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宏太
一位心憂天下的文化先賢,一條流淌千載的教育血脈,共同定義了蘇州市景范中學得天獨厚的辦學特質。
在宋代名相范仲淹創(chuàng)辦的“義莊”、“義學”舊址上,擔負“先憂后樂”的道義與責任,今天的景范人正以“上善若水”的情懷,演繹著理想中至真、至美的教育境界。
古城蘇州,尋常巷陌,小巧、精致的景范中學校園,就安靜地藏在擠擠挨挨的舊民居中。
據說有一次,一位家長來給孩子報名,在周邊轉了好幾圈,居然沒找著學校。附近居民一抬手,指著一處粉墻黛瓦朱欄的建筑:“喏,那不就是校門嗎?”家長滿臉驚訝:“我以為這是一座蘇州園林呢?!?/p>
如此形容景范中學,其實并不夸張。在這不過20畝的校園里,幾乎薈萃了蘇州園林的一切元素,假山流泉,雕窗畫棟,飛檐斗拱,楹聯(lián)石刻……可謂移步易景、典雅秀美,處處皆畫。
然而,景范中學校長顧蘇云深知,校園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文化。她希望創(chuàng)造的是一個“磚石能敘事,草木也抒情”的文化氛圍,同時希望生活在這里的師生得到愛與美的熏染,讓校園變成一個自然和諧的教育場。她很幸運,這所學校因為有了與范仲淹的深厚淵源,讓她能接連不斷地產生出新的創(chuàng)造靈感。
從一千年的歷史傳承中,顧蘇云找到了校園文化的魂,也找到了教育理想的依托。
提及景范中學,蘇州市教育局長鮑寅初贊賞有加:“在這里讀書,擁有的是審美的體驗、歷史的感染、精神的歷練、文化的涵養(yǎng)??梢哉f,這樣的文化校園,在蘇州是獨具特色的。”
木本·水源
文化似乎是有靈性的,有緣而顯,無緣則隱。
在校長顧蘇云眼里,校園的一切都有情感,會說話。穿過古樸的門廳,校門西側是一株挺拔的雪松,名曰“木本”,東側有泉流順石而下,名曰“水源”?!拔覀冃藿ㄟ@兩處景觀,是要告訴今天的師生,景范的立校之本是‘義莊文化,辦學之源是‘范公精神?!彼蛴浾呓榻B說,“你看這株雪松,前年趕上雪災,仍然頑強地活了過來?!?/p>
而想當初,得知要到景范中學來,顧蘇云還有點不情愿,用她自己的話說,“就像一棵自由生長的樹,突然被移栽到一片陌生的樹林里,能不能生根、長葉,誰也說不準?!?/p>
那時候,顧蘇云在另一所中學當校長,學校名氣不大,生源一般,但在她和同事們的精心經營下,學生變化顯著,教師擁戴,家長支持,日子過得充實而快樂。盡管景范條件更好,但她是一個“戀舊”的人,為此還偷偷抹眼淚。身邊的朋友們也勸阻她:“景范歷史上有很多能干的校長,學校一度很輝煌。你干得好是理所當然;若干不好,可難辭其咎?!?/p>
但一深入了解這所學校的歷史,顧蘇云精神為之一振。
雖然她早就知道,“景范”二字,取自景仰范仲淹之意。但這所學校與范仲淹到底有何關系?她當時并不知其然。當然,這幾年精研學校歷史文化,讓她如今說起這些,已諳熟于胸:“范仲淹生于蘇州。1049年,他在自己的祖宅設‘義莊、辦‘義學,周濟宗族,資助族人讀書。范氏后人又改‘義學為文正書院。1938年,有人在‘義莊舊址上興辦私立崇范中學,即景范中學前身?!?/p>
但當第一次確知,腳下這片土地,就是范仲淹興辦教育之所,她被深深地震撼了。文化的力量如此強大,雖歷經千年,仍生生不息!
這時候的她,就像窮困無依中突然發(fā)現(xiàn)了沉寂多年的寶藏,不禁喜不自勝:“《岳陽樓記》,初中生都學過?!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誰人不知?這可是獨此一份的教育資源。有多少學校,因為沒有歷史積淀,想盡辦法造文化、借文化!”
從厚重的文化傳統(tǒng)中,顧蘇云找到了自己作為校長的第一個“價值增長點”,也找到了辦學的自信。
在景范的校園里,昔日的義莊建筑幾經毀壞,只剩下一座文正殿和一些斷碑殘瓦。位于校園中央的文正殿,高大雄偉,原為范氏宗族饗殿,以前,大殿中間部分雖陳列著范仲淹的史跡,但整個大殿一直沒充分發(fā)揮教育功用,東廂房成了堆放課桌椅的倉庫。
2007年,顧蘇云和現(xiàn)任班子成員一起規(guī)劃校園環(huán)境改造。外觀整修結束,他們特聘專家對文正殿內部陳設進行專業(yè)設計。2008年,一座嶄新的范仲淹史跡陳列館(以下簡稱“范史館”)呈現(xiàn)在校園中。走進修葺一新的大殿,正中是范仲淹的坐像,背靠著他的傳世名篇《岳陽樓記》,是清代書法家的碑刻拓片,大殿四周陳列著范仲淹的生平事跡介紹,還有從校園里收集的義莊遺物。兩側廂房擺上古色古香的明清家具,變成學生社團活動及開會、待客之所。
經過這樣的改造,校園頓時增色不少。師生們一進來,迎面看到綠樹掩映下的范史館,都一臉驚喜,仿佛第一次感覺到,范仲淹離他們原來這么近。外人來學校,也不禁眼前一亮。學校組織了一支少年講解團,每次有客人來,就由學生帶他們參觀,給他們講解。
這樣的改造,與其說是以女性的細膩和靈巧,對校園進行美化,不如說是從教育的視角,對校園功能進行重新定位和區(qū)分。
仿佛是機緣巧合,2007年暑假,顧蘇云著手改造校園的圍墻。突然有一天,工人說在圍墻下挖出寶貝了。顧蘇云趕去一看,是兩塊石碑。文物專家看了以后兩眼放光:“不得了啊,這是宋碑,目前全蘇州也僅有16塊宋碑?!闭垖<易屑毻魄帽系奈淖?顧蘇云更高興了。原來,這兩塊碑都與義莊文化密切相關,一塊記述范仲淹設立義莊、義學的始末,一塊是范氏后人捐助義莊、義學的功德碑。
如今,兩塊珍貴的宋碑被立于范史館內,成為鎮(zhèn)館之寶,也是研究范仲淹和義莊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最真實的校園文化資源?!拔蚁嘈?什么樣的環(huán)境,造就什么樣的行為。”顧蘇云說,“不一定要告訴學生,某處有一塊碑,你一定要去看。石碑擺在那里,學生總會去看上一兩眼,在耳濡目染之中,教育就在發(fā)生著?!?/p>
在這樣的過程中,顧蘇云對校園文化的認識日漸清晰,要讓前人留下的文化在今天重現(xiàn)生機,需要教育者匠心獨具的設計和再創(chuàng)造。
校園里有一條雙層走廊,學校把這里變成了“會說話”的墻壁。在走廊的上層,精選中華歷代名人勤奮攻讀、苦學成才的14則故事,請人一一繪制成圖文并茂的石刻,從孔子的“韋編三絕”、匡衡的“鑿壁偷光”,到司馬光的“圓木警枕”、范仲淹的“斷齏畫粥”,取名“勵志碑廊”,意在激勵景范學子師古人勤學之風,立未來報國之志。
教師們也欣喜地發(fā)現(xiàn),校園不僅變美麗了,也更有教育意蘊了。
教育的靈犀,也常常在不期然間來臨。有一天,門衛(wèi)來報告說,一位老人自稱是范家后人,希望進來參觀。顧蘇云當即有請,陪他走了一圈??戳T校園新貌,老人顫抖著掏出一本發(fā)黃的小冊子,封面寫著《范氏家乘》,里面有范家族譜,還有一幅宋代義莊圖,清楚地標明了義莊內原有建筑的布局和名稱,有文正殿、先憂閣、后樂堂、世濟坊、歲寒堂……顧蘇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如今的校園格局竟與當年大致相似,這讓她大受啟發(fā)。
如今,景范校園內的建筑,經過修舊如舊以后,變成以灰白黑為主色調的蘇式建筑,樓名就參照義莊舊稱,命名為先憂樓、后樂樓、世濟樓、歲寒樓,既有古風古韻,又別有一番教育的深意?!氨热缯f,后樂樓就是行政辦公樓,既是對范公‘先憂后樂精神之敬仰,也表明校領導師先賢為政風格之決心。”顧蘇云笑道。
走在校園里,聽到人們的贊嘆,顧蘇云總說,是上天眷顧她,讓她與景范結緣,是景范文化給她靈光指引。省、市各級領導的關懷,歷任校領導的扶持,包括離退休教職工在內的所有景范人的齊心協(xié)力以及范仲淹后人的支持,都給予她無窮動力。殊不知,在她全身心的投入中,也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教育理想投射到校園里,變成了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知本·敬身
在范史館左右?guī)康拈T楣上,分別是“知本”、“敬身”兩塊匾額。
這四個字,承載著范氏義學的一段歷史。南宋末年,義莊曾被毀,范氏后人將義學遷至太湖畔的天平山,堅持辦學,在當時的義學里,東西兩間書齋就以此為名。為了銘記歷史,今天的景范人也以“知本”、“敬身”命名范史館東西廂房,勉勵師生“知本正心,敬身養(yǎng)性”。從千年前的義學,到今天的義務教育,顧蘇云努力地找尋著兩者更為內在的聯(lián)系。
對景范教師來說,這是一個從精神啟蒙、感悟,到逐漸靠近的過程。
多年以后,在青年教師曹春華的記憶深處,還鮮明地留存著第一次走進景范校園時的心靈震撼。
大學畢業(yè)時,她原本是陪著好友來景范面試??墒?一走進校園,她就被吸引住了?;蛟S是文正殿的莊嚴,讓她想到范仲淹物質清貧、精神富足的一生;或許是景范教師簡樸、整潔的辦公室,讓她依稀看到了先賢遺風的延續(xù)。她只覺得,這是一個能煥發(fā)她教育激情的地方,于是毫不猶豫地也遞交了求職簡歷。
求職經過并不順利,在經受了熱切的期盼與失望的折磨后,學校的錄用通知姍姍來遲。那一刻,白花花的太陽晃得她有點眼暈。
但她沒想到,這份原初的激動與熱情,隨著她走上講壇,在瑣碎而忙碌的日常工作中,很快被消磨殆盡了?!拔抑活櫬耦^在那‘一畝三分地里,每天做不完的事務。工作很累,但精神很空虛?!辈艽喝A反思說。那一段時間,盡管天天從文正殿前經過,但她已淡忘了最初的憧憬。甚至有一天,還是新教師的她不禁慨嘆:“日子太蒼白了,什么時候才能退休啊!”
在當時的景范中學,感覺苦悶、彷徨的,絕非只有曹春華一人,這是教師群體中相當典型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
在多年的辦學中,顧蘇云一直把教師視為辦好教育的第一要素。接手景范后,她直觀地發(fā)現(xiàn),這里的教師都很敬業(yè),很重視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盡管學校沒有明確要求,但大家多年來都習慣于早早到校,晚上很晚離校,尤其是老教師們幾乎把全部時間都花在學生身上,他們成為景范教育的有力支撐,他們的精神令顧蘇云既感動又敬佩。
“一所學校的發(fā)展,不能總靠老教師支撐著,要有人才梯隊,形成良性循環(huán)?!鳖櫶K云決定從教師專業(yè)成長入手,培養(yǎng)一支人人都是名師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很快,在教師們詫異的目光中,一系列旨在喚醒教師激情與活力的舉措在全校推開:成立教師發(fā)展學校,為每個教師確定專業(yè)成長目標,加大培訓力度;制訂嚴格的業(yè)績考評制度,對考評不合格的教師,實行“留級”處理;學校每年為每個教師提供200元書報費,專門用于訂閱教育期刊,開闊教師的視野……
“我真正的轉變,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我才意識到,要多讀書,從中找尋精神的支撐?!辈艽喝A激動地說。因為有困惑,學校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讓她深受觸動。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全校教師一起觀看魏書生老師的報告錄像。雖然不是面對面的交流,但曹春華仍覺得心潮澎湃:“我遇到的很多情形也和魏老師相似,但我為什么不會像他那樣處理呢?”看完錄像,她當即找來了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如饑似渴地讀起來。
慢慢地,曹春華覺得自己有了變化。碰到學生的問題,她不會動輒生氣上火,而是耐下心來,認真地傾聽學生的想法。
這時候的曹春華意識到,教育不是只有說教一種方式,要講究方法和藝術。學生中存在相互攀比的行為,她就從校園勵志碑廊里范仲淹“斷齏畫粥”的故事講起,從范仲淹創(chuàng)辦義莊、義學的經歷,讓學生思考財富的價值、生命的意義。這樣的教育方式,形式生動活潑,學生也樂于接受。
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曹春華有了新的反思:“故事育人雖然效果不錯,但畢竟是被動的、機械的,只是流于淺表,影響也很有限?!?/p>
班里有一位男生,原本很單純活潑,可是一個假期過后,曹春華發(fā)現(xiàn),這個男生變得脾氣暴躁,對身邊的人總是帶著懷疑和挑釁的眼光。到底怎么回事呢?曹春華找他談心,他始終三緘其口。曹春華沒有放棄,多次聯(lián)絡家長,才找到原因所在,男生的父母出現(xiàn)了感情危機,這讓他深受打擊,覺得身邊的人都不值得信任。
怎樣改變這個男生,喚回他曾經的純真呢?曹春華嘗試著用各種方法接近他。盡管每次談心,男孩都是一臉的無動于衷,眼神冰冷而空洞。但曹春華仍滿懷熱情地走近他,給他細致入微的關愛。她深知,男生的心里其實很渴望友情和親情。她還讓一個有過類似家庭經歷、心態(tài)開朗的學生和男孩交朋友,一起學習、運動,給他積極的影響。
充滿愛與智慧的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一天放學,她請男生到辦公室補習功課,細心為他準備了一盒牛奶。男生離開后,曹春華意外地在桌上發(fā)現(xiàn)了一張紙條,上面寫道:
“曹老師,謝謝您!您的孩子那么小,您卻把那么多時間花在我身上。是您讓我明白,世界上還有不計投入的真愛!”
看到紙條,曹春華說不出是驚喜還是感動。她相信,當一個孩子可以感受到身邊的愛意時,心底里一定會萌發(fā)出新的希望。
經歷過與學生的共同成長,回想自己初入景范的震撼,曹春華有了新的感悟:“景范校訓是‘先憂后樂,我想,作為教師,雖然不能像范仲淹那樣心懷天下、廣濟蒼生,卻可以憂學生所憂,樂學生所樂。這就是一個教師的責任所在?!?/p>
在如今的景范中學,一批像曹春華這樣的年輕教師迅速成長,成為學校發(fā)展的中堅。這也使校長顧蘇云更清楚地意識到,對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關懷,才是對教師最人本的關懷。
文化浸潤
教育之道,貴在自然。
在義莊遺物中,有幾塊方方正正的、古時鋪設宮殿的“金磚”,一直陳列在范史館內。這學期,顧蘇云有了新主意,把金磚加上底座,擺在勵志碑廊下,旁邊放上一支毛筆和一杯清水。
一開始,學生很新奇,但很快心領神會,拿起毛筆,蘸水在金磚上寫字。水漬一干,又可重復書寫。以后每到課間,一幫書法愛好者自覺聚在這里,揮毫練習。毛筆寫壞了,學校馬上換新的。
這樣的情景,在景范校園里并不鮮見。樹陰下的石桌上刻著棋盤,放著棋子,學生們學習之余就來對弈。小亭下擺著一架古琴,任何學生只要有興致,都可撫琴一曲。
校園也因此,有了更多詩情畫意。
此情此景,看在教育者眼里,又有了無盡的啟示。
幾年前,班主任錢虹接手了一個新班。開學第一天,學生們來報到,身后跟著一群家長。教室門剛一打開,家長們一哄而入,搶著替孩子擦課桌椅?!斑@些活兒孩子們會做,請大家到外面去?!卞X虹慌忙阻攔,家長們好像沒聽見,手腳麻利地擦完,又問道:“老師,還有什么要干?”
錢虹真是哭笑不得,再看孩子們,都無動于衷地站在一旁。等家長走后,錢虹問:“有沒有同學不會擦桌子?”學生笑而不答。她又問:“那為什么讓爸媽幫我們做呢?”教室里依舊一片沉默。
從這看似極小的現(xiàn)象中,錢虹看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其中既有學生對勞動的態(tài)度,也有他們對情感的淡漠和忽視。
接下來的遭遇讓她更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班里不會做值日的學生大有人在,掃地、灑水、擦玻璃這些很簡單的事,都要她手把手教才行。“現(xiàn)在的家長,只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其他的事都包辦代替??稍绞侨绱?學生變得越脆弱,能力越差?!卞X虹分析說。從此,每接手一個新班,她都要對學生提出一條要求,在家要幫家長做家務。
學生小林,個性極強,盡管老師再三要求,他還是經常逃避值日。班長拿他沒有辦法,只好向錢虹報告。“你為什么不做值日?”錢虹問?!白鲞@些沒意思,我只管學習好就行了?!毙×种甭实卣f。的確,他的成績不錯,也沒有其他壞習慣。對這樣的孩子,究竟該怎么辦呢?錢虹想了想,問他:“你以前做過值日嗎?”“從來沒有。”小林說。
“沒有體驗,怎么知道沒意思呢?”錢虹反問道。小林沒詞兒了。錢虹接著說:“這樣吧,老師給你一個體驗勞動的機會,如果你做完后還覺得沒意思,咱們再來討論。”她給小林提出要求,連續(xù)一個月打掃教室旁的樓梯,在每天的日記里寫下勞動感受。小林勉強答應了。
以后,從小林的日記里,錢虹細心地關注著他的態(tài)度。很明顯,小林最初覺得,在大庭廣眾下勞動是很沒面子的事,總想著草草掃完了事,干起活兒來周圍灰塵滾滾,從旁經過的同學都對他側目而視。還有的同學忍不住責問:“你會不會干活?”每次讀完他的日記,錢虹總在后面寫幾句評語,鼓勵他,引導他。
一段時間后,錢虹發(fā)現(xiàn),小林的日記里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他的動作熟練了,掃地時知道把掃帚貼緊地面,盡量少揚起灰塵。周圍同學看他的眼神,多了一些贊許。而他看到有人經過,也會自覺地停下掃帚,側身讓行。
再后來,小林的日記寫得越來越有情感。為了不影響別人,他有意識地提早到校。因為來得早,在清晨寂靜的校園里,他一邊勞動,一邊欣賞著周圍的美景,初升的太陽,掛滿露珠的植物,歡快鳴叫的小鳥……
小林的轉變,讓錢虹在欣喜之余也明白了,很多時候,學生某些行為習慣的缺失,根源在于教育者沒有創(chuàng)設適合的實踐平臺,給他們提供充分的生活體驗。
有了成功的經驗,錢虹如今的教育又向前延伸了一步,她讓每個學生都準備了一個家務勞動本,定期與家長溝通。
班里有一個女孩,父母離異,跟母親一起生活。盡管母親對她關懷備至,但女孩的日記里,經常描寫的是對父親的思念和崇拜。顯然,因為父愛缺失,她強烈渴望得到補償。這種微妙的心理,導致她在同學交往中,占有欲很強,凡是和她要好的同學,她決不允許對方和其他同學過多接觸。因此,她在班里同學關系緊張,盡管她學習很優(yōu)秀,但每次“三好學生”評選,幾乎沒人投票給她。
錢虹早就注意到這一點,但她沒有急于解決。在她看來,教育的時機很重要。
沒想到,小小的家務勞動本,成了女孩轉變的契機。錢虹的做法,女孩的媽媽很贊同,也格外配合。孩子在家勞動,家長只需簽字證明,但這位媽媽總是特地寫上對女兒的贊許。錢虹也特別在班里把這些話念給大家聽,對女孩說:“你很幸福,有一個細心關注你成長的媽媽!你要多為媽媽做些事哦!”
此后有一段時間,錢虹發(fā)現(xiàn),在女孩的家務勞動本上,每天做的事情逐漸多起來。錢虹奇怪地問她:“最近怎么有那么多時間做家務,是不是功課太輕松啊?!迸⒄f:“不是,最近媽媽生病住院了,家務活都是我來做。”不久后,女孩的媽媽出院了,在家務勞動本上寫了長長一段話,她感動地說,在她受傷期間,孩子變得特別能干,也開始懂事了,為她分擔了很多事,這讓她感覺很溫暖。
那天放學前,在班級總結中,錢虹說了女孩的事情,又把媽媽寫的那一段話念給全班聽。女孩流淚了,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此后,錢虹發(fā)現(xiàn),同學們對女孩友善了,她身邊的朋友也多起來。在和同學的交往中,女孩試著調整自己,待人處事變得成熟了。
教育如此奇妙!它既需要智慧的創(chuàng)造,又需要悉心的引導、耐心的等待,就像一顆種子的生長,我們要做的是提供適宜的溫度、濕度和養(yǎng)分,然后順其自然,靜待萌芽、生發(fā)、開花。
也因此,景范中學有一項德育特色活動——“紅領巾一條街”。學校門前,是一條石板砌成的范莊前街,全校學生按班級輪流,義務承擔了這里的保潔工作。每周三下午,就會有一個班的學生在班主任帶領下,拿起掃帚簸箕,走上街道打掃。
“起初,學生把掃帚反著拿,連掃地都不會,有的學生覺得難為情,干脆袖手旁觀。”班主任馬曉璐說。盡管如此,老師們沒有灰心,堅持把這項活動開展下去。慢慢地,學生的態(tài)度有了改變,勞動的觀念和責任的意識,悄然融入心中?!叭缃?每次輪到我們班,學生都特別快樂,把勞動當成了享受?!瘪R曉璐說。
這樣潤物無聲的教育,改變了景范的學生,也影響著社區(qū),良好的社會風氣在這里彌漫。
實踐磨礪
2008年11月,景范中學建校70周年慶典隆重舉行。
范史館前,一群身著古裝的少年,伴著《漁舟唱晚》悠遠的曲調,聲情并茂地一起背誦《岳陽樓記》。誦至結尾處,臺下的師生、校友、老領導以及范氏后裔都同聲應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那一刻,感情豐富的顧蘇云又掉淚了,說不清是激動還是幸福。
毫無疑問,“先憂后樂”的景范校訓曾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激勵他們成長的力量。作為校長,顧蘇云心里有一個沉甸甸的責任,如何讓今天的學生理解“先憂后樂”,讓他們在身體力行中把景范的精神傳承下去。
近幾年,學校將原有的德育實踐活動歸類整合,精心設計了富有特色的“少年”系列活動:少年警校、少年軍校、少年郵局、少年廣播站、少年禮儀班……這些活動中,貫穿始終的主線就是讓孩子們了解社會、鍛煉能力。其中的“少年郵局”活動,曾獲得蘇州市中小學十佳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案例。
“初中生當上了郵局‘局長!”
幾年前,江南某報的一篇消息,標題格外醒目。那一天,在蘇州市察院場郵政局,江蘇省第一個“少年郵局”正式掛牌成立。在這個特殊的郵局中,從局長到工作人員,都是清一色的初中生,他們全部來自景范中學。
當天的情形,讓師生們格外難忘。一大早,許多市民就在少年郵局的柜臺前排起了長隊,他們手中都拿著厚厚一摞信封和明信片,就為了在信封上蓋一枚少年郵局的紀念戳。市郵政局長特地趕來,隆重地將少年郵局的郵戳授給“小局長”。
“所有一切都是真實的,絕非模擬?!睂W校德育處主任鄒炎強調,“局長和工作人員由郵政局正式任命,掛牌上崗,柜臺上是現(xiàn)金交易,蓋了少年郵局郵戳的郵品,可以全國通郵?!?/p>
少年郵局的設立,并非偶然。察院場郵政局是景范中學的文明共建單位,與學校僅一條弄堂之隔。早在十幾年前,學校就把集郵作為一門綜合實踐課,請郵局工作人員為學生們上課,開展相關的研究性學習。隨著活動的深入,學校有了一個大膽的創(chuàng)意,學生學了這么多相關知識,為什么不給他們開辟一個實踐途徑呢?
因為真實,對學生要求也格外高。一個學生這樣描述自己第一天“上崗”的感受:
“記得‘世遺會在蘇州召開時,顧客特別多,有蓋紀念戳的,有買紀念封的,有寄明信片的……這些事情弄得我手忙腳亂。到中午盤點時,居然發(fā)現(xiàn)金額有出入,我不禁一陣緊張。還好,在指導老師幫助下,問題才得以解決。郵局工作可真不容易!”
這樣“真刀真槍”的教育活動,到底有什么意義?鄒炎解釋說:“一個道理口頭給學生講100遍,不如讓他實踐一遍。實踐是最重要的成長方式?!?/p>
如今的景范中學沒有把校園文化視為自給自足的封閉系統(tǒng),而是盡量讓教育的時空向外拓展。
回顧母校生活,少年郵局首任局長、曾經獲得“宋慶齡獎學金”的匡羽佳深情地說:
“少年郵局使我們多了一個了解世界的窗口,在與社會接觸中認識社會、關注社會,也真實地體驗了‘為人民服務、‘顧客至上的理念。那份沉甸甸的收獲將伴隨我們走向社會、走向工作,迎接人生路上的挑戰(zhàn)!”
“我們希望為學生開辟更多體驗的途徑。”顧蘇云說,“讓學生多掌握一門社會技能,多了解一個社會部門的運行,也許就會促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樹立起一個學習和奮斗的目標。”
每年暑假,初二學生開學前,都要參加學校的少年軍校。在蘇州郊外的棋子山軍訓基地,學生們與部隊官兵同吃住同訓練,雖然只有短短3天,效果卻格外神奇。
幾年前,家長章先生發(fā)覺,兒子小潤放假回來,悶悶不樂。“怎么了?”他問。“老爸,學校暑假要軍訓,大熱天的,我不想去,您幫我請個假吧?!毙櫿f?!凹w活動怎能不參加。”章先生沒同意。小潤只好乖乖地前往。軍訓一天下來,章先生打電話過去,兒子生氣地說:“老爸,您太狠心了,我快被累死了?!?/p>
可是3天后,當章先生受邀參加學生軍訓結業(yè)式,兒子英姿颯爽的樣子讓他很驚奇。“要不要提前跟老爸回家?”章先生逗兒子?!拔也挪划斕颖?以后有機會我還要參加。”小潤自豪地說。
軍訓中的一件小事,讓德育主任鄒炎很感動。一個學生軍訓時生了急病,學校聯(lián)系家長提前把他接走。車子走到軍營門口,孩子突然要求停車,跑到門崗前敬了個禮,抱著哨兵,許久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以往,鄒炎發(fā)現(xiàn),初二學生最難管理,問題最集中。自從開設少年軍校以來,學生們的行為習慣大為改觀。
世界五顏六色,人生酸甜苦辣。顧蘇云知道,學生們的“天下”,就是身邊的小世界,在他們走向真正的“天下”以前,須先在有限的生活時空中,給他們更深刻的體驗、更豐富的營養(yǎng)。
讓她欣慰的是,學生們已經心有所悟。面對記者,他們一一表達著對“先憂后樂”的獨特理解:
“它是一個先努力、后收獲的過程。只要用心去做,功夫下到,自然會有收獲?!背醵?7)班學生李方說。
“它啟示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為別人著想,多為別人奉獻,先人后己?!背醵?2)班學生汪澤源說。
“我們不只看重結果,更看重過程,不爭日月、只爭朝夕,這就是景范賦予我們的一種氣質?!背醵?4)班學生方開栩說。
……
因為理解而尊重,因為熱愛而執(zhí)著。顧蘇云曾一度覺得這個校園很小,但如今,她越深入下去,就越發(fā)感覺到,這是一個無比宏大的教育世界,需要她用畢生的熱情去發(fā)現(xiàn),去企及。
顧蘇云很謙卑,提及學校近年來發(fā)生的變化,她更多強調前人的積淀和文化的傳承。在她看來,自己所做的很多事情,既是前人的厚積,又似乎是一種機緣巧合。實際上,在她全身心地投入進來,不斷地彰顯景范文化的過程中,她也以自己的教育理想、信念和熱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里的師生們。
幾年前,曾有一位蘇州名士走進景范,在校園里看了一圈,意味深長地對顧蘇云說:“你的生命中注定有一段是要在這里度過的?!?/p>
這句話,顧蘇云最初聽起來有些玄妙,但當她把自己越來越多地融入這所學校,看著校園和師生們一點一滴的變化成長,她開始覺得,也許冥冥之中,自己的生命真的是和這里有聯(lián)系的,因為她已經深深愛上了這片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