都略勝一籌。畢業(yè)時,小高進了現(xiàn)在的這家公司,起薪2500元,而小王的起薪才1500元,想著當年的情景和現(xiàn)在的情景,小高怎么也想不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在公司,小高三年的努力只換了個副經(jīng)理,看著前年進來的大學新人小李,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升到了經(jīng)理的職位,還是自己的上司。三年和兩年,副經(jīng)理和經(jīng)理,這樣的差距,小高無言以對。
癢癥類型:
第一級:職業(yè)倦怠
厭倦了現(xiàn)有的工作方式,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每天清晨醒來,一想到要去工作就會心口堵得慌;看到公司樓里的電梯心里就直翻騰;坐在辦公桌前就惱火;看到手邊的文件就想把它們給撕了,等等。
第二級:焦慮緊迫癥
繞了一大圈又回到起點,青春已不再,自己有什么競爭優(yōu)勢?
第三級:猶豫不決癥
對現(xiàn)有的工作狀態(tài)不滿,但又因為某些原因無法舍棄。
第四級:茫然癥
工作不是自己最想做的,未來不知在何方,空有理想和抱負卻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實現(xiàn)。
第五級:失落癥
曾是“天之驕子”,在爾虞我詐的職場里,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不是,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
應對招式:
第一招:制定長遠的職業(yè)規(guī)劃
盡早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職業(yè)興趣、職業(yè)價值觀和職業(yè)優(yōu)勢,就能越早地找到與自己相匹配的目標工作和行業(yè),自己也就越容易在工作中得到幸福和滿足。
第二招: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地為自己充電
不斷地擴大工作技能范圍,不僅可以加強自身的競爭能力,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感。
第三招:適度刺激
為自己設立一套獨特的獎勵辦法,諸如買一束花放在辦公室或者買一些喜愛的小吃,也許能使疲憊的我們覺得工作顯得多一些愉悅和舒適。
第四招:疏導情緒
把肚子里的苦水倒出來。找家人或者最好的朋友,找一個大家都比較閑的時間和不受干擾的空間,把工作中的委屈和壓抑都說出來,想哭就哭,無論誰哭都不是罪。
編輯 / 默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