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忌
自從潘多拉的盒子里放出了妒忌,妒忌便彌漫于全人類。但人類卻看不清這魔鬼的形狀:是圓是長?是肥是瘦?是狼牙虎齒,還是有綿羊一般溫順的偽裝?童年時,當老師表揚別的同學而不是我時,我感到十分難受,這便是幼小心靈最先觸摸到的妒忌吧。這妒忌又讓我心生兩種想法:一是努力超過他,二是陷害他。
長大以后,我更感到妒忌的魔影無處不在,原來它是與生命共生共滅的。自古以來,妒忌引起無窮的糾紛,甚至引發(fā)戰(zhàn)爭,一部人類史串連著妒忌,這妒忌倒有些與“吃人”相似了?!巴惺窃┘摇薄拔娜讼噍p”無疑都源于妒忌。面對利益,人與人既發(fā)生沖突又需要互相協(xié)助、和平共處。于是索性組織同業(yè)公會,公開矛盾,試圖將妒忌轉(zhuǎn)化為競爭,因而出現(xiàn)剪子巷、鑼鼓巷、花市街、羊市街、牛街……直至當代,各種公會、協(xié)會,在安定團結(jié)的大前提下,緩解矛盾,消滅妒忌。然而妒忌永遠消滅不了。韓愈痛感“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錢鐘書躲開一切媒體“落寞聲名免謗增”。
其實,妒忌的另一面是激發(fā)強者超越,只有弱者、卑微者才成為妒忌的俘虜。不必再怨潘多拉放出了妒忌,她用妒忌來考驗人們的品質(zhì),并給出了方向完全相反的兩條道路。
別離
在有些較富裕的家庭,孩子高中畢業(yè)后便被送到歐美留學了。一個青年寄寓異國,父母事事關(guān)心,早晚電話不斷,現(xiàn)代的通信條件緩解了別離之苦。今日再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雖已非現(xiàn)實,卻更具遙遠的別離的苦澀之美!
小別勝新婚。雖有些別離增添了生活的變化與情趣,但別離多半是嚴酷的,出于萬般無奈:“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除了迫于政治壓力的驅(qū)逐或流放,別離更多緣于躲債、逃婚、走關(guān)東、下南洋等謀生的掙扎。別離乃因人世廣袤,寬闊無涯。玉堂春、王寶釧等故事都醞釀于別離之中。
周圍之人眾多,離去的只是少數(shù),而白居易卻因元稹離去感到“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別離留下了寂寞與孤獨,因同心者稀有。白發(fā)多時故人稀,人到晚年,必然孤獨,雖然人們在竭力歌唱幸福的晚年。老朋友見面,彼此感到見一次少一次的悲涼。經(jīng)??吹降课闹姓f:不意某日一別,竟成永訣。老了,各自品嘗孤獨的滋味。但孤獨是沃土、是肥料,往往培育出奇花異草。
別離是對感情的考驗。情侶怕別離,往往以海誓山盟來抗拒別離后的變卦。法國有諺語將愛情比做火,將別離比做風:風吹滅微弱的火,吹旺強勁的焰。
我們常說“悲歡離合”,別離是人生感情中的一大哀傷。生離死別,將別離與死亡并提,說得更為悲痛。吳大羽老師在莊華岳同學的畢業(yè)紀念冊上題詞:懷有共同心愿的人無別離!
(周慶春摘自《做人與處世》2010年第9期,吳冠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