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國家都開始設置水中傳感器,密切監(jiān)測水質
愛爾蘭以無線科技偵測大自然??茖W家將傳感器放在河流里,可即時發(fā)現(xiàn)過度的污染。最近,他們在寇克市附近的黎河不同地段放置傳感器,搜集污染資料,再送到資料中心處理。管理人員即可快速偵測進入河流的污染化學物質,并在必要時,立刻應變。
比起指派多名科學家,搜集河水樣本,這項計劃顯得更經(jīng)濟實惠。而且,這種技術可以快速地確認污染的發(fā)生,不必等到河流中的魚翻肚了才知道。市民還可上網(wǎng)看到這種即時的資料報告,以判斷在河里游泳、劃船是否安全。
黎河是愛爾蘭西南部的一條大河。2009年。研究小組只花了2萬多美元,把5個感應器放在河里試驗。如果成功了,對愛爾蘭而言意義重大,因為愛爾蘭有許多河流和湖泊。從農田和某些污水處理廠流出來,含多量氮及磷的水流,到了夏天會引起海藻過度繁衍,消耗水中的氧氣。而使河里的生物無法生存。感應器除了偵測污染物(例如海藻的指標:葉綠素)外,每10至15分鐘,也會測量溫度和溶于水中的氧氣,對于水中生物相當重要。
其實美國已經(jīng)開始進行污染的即時偵測。而且,偵測的結果也放在美國地質勘探局的網(wǎng)站上。目前,該局偵測7500處的流水量、1500處的水溫。以及300處的水濁度。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水質專家季格勒指出,過去5年間,全世界利用無線科技偵測水質的國家增加了很多。大家都意識到,在短時間內,水質就可能產(chǎn)生千百種變化。
(謝勛譯自《紐約時報》)(編輯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