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蕾
(武清區(qū)下朱莊街道辦事處農科站,天津 武清301700)
夏玉米拔節(jié)期,即進入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期,此期是吸收養(yǎng)分、水分最多的時期,也是決定穗粒、實現(xiàn)高產的關鍵時期。為此,就夏玉米中后期栽培管理技術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遇大雨,田間積水時,應及時排水。進行中耕松土散墑,避免土壤透氣不良,影響根系發(fā)育。
在夏玉米生長時期遇旱應及時澆水,尤其玉米抽雄前10 d和抽雄后20 d為需水臨界期,在此期間缺水,對穗粒數(shù)和粒重都有明顯影響,嚴重時可減產50%。為提高粒重,提倡增澆灌漿水,來增加產量。
在小喇叭口期追尿素(15~20) kg/667 m2,肥料要深施厚埋,一般掌握在苗周圍12~15 cm,深12~15cm,可結合中耕除草同時進行,蓋好土后澆水。
當田間1%~3%雄穗開始抽出時,667 m2用健壯素30 ml兌水15~20 L,噴灑葉片進行化控,噴后6 h遇雨要重噴,但藥量要減半。
玉米在6~9葉時即0.5~1 m時,每667 m2用玉黃金20 ml兌水20~30 L全株均勻噴灑葉片防倒伏。
在小喇叭口期,每667 m2用紅A硼25~30 g兌水30 L噴灑葉片。
粘蟲以幼蟲咬食葉片,在1~2齡期僅食葉肉形成小孔,3齡期形成缺刻,5~6齡期具有暴食性。
防治指標:玉米100株有蟲20~30頭時防治。
防治時間:在早晨8時以前或下午6時以后。
防治方法: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1 000倍噴霧防治;或用 20%克蟲劍乳油 800~1 000倍噴霧防治。
該類害蟲多在玉米心葉內或幼嫩部位活動以挫吸式口器穿刺、挫傷植物葉片,在葉片上呈現(xiàn)銀灰色斑點,重者葉片皺縮、扭曲成“馬鞭狀”,心葉難以長出;或生長點被破壞,分蘗叢生,形成多頭玉米,使玉米減產甚至絕收。
防治方法:用3%啶蟲脒乳油1 000~1 500倍液噴霧;或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霧。
玉米螟一直是危害夏玉米的最主要害蟲,以幼蟲蛀莖危害,被害植株的莖稈遭受破壞,莖稈被蛀后易被風折斷,影響?zhàn)B分的輸送,使玉米穗部發(fā)育不全而減產,嚴重年份可減產10%以上。
防治指標:心葉中期花葉率20%、心葉末期花葉率10%。
防治時期:小喇叭口期。
防治方法:①用BT乳劑200 ml加水少量,拌細沙5~7 kg制成顆粒劑;②用50%辛硫磷0.5 kg拌40 kg細河沙制成顆粒劑;③每株玉米使用呋喃丹顆粒劑1~2 g,撒施于心葉及組成心葉的4~5片葉層中,撒施顆粒劑應在沒有露水時進行。
玉米褐斑病近年已成為夏玉米的主要病害,褐斑病主要危害的品種為浚單20、鄭單958。七八月份高溫多雨,天氣悶熱潮濕,田間濕度大,玉米密度大引起褐斑病的發(fā)生。該病多在喇叭口期開始出現(xiàn)癥狀,抽雄致乳熟期為顯癥高峰期。一般下部葉片開始發(fā)病,葉和葉鞘交接處病斑最多并逐漸向上蔓延,嚴重時造成葉片枯死。有時由葉尖或葉中部出現(xiàn)褪綠色小點,病斑初為黃色、水浸狀,后逐漸變成紅褐色至紫褐色。后期病斑破裂,散發(fā)黃褐粉末進行再侵染。發(fā)病莖稈易折斷。
防治方法:玉米初發(fā)病時立即用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噴灑莖葉,每7~10 d噴一次,共噴2次。
在不影響小麥播種的情況下,盡量推遲玉米的收獲期。當苞葉枯白松散,胚乳線基本消失,籽粒變硬,指甲不易劃破顯出該品種籽粒色澤時及時收獲。采用玉米收獲機收獲,縮短收獲時間,為適時種麥贏得時間。收獲后及時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