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際漢語教學課堂的糾錯問題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關注,是否糾錯、糾哪些錯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討論。我們最近就有關問題對來華留學生和國際漢語教師進行了一次調查,希望通過調查發(fā)現漢語課堂教學糾錯的某些規(guī)律。
調查發(fā)現,在選擇是否糾正錯誤和糾正錯誤的次數時,教師與學生的看法完全不同:教師是根據教學的需要并考慮到學生的感受進行糾錯,而大部分學生希望他們所有的錯誤都能夠得到糾正,對于糾錯的次數并不在意,學生對于糾錯的渴望度要遠遠高于教師的期望值。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學生渴望教師的糾錯反饋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如果課堂教學沒有糾錯反饋的話,就如同在生活中與一個啞巴對話一樣,其中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1.在外語課堂教學中,糾錯反饋有兩個重要功能:它既是一種糾錯方式,也是一種語言輸入;反饋可以彌補自然輸入的不足。因為在外語課堂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更傾向于教師作為輸入的唯一來源。
2.由于反饋可以為建立正確的假設提供捷徑,因而學生的學習速度將會加快,否則學生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3.最重要的一點是,正規(guī)的課堂教學使學生感到他們的錯誤應當得到糾正。如果缺乏糾錯反饋,就會對錯誤有一種加強作用,這樣會給學生一個錯誤信號,他們的語言使用是正確的,而且會使其他學生感到困惑不解。當學生感到不知所措時,需要教師幫助他們肯定或否定自己對于目的語的猜測。如果教師保持沉默,他們就會將沉默看做是認同的意思。所謂“課堂洋涇浜”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教師的確認,因為如果課堂教學也像自然習得一樣——只要其他學生理解自己的句子,這個句子就被視為正確的句子——那么,缺乏教師的確認就會導致僵化。
二、教師存在的糾錯誤區(qū)
1.錯誤類型
如果按照Burt對錯誤的影響劃分,我們把錯誤分為整體錯誤和部分錯誤:整體錯誤是指影響交際、妨礙對整篇文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