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璋尊
有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東北某地有個青年木匠,名叫張義。有一天他要去一個遠(yuǎn)離家鄉(xiāng)的地方干活,不幸途中汽車起火,一時間車內(nèi)煙火茫茫,乘客拼命擁向車門逃命,誰知車門緊閉不能打開,眼看一車人就要被活活燒死。情急之下,張義拿出工具箱里的鐵錘狠砸車窗,霎時間把車窗玻璃砸個粉碎,乘客們紛紛從窗口跳將下去,他自己沒有急于逃命,而是幫著把老人小孩扶上窗口放出窗外,直到最后他自己像一個火團(tuán)似的滾下車來。眼看乘客們都已脫險,正慶幸間,忽然又聽到有凄厲的哭叫聲從濃煙滾滾的車?yán)飩鞒觯瓉磉€有個小孩在車上。張義不顧自己生命危險,騰身而起攀上車去,抱起那個小孩躍出窗外。幾乎與此同時,“轟”的一聲巨響,油箱爆炸了,車子被熊熊大火吞噬了……
青年木匠救了一車二十五人生命,他自己的頭臉被燒傷,腰椎腿骨都受到了重傷。
這一幕舍身忘我的救人壯舉并沒有見諸媒體。直到前不久,這個被時間封存了三十年的美麗故事,才被媒體救贖出來。原因是故事發(fā)生時,正值“文革”社會混亂,這英勇救人的事跡沒有得到報道。青年木匠最后拖著受傷的身軀和一張車站的表揚信回家。
時間過去了三十年,青年木匠已經(jīng)年過半百了,因為家貧,當(dāng)年的傷沒能治好,成為一個喪失勞動力的殘疾人,又無子女,煢煢孑立孤苦伶仃。好心的人勸說他把事跡公開出來,以期得到政府和社會的幫助。無奈之下,他拿出那張皺巴巴的車站表揚信公開救人事實和現(xiàn)在的生活狀況。電視臺以《塵封三十年的英雄》報道這一事跡,很快引起了強烈的反應(yīng),感謝信、慰問信紛紛向他飛來,當(dāng)年被救的=十五個人除7已不在人世的之外,還有十八人都來信感謝救命恩人,訴說三十年來一直在尋找恩人想念恩人的情懷,有的還輾轉(zhuǎn)千里來到恩人的家,當(dāng)面謝恩。
我在電視上看到這情景,很為之感動。最感動的是,那個當(dāng)年被最后救出來的孩子,那時才九歲,現(xiàn)在出現(xiàn)在電視上已是一個中年婦女了。她是眼前這位者英雄從火里從燃燒中抱出來的生命啊!她說今天的一切都是恩人給她的,她握著恩人的手緊緊不放,淚流滿面,像涌泉一樣地流個不住。她哽咽著說:“恩人啊!讓我像奉養(yǎng)親生爹娘一樣奉養(yǎng)你,你是我的再生父母……”那泣不成聲斷斷續(xù)續(xù)的話語令在場的觀眾都為之動容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