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鋒 □劉志華(梁園區(qū)水電漁業(yè)局)
我的老家在商丘市梁園區(qū)一個偏遠的農(nóng)村,小時候住在農(nóng)村時,平日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和小伙伴們一起捉幾只小鳥,回家喂養(yǎng)。上樹掏個鳥窩,地里捂?zhèn)€鵪鶉,玩得不亦樂乎。
記得那時候的小鳥很多,種類也多。有鴿子、斑鳩、燕子、麻雀、喜鵲、啄木鳥、翠鳥等,每到傍晚,歸巢的鳥兒們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很是熱鬧。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家鄉(xiāng)最常見的鳥——喜鵲不見了蹤影。聽大人們說,喜鵲是去天上的銀河給牛郎織女搭鵲橋去了。
那時候家鄉(xiāng)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天上的牛郎織女兩位情侶神仙非常恩愛,為了阻止他們相愛,王母娘娘用銀簪化作銀河將他們隔在了兩岸,只有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七日這天,才允許他們見上一面。在那一天,天下所有的喜鵲都會飛向銀河,為牛郎織女搭上鵲橋。這天晚上,人們坐在葡萄架下,透過葡萄架的縫隙,就能看見牛郎織女走上鵲橋會面的情景。
葡萄架下能看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從來沒有得到證實。但這美好的傳說一代一代傳承下來,講者好似身臨其境,聽者津津有味。不過在以往,七月七后,喜鵲仍會出現(xiàn)在家鄉(xiāng)的上空,站在院子里高大的槐樹上“嘎嘎嘎”的叫個不停,可這次卻沒有回來。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喜鵲真的沒有回來過,大槐樹上再也沒有見過喜鵲的身影。
那時在想:大概是王母娘娘發(fā)了慈悲,承認了牛郎織女的愛情,為了方便他們見面,就讓喜鵲留在了銀河,為牛郎織女搭上了永久的鵲橋。可每年夏季的夜晚,躺在院子里乘涼,仍見牛郎織女星被隔在銀河的兩岸,苦苦張望!
后有學習的機會去外地,在那里可以聽到喜鵲的叫聲,樹上也能看見喜鵲的窩巢??墒羌亦l(xiāng)的喜鵲卻從來沒有回來過。
轉(zhuǎn)眼20年過去了,由于種種原因,近些年回老家的機會少了,喜鵲不見的事也在腦海中漸漸淡忘了。去年秋天,一個和風拂面的日子,回老家探望父母。走在老家熟悉的道路上,遠遠看到路邊高大的楊樹上兩團黑乎乎的東西,是喜鵲窩。我一眼就認了出來。因為家鄉(xiāng)的鳥類雖然很多,卻只有喜鵲才能把自己的窩巢建得這樣雄偉、氣派。老家的喜鵲回來了!
家鄉(xiāng)不見20多年的喜鵲又回來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他們飛走而現(xiàn)在又飛回來了?帶著多年的疑問,我在網(wǎng)上查了關于喜鵲的資料。
喜鵲,又名鵲,在中國,除草原和荒漠地區(qū)外,見于全國各地。北方常見的有灰喜鵲,黑喜鵲等,均為當?shù)氐牧豇B。喜鵲棲息于闊葉林內(nèi),在曠野和田間覓食,尤喜在居民點附近活動。雜食性,主要捕食蝗蟲、螻蛄、地老虎、金龜甲、蛾類幼蟲以及蛙類等小型動物,也吃植物種子等,屬益鳥。喜在高樹、輸電鐵塔上營巢,巢距地面7~15m,每年將舊巢添加新枝修補使用。喜鵲一般不會遷移,只有環(huán)境發(fā)生重大改變(如樹木砍伐、覓食困難等)時,才會大批遷往適合自己生活的地方。
我恍然大悟,是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改變迫使喜鵲飛往了外地!還清晰地記得,80年代末,家鄉(xiāng)搞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分地活動,隨著各家田地位置的改變,種在地邊、路旁的楊樹、梧桐被砍伐一空,加上人口多耕地少的原因,大面積的林地變成了耕地,喜鵲賴以生存的窩巢隨著一棵棵大樹的倒地被摔得粉碎。無奈之下,喜鵲飛走了!
2003年,家鄉(xiāng)在政府的倡導下,搞了退耕還林。在村莊、河堤、廢坑地和道路兩旁都種上了闊葉楊樹苗、桐樹苗、果樹等。進入21世紀,我們水利部門又大規(guī)模地進行了水土保持規(guī)劃和實施,幾年間,在各級政府和鄉(xiāng)親們的精心呵護下,樹苗茁壯成長。一棵挨著一棵、一片連著一片,站得整整齊齊,如列隊的士兵,昂首挺胸,威風凜凜。也許是喜鵲知道了家鄉(xiāng)的變化,帶著自己的子女,不遠萬里地飛回了自己的故鄉(xiāng)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