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小,社會地位低,關系網(wǎng)弱,這些所謂的社會弱勢群體的標簽,是社會這個大熔爐給他的,不是他給自己的。在他心中,堅持學習,誠懇做人,不懈努力,他是一個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的男人。那尊嚴,是他給自己的。社會的認同,總是慢他自己一步,但是,遲來還是早來,又有什么關系?
“布衣之子,大公為勉。剛毅中正,貧而無諂。幼好文史,勤學不倦。卅載苦困,命運多舛。身無長技,囊中少錢。半生碌碌,屢敗屢戰(zhàn)。立志興儒,臭名遠傳。鋼筋鐵骨,斯志永堅!”
這是譚景偉為自己的新書《資治通鑒書系之一:周秦紀》序言中的一段話,也可以理解為他的自我說明。眼下,他正在為自己的這本書聯(lián)系出版社,希望這本書能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他還會接著再解讀《資治通鑒》,還會繼續(xù)推出解讀《資治通鑒》的書系——這是他為自己35歲以后的人生確定的目標,他會陸續(xù)地寫下去,他說他要寫30年,寫幾十本。他會將其作為一生的事業(yè)。
現(xiàn)在,很少有人笑他癲狂。以前的以前,他總是被人笑話自不量力。直到三年前,他的第一本書出版——他耗時數(shù)年之久的,20余萬字的《論語布衣解》于2007年8月出版,在書出版之前,他掀起了一陣不小的媒體熱潮,因為,那一年的五月,他登上了北大講壇,解讀論語。聽者甚眾,圍觀者云集,各路媒體蜂擁,他甚至被《新世紀周刊》雜志評選為“2007年100位年度影響力人物之一”。
受關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是一名保安。而并非他講解的內(nèi)容。
從某保安分公司走向北大講壇,物理距離不超過一英里,空間卻橫跨無數(shù)看似無可逾越的鴻溝。
一個高考失利的少年,一個四處流浪打工的農(nóng)民工,一個做扛包工作的臨時工,一個沿街擺攤的小販,一個吃了一個月方便面的窮小子,一個差點忍受不住生活磨難想要跳樓自殺的失意者,一步步就這樣捱過來,生活的境遇開始好轉——從他開始找到一份安穩(wěn)的保安工作開始。那是1997年。
保安工作是一個人人生美好的開始,這是譚景偉的人生底牌。從1997年開始結束漂泊,有了一隅安定工作是從做保安始;到2007年登上北大講壇,他還是保安,2010年,他開始籌劃下一部書的出版,他還是保安。
譚景偉,一個普通又不普通的保安,在爭取個人向上,獲取知識的崎嶇道路上攀爬,收獲了并繼續(xù)收獲著屬于他的個人尊嚴。
保安登上北大講壇
“社會底層的勞動人員有什么尊嚴可談呢?”譚景偉有一瞬低沉,“不過,尊嚴是自己爭取的,如果內(nèi)心不把自己看低,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尊嚴?”譚景偉說。
現(xiàn)在的他,在北京保安總公司上班,不過,早已經(jīng)脫離了日夜輪崗的體力活,更多地,是做一些和文化相關的工作,比如,做保安工作的培訓,講課等等。工作中,大家習慣稱他為“譚老師”,那份尊重不是由于他曾經(jīng)是媒體追逐的對象——事實上,他三年前引無數(shù)媒體曝光的事情現(xiàn)在公司的同事大都不知道,在同事的眼中,譚景偉是一個工作認真負責,喜歡讀書,,有文化,愛思考的人,他們愿意尊重有文化的譚老師。
他本人,亦不愿意對三年前的事情再過多提及?,F(xiàn)在回頭看,他總是在為三年前的演講挑毛病,“那時,不大懂得與觀眾互動。”“我的主要目的是興儒,即振興儒學。而并不是單單講述我的奮斗史?!薄澳潜緯F(xiàn)在看來,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br/> 他總是在否定之否定。不過,也并不忌諱那次演講給他帶來了一些自信和名氣。
時光閃回至2007年5月7日,北京大學的一個課堂內(nèi),一個大大的條幅掛在上面“保安北大講《論語》”,譚景偉略顯緊張地站在講臺上,面前是烏壓壓的聽眾。他站在臺上,一板一眼地照著演講稿念,頭不敢抬。很長時間以后,他開始試著抬頭,與觀眾有眼神的交流。長達20多頁的講稿演講了近半個小時,中途有人因為覺得無聊,開始看自己的書,有人退場,不過,他堅持講完,之后,有40分鐘左右的辯論。一個多小時的北大演講結束。那晚,他睡得很平靜。 走向北大講壇的契機,是自己爭取來的。2002年,他開始讀《論語》,苦讀五年,他希望表達自己對《論語》的看法。2007年初,他通過一個媒體記者,聯(lián)系到了北大學生會的干部,向這位學生會干部表達了自己想要登上北大課堂演講的心愿,那位學生干部看他態(tài)度誠摯,心中有料,于是幫他聯(lián)系教室,于是,寫演講稿,貼海報,譚景偉一點一點地做,拉橫幅,貼廣告,他全部自己干。在演講之前,他特地征詢那位媒體朋友,聽眾喜歡聽什么?朋友建議他多講講自己的故事,一個保安如何能走向北大課堂演講這類勵志故事應該是年輕人喜歡的。譚景偉最終還是堅持了自己的看法,他站在“興儒”的高度講述儒學的復興對國家振興的必要。他認為這是他的肺腑之言,卻被一些聽眾認為“假大空”。有媒體事后評論,說演講不算成功,但譚景偉引發(fā)的熱潮卻開始蔓延,他開始成為諸多媒體的座上賓。
很多人將這一段視為譚景偉人生中的一頁輝煌??墒亲T景偉卻不。他覺得這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保安登上北大高等學府的講堂,很多人將其視為人生尊嚴的集中體現(xiàn),譚景偉依舊有自己的見解:尊嚴是面對人生的一種積極態(tài)度,以及所持有的行動力,而并非一時的鎂光燈閃耀。
從做保安開始,譚景偉就知道,這是一個辛苦的工作?!氨0补ぷ鳎诤芏嗳搜壑?,并不值得尊重,很多時候,會遇到一些客戶的無理取鬧和謾罵,但是作為保安,我們只能忍著,工作職責要求我們不能有過激的行為和反駁?!弊T景偉說的現(xiàn)實與我們大家熟知的一樣——站在烈日下暴曬,有人出入隨時過去開門,關門,遇到有無理取鬧的還要耐心解釋,實在過分的人還會送上一句“臭保安”“看門狗”等等之類的謾罵。
這是保安的工作特性。譚景偉知道,只是,內(nèi)心驕傲的他有時也按捺不住火氣、當保安第一年,他也會對同事、客戶發(fā)火、吵架。后來,慢慢地,他開始體悟:保安是他的社會角色,人們對保安的偏見他無法改變,工作需要他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但是內(nèi)心只要自己看重自己,只要自己不放棄努力,一樣可以有尊嚴地生活。
他喜歡看書,工作閑暇之余,都用來看書。時間久了,同事們喜歡稱他為“譚老師”,雖然他和他們一樣,但是喜歡看書,喜歡思考的譚景偉在他們眼中就是不一樣。
13年前的冬天,他在一個在建單位做一線保安。單位領導視察工作,透過窗上一層厚厚的霜凍,發(fā)現(xiàn)一個保安正在透風通亮的簡易宿舍里看《資治通鑒》,立即對工地的保安們刮目相看,并買來禮物和保安們一起過元旦。這個看書的保安正是譚景偉。
13年的保安生涯,對譚景偉來說是一次成功的煉獄。
做保安第一年,他與隊長吵架,與同事打架,心中總有憤怒的火苗在跳動,他覺得老天對他不公,為什么學習成績好,卻因為一場病而考不上大學?為什么自己喜歡學習,卻沒有學習的環(huán)境,為什么自己內(nèi)心驕傲,卻要做一個低三下四的保安工作?
內(nèi)心的憤懣,怨艾如同四處亂蕩的洪流,在2002年,他去了一趟五臺山之后,開始收歸平靜。2002年3月5日,譚景偉為了散心來到五臺山,因緣之間在顯通寺見到了妙悟和尚。妙悟鼓勵他要樂觀正面看待人生并有所作為。
這一年對譚景偉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他決心平心靜氣,潛心學習,不再怨天尤人。他要活得精彩,讓人尊敬。
保安也可以有自己的尊嚴生活,保安也可以有獲取知識,獲取尊重的權利。譚景偉開始在讀經(jīng)學史的路上艱難攀登。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歷經(jīng)五年,他將《論語》心得在北大演講,同年,《布衣解論語》出版。(后經(jīng)出版社要求,這本書改名為《一個保安的論語心得》)
成名喧囂之后的沉靜
有些人說譚景偉用保安的身份在北大講課是炒作,他在借機完成一次個人秀。譚景偉至今不愿再提北大演講的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顧慮于此,他深受儒學影響,謙虛內(nèi)斂是骨子里改變不了的。媒體的渲染又將他置身于風口浪尖。北大演講結束四天后,他從原來的單位辭職,完成了個人第一本書的出版后,便消失于公眾面前。
媒體說譚景偉不再做保安工作,他期待做一個自由作家。“是這樣嗎?”“不是的?!弊T景偉現(xiàn)在依舊在做保安?!白鍪裁词虑?,都要講一個責任心?!弊T景偉說,“即便是做寫手,也要對得起自己手底下的筆,不能為了錢,就不負責任地寫東西?!彼怯袡C會做一個自由撰稿人或者寫手的,憑借他深厚的文史功底與“北大講壇”聚集的社會關注度,尋找一個做文字工作的崗位不是問題,只是,他對自己的文字抱著強烈的潔癖,每一個字都要對得起讀者,對得起自己! 他選擇了繼續(xù)做保安,繼續(xù)安心讀書的生活。如許的沉靜,如許的寂寞,三年之后,他才能夠再次捧出一本幾十萬字的書。
“從讀經(jīng)到讀史,我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原點?!弊T景偉這樣評價自己?!拔姨珢蹥v史了。我還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時,酷愛歷史的母親就開始給我講歷史故事,用英雄的事跡教育我?!弊T景偉說,“氣節(jié)、責任、尊嚴、堅強,這些傳統(tǒng)文化中的因子就是我身體里流動的血。我12歲立志做文天祥、于謙這樣的人。”
對個人生活的辛酸他從不愿意多說,那是每個人都能想象到的。想象不到的是他持久的耐力與堅韌。他曾經(jīng)期待著能夠走進大學,去拜那些大師為師,但是走了一圈之后,依然無果。有的,是在大學內(nèi)沽名釣譽之徒,只有其名,不見其學,他看不上。有的,卻又有極為現(xiàn)實的局限,即便是他出書,在北大演講,他依舊是一個保安,對于一些學者而言,夠不上對話的資格。
不過,這些都不能影響譚景偉的心情,學習的勁頭依舊昂揚,“我是打不垮的?!弊T景偉笑說。在磨難中成長,不斷獲得能量,“就像戰(zhàn)士不斷獲得子彈”??嚯y這筆財富其實無人想領受,可是當它來到時,推不開,躲不過,只有迎上前去,張開雙臂擁抱,永遠勝過低頭。
內(nèi)心有驕傲,那尊嚴就如同人身上的皮膚,永遠附著,不會剝落。心中有追求,尊嚴的生活就來自于那一點一滴改變生活的努力。
譚景偉的人生目標是:上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下者不為國家棟梁,則為一等孝子。他的人生信條:跌倒了,爬起來,繼續(xù)走。天道酬勤,永不服輸。他的座右銘是:幾根瘦骨撐天地,一點寒香透古今。他的讀書目的是:讀書不是為一己私利而讀書,而是為天下人而讀書。
很久以前,他這樣說,周圍的人認為他癡人說夢,一個那么小的人說出那樣氣勢磅礴的話,簡直像笑話?,F(xiàn)在,他依然不改初衷,沒有人再笑他,盡管,他還是那個能量很小,社會地位很低的譚景偉,他內(nèi)心迸發(fā)出來的力量卻震懾著別人。
能量小,社會地位低,關系網(wǎng)弱,這些所謂的社會弱勢群體的標簽,是社會這個大熔爐給他的,不是他給自己的。在他心中,堅持學習,誠懇做人,不懈努力,他是一個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的男人。
那尊嚴,是他給自己的。社會的認同,總是慢他自己一步,但是,遲來還是早來,又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