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士君
官僚不除,官話難已
□ 周士君
日前,央視《24小時》報道撫河汛情,主持人電話連線相關(guān)單位的某官員詢問汛情,對方則強調(diào)唱凱堤歷史上曾多次決口,在其介紹江西省委書記、省長的指示時,主持人打斷說:“你告訴我,決口有多大?下游的群眾有沒有轉(zhuǎn)移?” 但該官員又開始“傳達” 從國家防總副總指揮到水利廳廳長等各級官員的“重要指示”。主持人再次打斷他:“我是非常想了解下游的群眾有沒有轉(zhuǎn)移?!?從一定意義上說,官話幾乎等同于廢話,因為這些廢話“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而且內(nèi)容空泛,水分多多。這些廢話因為千萬次地套用某種固定的句式和語氣,所以官員講起來往往千篇一律,聽眾耳熟能詳。故官話不光處處適用,而且習(xí)慣于照搬照套。故講官話者常常滔滔不絕,洋洋灑灑,卻又總是話不對路,離題萬里。
由于官話潛藏著固有的廢話特質(zhì),所以愈是在緊要關(guān)頭,官話也便愈是成為誤事誤國的幫兇。官員對滿嘴跑火車的官話如此鐘愛不已,恐怕得益于官話具備的另類功能。一是官話可以成為官場“避險”掩體。試想,險情當(dāng)前,又是面對億萬觀眾,被連線官員究竟如何表態(tài)才能既不“損人”又不“害己”,的確頗費思量。顧左右而言他的官話,雖沒有半點實際內(nèi)容,卻也不容易成為他人揪住不放的把柄。二是官話還可以掩飾官員“心虛”之態(tài)。能在媒體露臉的官員,平日里往往高高在上,為遮掩其對實情的無知,同時又能牢牢把握其發(fā)言主動權(quán),不失其官架官腔的官話,自然會成為首選。再就是常常廝混在官場的官員,講起官話張口就來,不必打草稿,也是官話極易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實,即便屬官場人等,對官話危害之深同樣感同身受。為此,江蘇睢寧曾針對行政機關(guān)官話成風(fēng)的惡劣情形發(fā)起一場行政語言改革,即采用向官話開刀且實施限時掐斷等非常手段,整治官員說官話之惡習(xí),甚至還規(guī)定了63句“行政禁忌語”。睢寧如此對官話開刀雖彰顯了治理官話泛濫的決心,但卻未必能取得理想的實效和長效。原因很簡單,官僚主義是官話滋生的溫床,官僚作風(fēng)則是官話蔓延的推手,圍剿官話卻放過官僚,就話說話,以話治話,又勢必會陷入另一處不能自拔的官僚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