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雯
(吉林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吉林四平 136000)
現(xiàn)代漢語和日語外來語的對比研究
李 雯
(吉林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吉林四平 136000)
近現(xiàn)代以來,外來語一直是語言學(xué)界研究的熱門課題。漢語和日語中都有大量的外來語,雖然同屬于漢字文化圈,但是二者在外來語問題上卻存在很大差異??偨Y(jié)中日兩種語言外來語的吸收方式,找出二者的差異并探索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是日語研究的重要課題,有利于日語學(xué)習(xí)者提高學(xué)習(xí)效率。
外來語;吸收;差異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的演變體現(xiàn)著文化的傳播和滲透。語言和文化相輔相成,語言的生命力來自于不同民族語言的相互交流,文化的活力則來自于不同文化的碰撞,外來語就是這場交流碰撞的產(chǎn)物。與此同時,外來語在近現(xiàn)代世界全球化發(fā)展的進程中,又對各國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漢語和日語都吸收了大量外來語,作為漢字文化圈的兩大代表,漢語和日語是如何與外語詞匯進行接觸的?本文從“外來語”一詞在漢日兩語中的使用出發(fā),考察中日外來語吸收方式的各自特點,總結(jié)二者的不同之處,最后關(guān)于為什么會產(chǎn)生不同作出簡要分析。
據(jù)盧海濱 (2006)統(tǒng)計,漢語外來語研究史上曾有過“借字 ”、“借詞 ”、“外來語 ”、“外來詞 ”、“外來概念詞 ”、“外來影響詞”、“廣義外來詞”、“外源詞”等多種命名方式。而在日語語言學(xué)界,研究者比較一致地使用“外來語”這一定義方式[1]。為便于中日兩語進行對比研究,本文在概念的提出上統(tǒng)一使用“外來語”。
(一)漢語外來語的定義
楊錫彭 (2007)指出,“新視野下的外來詞”應(yīng)該分為狹義外來詞和廣義外來詞。狹義外來詞專指音譯詞,也包括含有音譯成分的詞語。廣義的外來詞除了音譯詞和含有音譯成分的詞之外,還包括借形借義不借音的日源詞匯的形譯詞以及意譯外語詞而形成的詞語,意譯詞中包括仿譯 (如:“蜜月 ”、“黑板 ”)和重新命名 (如:“維生素 ”、“天使 ”)兩種方式[2]。大量研究顯示,學(xué)者們多采用廣義的外來語定義法。
(二)日語外來語的定義
與漢語相比,日語在外來語定義方面觀點比較統(tǒng)一。雖然日本權(quán)威國語詞典《廣辭苑》(第五版)中提到廣義上外來語應(yīng)該包括漢語詞匯 (如:“中國”),但大量研究顯示,學(xué)者們是不將其作為外來語進行專項研究的[3]。石野博史(1983)認為,一般來講,日語外來語指從歐美語系引入的詞語;和制英語;以及近現(xiàn)代從漢語、朝鮮語等東南亞各國引進的詞語[4]。
(一)漢語外來語吸收方式
1.音譯
顧名思義,用接近外語原詞發(fā)音的漢字來書寫外來語,這種方式稱為音譯。用音譯法吸收外來語時,原則上不考慮字義,只看字音。如:
麥當(dāng)勞 McDonalds 威士忌 whiskey
吉普 jeep 荷爾蒙 hor mone
巧克力 chocolate 奧巴桑 おばさん
2.音譯兼意譯
這里所指的意譯不是翻譯原詞的意義,而是不僅考慮原詞的發(fā)音,同時兼顧漢字的意義,起到形象、幫助記憶的作用。如:
可口可樂 coca cola 繃帶 Bandage
香波 shampoo 黑客 hacker
席夢思 summons 苦力 coolie
3.半音半意譯
這種方式下吸收的外來語原詞通常由兩部分構(gòu)成,漢語在吸收此類詞時一部分采用音譯,一部分采用意譯。如:
新西蘭 New Zealand 摩托車 motorbike
迷你裙 miniskirt 迪斯尼樂園 Disney land
奶昔 milk shake 因特網(wǎng) internet
4.意譯
有研究者稱之為仿譯。這種方式下吸收的外來語從詞素上觀察和漢語相同,但在詞源及構(gòu)詞法區(qū)別于固有漢語詞。如:
熱狗 hotdog 超人 superman
代溝 generation gap硬件 hardware
軟件 software 熱線 hotline
5.音譯加所屬概念名
音譯后在詞頭或詞尾加上所屬概念的名稱,便于理解。如:
酒吧 bar 爵士樂 Jazz
蛋撻 tart 雞尾酒 cocktail
啤酒 beer 沙丁魚 sardine
6.借形詞
指日源漢字詞。如:
經(jīng)濟 経済 雜志 雑誌
壽司 壽司 學(xué)會 學(xué)會
倶樂部 倶楽部 柔道 柔道
(二)日語外來語的吸收方式
1.完全音譯
一般定義下的日語外來語的最主要吸收方式。日語語言學(xué)界認定的外來語中絕大部分采用完全音譯的方式。如:
2.和制英語
也稱和制外來語。其中包含省略式外來語,以及日本人主觀臆造的英語表達。如:
通過分析,可以看到漢語和日語在吸收外來語過程中的不同之處。漢語吸收外來語的諸多方式中大部分都有意譯成分。而日語方面音譯則貫穿了整個外來語吸收的過程。早期像“電話”、“電子計算機”等意譯產(chǎn)生的詞,日語語言學(xué)界不將其認為是外來語[5]。現(xiàn)在,這部分詞中的大多數(shù)已被片假名書寫的“音譯型”外來語代替。另外,意譯產(chǎn)生的和制漢語詞匯也不被認為是外來語,如“社會”、“経済”等。
本文試從語言文字本身來分析其中的原因。眾所周知,漢語的基礎(chǔ)文字是表意文字漢字。日語除了漢字外,還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表音文字。吸收外來語時,日語利用平假名的表音性直接音譯,迅速而準(zhǔn)確。然而同樣是音譯,漢字受表意性的影響音譯外來語時往往出現(xiàn)許多阻礙。進而導(dǎo)致很多最初音譯的外來語,在使用過程中都逐漸轉(zhuǎn)為了意譯。如:“president”一詞最初傳入漢語時被音譯為“伯里璽天德 ”,后被意譯為“總統(tǒng) ”;“massage”舊譯“馬殺雞 ”,其字面意義不倫不類,無法理解,而意譯為“按摩”則容易理解得多;“parliament”舊譯“巴力門 ”,比較而言 ,顯然意譯為“國會”、“議會”不易產(chǎn)生誤解??偠灾?漢字表意性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漢語吸收外來語時力求意譯;而片假名的存在則允許日語輕松音譯外來語。
綜上所述,漢語和日語雖然同屬于漢字文化圈,在外來語問題上卻有很大不同。本文總結(jié)了中日兩語吸收外來語方式的不同并從語言文字本身的角度分析了原因。此外,關(guān)于如何從文化視角去分析中日外來語吸收方式的差異,筆者將作出進一步探討。
[1]盧海濱.新時期漢語外來詞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6:4.
[2]楊錫彭.漢語外來詞研究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38.
[3]新村出.広辭苑 (第五版)[M].巖波書店,2007:225.
[4]石野博史.現(xiàn)代外來語考[M].大修館書店,1983:6-10.[5]石綿敏雄.外來語の総合的研究 [M].東京:東京堂,2001:11.
Abstract:Recently,the“l(fā)oanwords”has always been the research focus of linguistics.Both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include a large amount of loanwords.Although the two languages belong to the same Chinese Culture Circle,there exist huge differences in the loanwords.Concluding theways that the two languages use to absorb the loanwords,findingout the differences be tween them and trying to find the reason of the differences are the important subjectof Japanese research,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Japanese learner to enhance study efficiency.
Key words:loanwords;absorbing;differences
(責(zé)任編輯:劉東旭)
The Comparison of Loanwords in M odern Chinese and Japanese
L IW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lin NormalUniversity,Siping 136000,China)
H363.3
A
1001-7836(2010)11-0136-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1.054
2010-09-03
李雯 (1983-),女,遼寧撫順人,助教,碩士,從事日語語言學(xu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