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大學生法治意識教育針對性研究

2010-08-15 00:43徐天柱
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0年6期
關鍵詞:法治法律大學生

徐天柱

(淮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大學生法治意識教育針對性研究

徐天柱

(淮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法治建設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有針對性引導大學生關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熱點問題以及思考法治建設存在的難點問題,進一步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信心,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

和諧社會;法治;教育;針對性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黨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貫徹科學發(fā)展觀,要求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理念,以及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中共中央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提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針對性的思想,因此,高等學校在進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中應當探討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如何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法治意識的教育。

為了了解在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大學生法治意識的現狀,課題組對淮北師范大學的400名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參與調查的400名學生分布于學院的四個年級,其中一年級100人,二年級100人,三年級100人,四年級100人;其中男生25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62.5%,女生15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7.5%;理科學生200人,占調查人數的50%,文科學生200人,占調查人數的50%;黨員2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5%,共青團員370人,占總人數92.5%,非黨員團員學生10人,占總人數2.5%。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具有比較強的代表性,反映大學生的法治意識的現狀應該有比較強的準確性。問卷調查主要內容集中四個方面:構建和諧社會中法治建設重要性以及大學生對其關注現狀;構建和諧社會法治建設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大學生對其了解;構建和諧社會法治建設出現的重點問題和大學生對其關注;構建和諧社會法治建設遇到的難點問題和大學生對其思考。

通過調查分析,總體結論如下:絕大部分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議都比較了解,對法治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性都充分認同;但是,對于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我國在法治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太清楚,對法治建設的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雖然有所耳聞,但是了解的不清楚、不全面、不深入。因此,有必要以構建和諧社會為背景,針對大學生進行法治意識教育,使其了解在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法治建設的重要性和艱難性,增強對社會主義法治的信心,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

一、構建和諧社會中法治建設重要性及大學生關注現狀

(一)和諧社會的含義

社會和諧、天下大同——這是人類社會數千年的夢想和愿望。古往今來,無數圣人先哲、仁人志士提出了許多美好構想,勾勒了世界和諧、自由的美好畫卷[1]。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性質認識的深入把和諧社會的命題清晰地揭示出來?!吨泄仓醒腙P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刻闡明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民主法治作為和諧社會的第一個基本特征,表明了法治對于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和諧社會的性質包含著對于法治的要求,和諧社會的每一個特征都包含著對于法治的需要[2]12。

(二)法治是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

法治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意識形態(tài)、治國方略和社會文化現象。法治意味著衡量行為采用合法、公平的準則,內含正義的價值前提及法律之上的觀念[3]43。法治這一概念包含著如下社會內涵和意義:(1)法治意味著一種治國方略或社會調控方式;(2)法治意指依法辦事的原則;(3)法治意指良好的社會秩序;(4)法治代表某種具有價值規(guī)定的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的民主法治當然以法治作為其基本內涵。社會的公平正義需要法治加以特別維護。社會的誠信友愛必須依靠法治加以有效的保障。社會要充滿活力必須要有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社會的安定有序必須依靠法治加以維護。社會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必須依靠法治對相關問題上人與人關系的調整。

(三)大學生對法治建設重要性關注現狀

在問卷調查中,有超過80%的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議及其產生的背景和基本要求比較了解,幾乎100%的學生認同法治建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對于法治的含義的正確理解模糊,有50%的學生認為法治就是要遵守法律,不做違法的事情;有78%的學生認為法治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65%的學生認為法治應當是憲法和法律至上。要發(fā)揮法治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首先要必須轉變我們既有的法律觀念,確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但是,在問卷調查中只有12%的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并準確說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二、構建和諧社會法治建設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大學生對其了解

(一)構建和諧社會法治建設取得的突出成就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立法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我國現行有效法律共有229件、行政法規(guī)600多件、地方性法規(guī)超過8000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憲法為核心,以涵蓋7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等三個層次法律規(guī)范構成。

近年來,民生立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立法的一個重點。比較重要的民生立法,如國家修改的《義務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了由公共財政來保障義務教育的經費;制定了《勞動合同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制定了《食品安全法》從制度上保障食品安全。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2004年國務院頒布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首次明確提出經過10年左右堅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4]25。

社會主義保障體系初步建立。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我國城鎮(zhèn)職工養(yǎng)老、醫(yī)療、失業(yè)、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制度基本建立。以大病統(tǒng)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從2004年開始試點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我國正積極探索建立實行新型農村養(yǎng)老保險制度。

(二)大學生對法治建設取得的突出成就的了解情況

在問卷調查中,大部分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正在不斷取得進步,特別是在法治方面的建設成就突出。比如,有90%的學生在問卷中正確知道《物權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有97%的學生在問卷中了解我國憲法關于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規(guī)定;有86%的學生知道依法行政是人民政府的責任;有約90%的學生關心社會主義保障體系的相關規(guī)定。特別要提出的是,來自農村的學生對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有著極高的評價。

但是,由于法治教育針對性不夠,有相當多的學生對法治建設的成就了解不準確、不全面,對有些法律制度的內涵不清楚。比如,有超過88%的學生只知道《物權法》極其重要,但是不知道《物權法》中的物權是什么,如何保護物權;有約78%的學生不知道建設法治政府取得了怎樣具體的成就,法治政府的建設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只有6%的學生知道有定價聽證的制度[5];有65%的學生雖然關心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但是不了解社會保障制度的具體類型。因此,為了增強學生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信心,完全有必要通過多種方式向學生介紹我國在法治建設中取得的成就,而且要對法治成就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淺出的說明。具體方式可以考慮采用視頻播放國家的權威介紹、解釋性案例及說明性漫畫的方式進行。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舉辦專題講座的方式進行,滿足學生的學習渴望,喚起學生對法治建設的關注熱情。

三、構建和諧社會法治建設出現的重點問題和大學生對其關注

(一)構建和諧社會法治建設的重點問題

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任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如何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權益;如何逐步扭轉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如何保障比較充分的社會就業(yè),如何基本建立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如何完備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如何完善社會管理體系形成社會良好秩序;如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使生態(tài)環(huán)境明顯好轉。

(二)大學生對構建和諧社會法治建設的重點問題的關注

在問卷調查中,大部分學生都十分關注法治建設的重點問題,學生關注的問題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社會保障問題:其中有超過60%的學生知道我國社會保障的基本框架體系構建,有96%的學生希望國家盡快建立基本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全民社會保障;但是,只有50%的學生知道其所在家鄉(xiāng)的最低生活保障的具體標準。第二,擴大就業(yè)問題:有9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的就業(yè)形勢非常嚴峻;有約72%的學生關注過政府為促進就業(yè)所采取的措施,但是只有30%的學生知道《就業(yè)促進法》。第三,醫(yī)療衛(wèi)生問題;有98%的學生關注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的進展,幾乎100%的學生認同政府致力于建設覆蓋城鄉(xiāng)的基本衛(wèi)生保健制度;有80的學生表示還存在看病難以及醫(yī)院醫(yī)療道德水準急需提高,醫(yī)生開藥貴的問題。

為了增強法治教育的針對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不僅要了解宏觀的制度發(fā)展,而且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等具體情況感受法制建設的步伐,尤其要引導學生整體、全面地看待改革過程中需要逐步解決的問題。

四、構建和諧社會法治建設遇到的難點問題和大學生對其思考

(一)構建和諧社會法治建設的難點問題

首先是人們的法治觀念和信心的問題。其次,根治貪污腐敗問題。對于貪污腐敗問題,黨和政府從制度源頭上消滅其產生的溫床,但是要看到對于腐敗問題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再次,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問題。收入分配問題直接關系人民群眾能否共同分享改革開發(fā)帶來的成果。第四,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問題。司法機關如何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成為一個重大的問題。第五,人與自然和諧問題。

(二)大學生對法治建設的難點問題的思考狀況

在問卷調查中,對“如果你遇到法律糾紛,你主要借助何種手段解決糾紛”時,有34%的學生回答要找有權力的親戚和熟人來解決問題。超過90%的學生對貪污腐敗行為堅決反對,但是有13%的學生表示為了辦事順便給別人送過禮,或者接受過別人送的禮可以理解。對于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問題上,有94%的大學生認為黨和國家充分重視了這個問題,并且相信黨和國家能夠通過法治的建設逐步解決好貧富差距的問題;對于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問題,68%的學生認為應該通過保證審判權依法獨立行使來解決,60%的學生認為應該加大對司法機關的監(jiān)督來促使其依法公正司法,加大對司法腐敗的處罰力度;23%的學生認為應該促使司法人員高度職業(yè)化來保證司法公正;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問題,有76%學生認為必須對污染企業(yè)依法嚴肅查處,地方政府應當嚴格執(zhí)行各項環(huán)境保護法律,不能為了經濟發(fā)展犧牲環(huán)境。有65%的學生認為我們必須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降低生產的污染和能耗。

五、針對性教育的措施

本次問卷調查提示我們在大學生法治教育過程中,不能只是介紹相關的理論知識,必須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教師必須改革教學的方案,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培養(yǎng)為重點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目標,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容,主要是借鑒世界法治文明優(yōu)秀成果,是具有普適性的規(guī)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法治的規(guī)律、內涵等法理學知識深入淺出地介紹,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法治的一般原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的執(zhí)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障。這三項內容是黨中央在總結我國法治實踐經驗中提出的社會主義的法治建設的真理,對此需要結合中國法治建設的實踐進行介紹。要把執(zhí)法為民、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的內容結合法治建設的一般規(guī)律和我國改革發(fā)展的實踐講透徹。

(二)教師要把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充分地介紹給學生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把法律真正交給人民群眾,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崇尚法治的風尚[6]9。法治建設的成就必須讓學生了解,只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對法治建設的進程充滿信心。不僅如此,法治的進步是艱難曲折的,還要引導學生關注法治成就取得過程中,黨和國家?guī)ьI人民群眾所付出的努力,既要使學生堅定信心又要冷靜地避免盲目的樂觀。

(三)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法治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們法治建設難點問題的解決如此困難。這些方面的工作可以采用專題研討或講座的方式進行,通過介紹法治建設重點、難點問題的產生背景、黨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現行具備的環(huán)境條件以及學者對上述問題所作的理論準備和爭鳴,使學生加深對法治建設的理性思考。

(四)靈活多樣的方法

首先,任課教師要有意識地收集相關的案例資料和相關的分析,并根據教學的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備課,用案例來引導學生關注現實世界的法律。

其次,任課教師還要有意識地收集相關的法律視頻資料,相關部門在經費方面應該提供支持幫助。經驗證明,收看視頻資料是普通人學習法律、增強法治意識的有效途徑。

再次,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善于發(fā)掘問題、設計問題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并正確引導。上述三個方法可以合并使用,本課題組通過大量實踐證實這種方法的效果非常顯著。

還有,在所有的教學方法中還有一種來自生活的自我學習方法,就是引導學生用法律思維去分析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自己尋找法律根據進行分析,然后向法學老師或者法律專業(yè)人員進行咨詢。這種方法主要靠學生在課堂外實踐,長期堅持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依照法律思考法律問題的思維方式,而法律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是法治觀念建立的堅實基礎。

結語

通過課題組設計組織的問卷調查,我們對在校大學生對于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思想認識情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對于如何進行針對性的法治意識教育有了理性的認識。這對于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 張宿堂.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誕生記[EB/OL].[2010-07-2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9/content_5224620.htm.

[2] 卓澤淵.構建和諧社會與法治社會[J].今日中國論壇,2007(09).

[3] 夏錦文,蔡道通.論中國法治化的觀念基礎[J].中國法學,1997(05).

[4] 曹康泰.新中國60年法治建設光輝歷程[J].求是,2009(07).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第2號令.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EB/OL].[2010-09-20].百度百科網.

[6] 羅干.政法機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擔負重大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J].求是,2007(03).

責任編輯:石柏勝

G641

A

1671-8275(2010)06-0043-03

2010-09-27

本文系淮北師范大學2007年度教研項目“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大學生法治意識教育針對性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徐天柱(1971-),男,安徽宿州人,淮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講師,法學碩士。研究方向:行政法學和法治理論。

猜你喜歡
法治法律大學生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大學生之歌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讓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讓法律做主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