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恒
【點評】
評價一個校長管理能力的高低就是看他能否充分有效地整合學校資源。食堂廚師危機出現后,周校長并沒有孤意執(zhí)行常規(guī)化管理,增加學校的財務壓力,而是充分利用管理團隊的智慧,最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拔C”,“?!敝杏小皺C”。該案例的“機”便是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在排除工作隱患的同時,換來了同事之間的相互團結,增進了同事之間的感情。
快到元旦時,突然學校食堂的范師傅打來電話說,因糖尿病病發(fā)急需住院一個月,食堂的工作需要請人代班。接完這個電話,我很著急,一方面是為范師傅的病情,另一方面是為學校的食堂管理。平時,學校是一個蘿卜一個坑,15位老師和60多名學生的伙食就靠兩位食堂師傅操持著。食堂現在只剩一個人了,工作無法正常運轉,只能臨時請學校黃老師的夫人幫忙。
經過認真思考后,我設想了兩個方案。第一,向中心學校的領導請示,請求中心學校派人支援;第二,面向社會進行招聘。然而,在請示中心學校領導時,他們說中途調動人員非常困難,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隨后我調查了周邊的村莊農戶,結果招工的報酬要求最低為每天60元,而且年終找人比較困難。學校一年就2萬多的辦公經費,剛進行危房改造,已經所剩無幾了,這么高的報酬要求,學校沒有能力承擔。
設想的兩個方案都無法有效地解決問題,這么多人需要吃飯,黃老師的夫人因為某種原因也要離開,我心急如焚。事發(fā)的第二天,我走進了副校長的辦公室,向他請教解決問題的方法,副校長經過一番思索后,突然拍著我的手說:“食堂缺廚師的問題有辦法了。學校許多教師都會做飯,為什么不從他們當中來找呢?至于教師的報酬,我們可以結合績效工資工作量的考核辦法,把做飯的工作量類同一個班主任的工作量進行考核,在績效工資的發(fā)放上給予適當補償。”
商定之后,我們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講述了學校食堂工作的困境,說明了兩個設想方案都沒有能夠有效實施的原因,并提出了從教師中招聘食堂廚師的想法,希望征得廣大教職工的理解。結果,會議現場,沒有一個老師報名。好不容易想出來的方法眼看又要落空了。
會后,我和副校長一起走訪了幾位老師。原來開會的時候,老師們都是因為害怕廚藝不佳、精力有限不敢應聘。最后,在幾位老師的一致推薦下,我們來到了廚藝精湛的王老師家里,在與王老師真誠地交流后,王老師終于答應做我們的特聘廚師。
王老師上任的一個月里,每天不停地在教室和食堂之間忙碌著。學校看在眼里,適當減輕了他的教學任務,其他老師在空閑的時候也主動地去食堂幫忙掃地、抬水、洗菜。大家共同努力,順利地化解了困繞學校的食堂廚師危機。
作為一名資教生,工作剛滿一年我就被任命為一所農村小學校長。面對艱苦的辦學條件和十幾位與我父親年紀相仿的教師時,我感到壓力很大。這次食堂危機給我上了很好的一課;用集體的管理智慧來指引著學校的改革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