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圖 Pictures_董振群
位于南陽盆地東北邊緣、伏牛山南麓的方城縣,繼2009年驚爆考古重大發(fā)現(xiàn)“神秘的巨石佛像”和“最早的長城遺址”之后,2010年開春再次推出爆炸性新聞:發(fā)現(xiàn)了來自遠古人類留下的“天書”,一時間萬眾矚目。
2010年2月27日,春寒料峭。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jié)剛剛過去,新春的氣氛仍然籠罩在方城縣清河鄉(xiāng)沙莊、張莊的荒岡野嶺上,零星的鞭炮聲延續(xù)著節(jié)日的喜慶。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靜、如常,仿佛從來都沒有什么力量能夠改變……
可是,平凡的一天卻無法阻擋一個驚天發(fā)現(xiàn)的問世!
祖籍南陽的馬寶光先生,是漯河市文聯(lián)的一名退休干部,長期從事文物考證和收藏工作,出土于方城縣的漢代磚紋對他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借助春節(jié)省親的大好時機,他在當?shù)嘏笥训膸ьI(lǐng)下,冒著初春的嚴寒,興致勃勃地穿梭在沙莊、張莊起伏的岡陵之間,與沉睡了數(shù)千年的“天書”不期而遇了。
看到“天書”的第一眼,馬寶光就將它與上世紀末的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具茨“天書”重合到了一起。具茨“天書”是指在貫穿于河南禹州、新密、新鄭的具茨山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刻在巖石上的圓形穴狀符號,其形成年代及含義一直是難解之謎,故被考古學家稱之為“天書”。隨著研究的深入,具茨山巖畫被推斷為形成于4000年前,據(jù)此,有學者大膽推測具茨“天書”的含義:中國最早的文字,大禹治水的“河圖”,炎黃部落聚居的“記事”……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國巖畫研究中心主任龔田夫甚至評價具茨山巖畫是“古人類巨大的‘三峽工程’”。清華大學教授、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學勤認為,這些巖畫在一定意義上跟文字起源有關(guān),和處在中華文明萌芽時期的炎黃時代也有重大關(guān)系。
方城清河發(fā)現(xiàn)“天書”的消息一經(jīng)媒體披露,宣傳狂潮立刻席卷南陽盆地,震蕩中原大地,波及華夏神州。就在一夜之間,這個從來無人問津的荒岡野嶺名聲大噪,隨之而來的是蜂擁而至的學者和游者。盡管道路崎嶇難行,卻阻擋不了人們尋古獵奇的腳步。馬寶光的腳步也沒有停下,仿佛上天給了他某項特殊使命似的,他已停不下自己的腳步,并先后在方城縣的四里店、柳河、袁店、拐河、古莊店5個鄉(xiāng)鎮(zhèn)發(fā)現(xiàn)了“天書”。
2010年3月14日,河南博物院研究員、南召猿人的發(fā)現(xiàn)者張維華和“具茨天書”的發(fā)現(xiàn)者、禹州市具茨山巖畫研究會會長劉俊杰應(yīng)邀來到方城,對已發(fā)現(xiàn)的近百處方城巖畫進行實地考察。張維華說,方城巖畫不僅分布較廣而且內(nèi)容豐富,北有禹州具茨山巖畫,南有方城巖畫,盡管相距數(shù)百里但風格極其相似,兩處巖畫都可能是夏人所作,方城巖畫很多內(nèi)容很可能是當時祭祀的一種記錄。同時,方城巖畫中比較少見的米格形圖案、方格形圖案都很像古時候的陣勢圖,可能與打仗有關(guān),因此,他認為后來的棋盤或許就是由這樣的陣勢圖演變過來的。
“天書”從出世第一天開始就吊足了人們的胃口。它到底為何物?神奇在哪里?為何被關(guān)注?帶著這些疑問,我和幾個友人一同走近了“天書”。
從清河街向北一路是蜿蜒的鄉(xiāng)間小路,車子在岡脊村落中起伏穿行,約10公里行程后停在了張莊村西頭的山岡上,這里已經(jīng)為前來參觀的人們修建了一處簡單的停車場。剛一下車,就見兩個八九歲的小姑娘迎面走來,我們上前問道:“小朋友,你們知道哪里有‘天書’嗎?”她們爭相道:“知道,好幾個地方呢?!辈⒆愿鎶^勇當起了導(dǎo)游。
有了導(dǎo)游帶路,我們尋找“天書”就少了許多盲目,兩個小導(dǎo)游興高采烈地奔跑在我們前面,岡脊上灑滿了歡笑,不多時她們氣喘吁吁地說:“到了,這兒就是‘天書’?!?/p>
在張莊村兩戶居民的住房西面,是一大片裸露的巖石岡坡,最早被發(fā)現(xiàn)的“天書”就分布其上。近前,見兩處乒乓球大小的穴狀石坑,用不同方式排列分布著,形狀奇奇怪怪。一處較大一些的石坑之間還有溝槽相連,既像北斗星又仿佛是縱橫的河流。它們是何人所為?為何所為?代表什么?又寓意何在?總之,的確成了我們眼中難以猜測和揣摩的“天書”。也許,在4000年前尚無文字出現(xiàn)的時候,居住在這里的先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標明屬地、記載大事或祭祀祈福;抑或是大禹治水時期,反映治理水患進度、功績的憑證。
不同形態(tài)的“天書”
我甚至這樣想:也許,它們遠沒有我們想象得如此神圣,它們只不過是那個年代人們用來打發(fā)無聊時光的一種游戲,隨心所欲地雕鑿在裸露的巖石上而已;要么就是當時熱戀中的情人表達深情的一種方式,暗含著??菔癄€不變心的寓意;再不然就是寂寞的牧人放牧間隙隨手留下的印記……不管怎樣,它與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道如影隨形,朝夕相處,在當?shù)厝搜壑?,它們?nèi)缤@片土地里生長出的一草一木那樣平常。終日相伴卻熟視無睹。倒是歲月的磨蝕為它們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后來的考古者們費盡了心思。
在我看來,它們更像是一只只來自遠古的眼睛,看似空洞無物、分布散亂,卻是上古人類對艱難生存環(huán)境的惶恐和無奈,以及祈求征服的無限渴望。他們用自己的聰慧真實地記錄和傳遞著成長,向后人述說著經(jīng)驗與積累,更多的則是寄托著希望和祈福。他們就這樣把眼睛睜在巖石上,看日月輪回,云卷云舒,任煙消霧散,潮漲潮落。巖石的堅硬一如他們的品格,不屈不撓,浩然長存。
不知不覺間,身旁漸漸地聚攏來了不少村民,更多的是村上的小學生們。他們說,此處是平時村民們常來常往的“飯場”,早就習慣了坐在“天書”旁邊談天說地論古今。原來,我們和遠古先民的距離竟是如此之近!那些來自遠古的眼睛看到這些,也該欣慰了吧?
荒山野嶺的村民依然保持著恒久的好客與質(zhì)樸。通往“天書”的道路被不少村民自覺地刨開或填平,遇到外來的人都會像招呼親人一樣說聲“來了”,并主動引路導(dǎo)向。這塊土地上孕育出的遠古先人和現(xiàn)代人血脈相連、一脈傳承。在村民的帶領(lǐng)下,我們又先后看到了兩處“天書”。
據(jù)村民說,“天書”還遠不止這些,因為時間有限,尋訪暫告一段落。帶著無限感慨,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