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昌森
最讓人揪心的是那些孩子
文/李昌森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這句民諺多少次被大自然的無理所證實。當4月14日青海玉樹發(fā)生7.1級大地震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南通人民為之一驚。人們守在收音機旁、電視機旁、電腦旁,每時每刻都關注著地震災區(qū)的救援情況。南通人在第一時間就向災區(qū)捐出30萬元。慈捐的人群還絡繹不絕到本單位、到慈善總會、到紅十字會,幾元、幾十元、幾百元、幾千元、幾萬元、幾十萬元,向災區(qū)人民奉獻自己的一點愛心。
魯迅先生說得好: “遠方的人都與我們相關”,我們的心底有多大,這個 “遠方”就有多大。大愛無疆。雖然我們素昧平生從不相識,雖然我們遠隔天涯從未聯(lián)系,但我們都是中華大樹上的一片葉子。彼此相隔但又沐浴同一縷陽光,彼此相異但又吸收同一根系的滋養(yǎng)。來自災區(qū)的每一個信息、每一點異動,都牽動著每個華夏兒女的心,一絲一縷總關情。人民網(wǎng)上的一份帖子 《咋受害最嚴重的還是學?!?,更讓人深感不安。7.1級的山崩地裂發(fā)生在早上7點49分,這不正是孩子們上學的時間嗎?孩子們,你們在路上,還是到校了?你們的校舍受損如何?同學們都安全轉移了嗎?多讓人揪心呵。玉樹實驗中學震垮了,職專400多名女生被埋,民族師范學校四層樓倒塌,學校再次成為傷亡慘重之地。當兩位教師清點從廢墟中挖出來的幾十只書包抱頭痛哭時,那哭聲是如此的撕心裂肺。在4月15日國務院新聞發(fā)布會上,有外國記者提出這樣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造成大量學生死亡的汶川地震之后,在玉樹的這些學校是不是根據(jù)抗震要求進行了加固?
大地震是外力的作用,帶有突發(fā)性與偶然性,但防震加固是人力的作用,可以減少外力的破壞。到目前為止,人們還無法證實在4.14大地震中是不是學校受害最嚴重,也無法得到玉樹的校舍是否進行了防震加固的準信,但人們有理由對校舍質量給予更多關注,因為那是祖國的未來就讀的地方。美《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曾引用地震專家的觀點說,學校特別容易受損壞,因為它們往往都是中小型建筑,常由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建筑商承建。一些家長在現(xiàn)場倒塌的樓房中發(fā)現(xiàn),鋼筋還沒有筷子粗。所以汶川大震中學校建筑物的被毀造成的人員傷亡占地震傷亡人數(shù)的95%。在血的教訓面前,國家有關部門發(fā)狠要求各地要加快中小學校舍危房改造和防震加固,可現(xiàn)實中仍有不少的危房還在使用中,仍有部分花季少年在危房中就讀。云南省教育廳羅廳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對學生的安全狀況憂心忡忡,深感危房的拆除責任重大”,“云南中小學校舍中還有600萬平米的四級危房,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壓力?!倍裨颇系那闆r又何止一處?有關資料表明,我國農村中小學危房率達6.6%。別說7級以上的大地震,就是一場大雨一場大風,也可能釀成慘劇。
都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又有多少地方把此話當真?災難中的感悟是部心靈大書。學生的生命維系千家萬戶,維系國家的未來,讓孩子在“弱不經震”的危房中就讀,居心何忍?如果大地震后還讓校舍危房依然如故,一點“感悟”都沒有,那才真叫“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