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嚴復與林紓譯作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2010-04-07 11:02:20
關鍵詞:林紓嚴復文學

蘇 超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嚴復與林紓譯作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蘇 超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結合特定的歷史文化環(huán)境,闡述了嚴復與林紓的譯作對近代中國的影響。他們的譯作著力宣傳西方獨立、民主和自由的理念,對中國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進行了挑戰(zhàn),大大推動了近代中國社會政治與經(jīng)濟變革。同時,他們譯介的作品豐富了文學主題和人稱敘述,提高了小說的地位,使近代中國人對當時中國文學的現(xiàn)狀有了清醒的認識,促進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繁榮和發(fā)展。

嚴復; 林紓; 翻譯作品; 近代中國

Abstract: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influences of Yan Fu and Lin Shu’s translations on the specific socio-cultural context of Modern China. Their translations propagated effectively such concepts as independence, democracy and freedom ,which challenged Chinese people’s traditional thinking pattern and promote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 of Moder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ir translations enriched literary themes and narration modes, which elevated the position of novels. Their translations gave the Chinese peopl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literature at that time and facilitated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literature.

Key words:Yanfu; Linshu; translations;modern China

近代中國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一直延續(xù)到1919年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特殊時期。期間,中國人遭受到了外國洋槍、洋炮的攻擊,以及洋文、洋教的沖擊。特別是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之后,中國人在心理上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人們開始意識到西方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比中國要先進,而這正為翻譯文學的引進提供了一個大好的機會。當時的翻譯家們也希望通過翻譯將西方的先進科學知識譯介給國人,使其開闊視野,革新思想。近代中國對西方知識的譯介,嚴復和林紓這兩位偉大的翻譯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許多著名學者對嚴復和林紓的譯作進行過比較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如蔡元培曾評論嚴復的翻譯非常高雅,很適合當時的文人。錢鐘書曾在《林紓的翻譯》中評論,林紓對原著不夠完美的地方,還進行了隨意增減或修改[1]。這些研究都是在傳統(tǒng)翻譯理論中進行的,有的已經(jīng)過時,明顯不夠全面,有待進一步完善。20世紀70年代,特拉維夫大學的佐哈爾教授指出,翻譯在一個國家的多元文化系統(tǒng)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對翻譯的研究不應再僅僅局限于語言的層面,而應該重視“文化轉換”在翻譯作品中的體現(xiàn)。作為近代中國偉大的翻譯學家,嚴復和林紓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當時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也會對當時產(chǎn)生強大的反作用力。嚴復和林紓正是通過他們的翻譯作品將西方先進的物質文明、社會科學以及文學譯介給中國人,他們的翻譯作品在開闊民眾視野、啟迪民眾思想,促進社會政治與經(jīng)濟變革,以及推動文學觀念的更新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筆者擬結合嚴復和林紓的翻譯作品,在文化互動與交流的新視角下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一、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

嚴復曾在外國留學多年,他清楚地知道西方國家的強大源于其科學的發(fā)達、勇于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自由平等的價值觀念。因此,他選擇了一些談論思想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書籍,將其譯成古文推界給當時的民眾以開闊他們的視野,改造他們的思維方式,從而起到“醫(yī)愚”的作用。正如勒弗菲爾所說:“翻譯存在著一種潛在威脅,因為它將另一種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介紹到譯入語文化中?!盵2]14例如在《天演論》中嚴復明確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挑戰(zhàn)了中國人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給當時的民眾以莫大的震撼。嚴復的《群己權界論》第一次將西方“自由”的概念引入中國,當時的文人們在讀了這部譯著之后開始思考“國家獨立”、“思維創(chuàng)新”、“人身自由”等理念。而嚴復的《穆勒名學》與《名學淺說》將邏輯學譯介到中國,使國人知道什么是社會科學與科研方法,從而帶來了學術界的革命。

同時,作為當時另一翻譯家的林紓,則通過與他人合作翻譯大量外國小說,向國人展示了一幅豐富多彩的外國人生活圖景,從而引起國人對自己生活方式的反思。例如,在家長制度的統(tǒng)治下,中國人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的形式,正如《紅樓夢》中寶玉與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也正因為如此,當時很少有作家敢在其作品中宣揚戀愛自由,而林紓則通過自己對翻譯作品的選擇,大膽地將一種全新的戀愛觀與婚育觀介紹給中國人。例如他翻譯的《巴黎茶花女遺事》,男主人公愛上了一名妓女,而最終這名妓女選擇了犧牲自己來成全他們之間純真的愛情。這部作品所體現(xiàn)的價值觀是建立在個人主義的基礎上的,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建立在家族基礎之上的價值觀截然相對。此書譯介出版后,在當時社會引起很大反響,正如嚴復所說“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浪子腸”。[3]當然,在翻譯的過程中林紓對原著進行了一定的修改,以確保作品不會與當時傳統(tǒng)的社會觀念產(chǎn)生太過尖銳的沖突,但書中仍反映了很多進步的思想。林紓本人也在序言中表示,如果在中國也有婚姻自由,女子可以有權選擇自己的愛人,那她們將不會再在這方面為自己感到遺憾。又如,林紓所翻譯的《迦茵小傳》與潘西子所譯的版本有很大不同。潘西子將書中描述男女主人公戀愛及女主人公未婚懷孕的情節(jié)全部刪除了,但林紓的譯本中卻全部將其保留,從而起到了宣傳個人獨立與戀愛自由的作用,所以當時甚至有人評論說,中國的革命是由《巴黎茶花女遺事》和《迦茵小傳》這兩本小說引起的[4]。同時,林紓還倡導男女平等以及女性接受教育的權利,這在他的譯作《愛國二童子傳》以及《紅樵畫槳錄》中都有所體現(xiàn)。

二、促進近代中國政治與經(jīng)濟的變革

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之前,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都認為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經(jīng)濟自給自足,人民生活幸福,而當時的清朝統(tǒng)治者也嚴格執(zhí)行著祖宗流傳下來的治國之策,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中國已大大落后于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之后,清政府在政治上的保守與無知已明顯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滿。在經(jīng)濟上,自《馬關條約》簽訂之后,外國人在中國建工廠,修鐵路,開銀行,給中國經(jīng)濟帶來巨大打擊,很多窮苦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很多包括嚴復與林紓在內的青年才俊深知阻撓革命的是那些死守封建思想的保守主義者,提出了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革新社會的要求,啟迪著當時的中國人“窮則思變”,走上一條富民強國之路。因此,他們通過自己的譯著大力宣揚獨立、民主的思想。如嚴復在《天演論》中明確提出“改變”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在《法意》中嚴復指出“民眾”意味著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而獨裁則意味著人民是奴隸。林紓在《黑奴吁天錄》的序言中也曾這樣寫道“余與魏君同譯是書,非巧于敘悲,以博閱者無端之眼淚;特為奴之勢逼及吾種,不能不為大眾一號。”[5]

在經(jīng)濟上,嚴復與林紓希望中國能夠發(fā)展自己的工業(yè)與商業(yè),如嚴復在《原富》中向中國人展示了西方經(jīng)濟發(fā)展的原因,且在其序言中指出,他翻譯此書的目的正是為了說明某些國家富強的原因[6]。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指引著中國進行經(jīng)濟革新的方向與方法。另外,嚴復于1892年得到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兩卷,從1896年10月起開始翻譯,到 1898年已譯完上冊 2/3的篇幅,當中嚴復對亞當·斯密的經(jīng)濟學理論及其影響作了介紹。如:“晚近歐洲富強之效,識者皆歸功于計學。計學者,首于亞丹斯密氏者也。其中亦有最大公例焉,曰:‘大利所存,必其兩益。損人利己非也,損己利人亦非;損下利上非也;損上利下亦非?!盵7]林紓在其翻譯作品中也表達了希望中國通過改革發(fā)展工業(yè)走向富強的觀點。他在 1913年的《離恨天·譯余剩語》中,為振興實業(yè)、發(fā)展工業(yè),大聲疾呼“今之法國,則純以工藝致富矣。德國亦肆力于工商,工商者,國本也。工商者,養(yǎng)國之人也。”他認為中國應該“講解實業(yè),潛心圖存?!盵8]且他曾評論,瑞士本是一小國,居于其他大國之中,但由于其工業(yè)的發(fā)展,至今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9]243。因此,抱著民富國強的信念,嚴復與林紓的翻譯作品主題明顯,既開闊了當時人們的視野,也使他們反思當時中國的政治體系與經(jīng)濟體系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在中國引發(fā)一場革命。當然,由于歷史的局限性,嚴復與林紓所宣揚的革命也是不徹底的,他們所希望的中國能在光緒皇帝的領導下進行一場循序漸進的革命,實行君主立憲制,永遠只是遙不可及的水月鏡花。

三、推動近代文學觀念的革新

正如勒弗菲爾所說,“翻譯家總是用他們的翻譯作品來影響他們那個時代的詩學觀?!盵2]26且“翻譯可以引進新的文化觀念、寫作方法以及文學種類,因此,翻譯的歷史也就是一種文化的革新力量作用于另一種文化的歷史?!盵10]這種觀念在嚴復與林紓的翻譯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他們通過翻譯介紹了很多全新的文學觀念給當時的中國人。

首先,嚴復與林紓有關西方作品的翻譯改變了當時中國人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學至高無上的想法,為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撫平了道路。無庸諱言,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人對西方物質文明的進步,如他們強大的戰(zhàn)艦,堅固的鐵路等,是感觸在心的,但中國人卻實實在在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意識到西方文學的先進性。錢鐘書也曾發(fā)表評論說,當時的人們不得不承認中國在科學發(fā)展方面不如西方國家,但在文學方面他們卻絕對是有民族優(yōu)越感的。而這種觀念在人們閱讀了嚴復與林紓的翻譯作品之后才慢慢發(fā)生改變。如嚴復在《原強》篇中明確提出了必須以西方的科學文化取代中國古舊的八股和辭章考據(jù),在《救亡決論》中嚴復分析認為中國古代的八股科舉、漢學考據(jù)、宋學義理、金石、辭章、書法等舊學,“無用”,“無實”,“其為禍也,始于學術,終于國家?!盵11]錢鐘書也曾就林紓與他人合作翻譯的西方文學作品發(fā)表評論說,由商務出版社出版的林紓的翻譯小說將我們帶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它開辟了一片除《水滸》、《紅樓》之外的一個新的天地。[12]同時,林紓所翻譯的小說還改變了當時中國人認為小說是低俗文學的傳統(tǒng)觀點,推動了現(xiàn)代文學中小說創(chuàng)作的繁榮。傳統(tǒng)的中國文學中只有兩種正統(tǒng)的文學形式,那就是詩歌與散文,而小說是不被人們看重的。林紓所譯的小說以其優(yōu)美的古文以及散文的形式在當時的社會贏得了大量的讀者,其中包括很多文人。而林紓也曾說過西方的某些作家可與中國古代的司馬遷或韓愈相比高下。在《滑稽外史》的序言中林紓曾評論道,中國的司馬遷、班固、韓愈等擅長于描寫高雅的事物,但西方的狄更斯在描寫粗俗事物方面遠遠超過他們[13]。自此以后小說在文人們的心目中不再是低俗的文學,其文學地位也從邊緣走向了中心。

其次,林紓與他人合作所翻譯的小說對中國傳統(tǒng)的文學元素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首先是使主題更加豐富多樣。中國傳統(tǒng)小說中的主題絕大多數(shù)都是才子與佳人的愛情故事、神怪小說或是歷史故事。然而,林紓譯著中的主題卻是多種多樣的。有對社會進行批判的小說如《塊肉余生記》,探險小說如《魯賓遜漂流記》),浪漫愛情故事如(《迦茵小傳》),偵探小說如《歇洛克奇案開場》, 政治小說如《黑奴吁天錄》,諷刺小說如《海外軒渠錄》, 倫理小說如《鷹梯小豪杰》, 軍事小說如《十字軍英雄記》等。因此,林紓的作品大大豐富了小說的主題。其次,對于小說中的人稱,中國傳統(tǒng)的小說一般都是采取第三人稱講述的形式,但林紓所譯作品很多都是采取第一人稱的形式,如《巴黎茶花女遺事》、《海外軒渠錄》等。而這也使中國讀者第一次體念到第一人稱描述的真實與可信。在《巴黎茶花女遺事》中林紓寫道:“一日馬克隅坐,若有淚容,余怪之,馬克曰:“亞猛,爾我二人交愛,似非尋常,然余偶樂后顧,輒用悲涼,何者?人情不常,我愛亞猛,亞猛知之已審,設一日亞猛念余舊污,忽爾拂袖而又將如何?”[14]這里,林紓用第一人稱講述當事人的思想無疑顯得更加逼真和親切。同時,在時間順序上,林紓的譯著也不僅僅采用從前往后的直線記敘方式,而用了倒敘、插述、補述等很多全新的表現(xiàn)手法,如在《歇洛克奇案開場》的序言中林紓曾指出,該小說以謀殺現(xiàn)場為故事的開端,然后慢慢向讀者講述事情的緣由,這樣使讀者很有興趣繼續(xù)讀下去[15]。另外,林紓所翻譯的小說也不同于中國傳統(tǒng)的寫作風格。中國傳統(tǒng)小說多采用章回體,且故事的講述者可以隨時插入以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或導入后面的情節(jié),而林紓卻在自己的譯著中故意避免了這些形式,如《黑奴吁天錄》的原著與中國傳統(tǒng)的章回體類似,每章開頭有一個標題和一段內容提要,而林紓在翻譯時則把這些內容全部都刪除了。同時,林紓的小說中還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如《滑稽外史》中林紓使中國作家知道笑話也可以用于小說中以形成喜劇小說, 信件也不僅僅只有挑戰(zhàn)書一種形式。在《巴黎茶花女遺事》中,他保留了信件以及日記的形式,從而成功反映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一些作者在看了林紓的譯著之后也開始嘗試這些新的表現(xiàn)形式,如阿英所說“林紓使中國的文人接觸到外國文學,使他們了解了很多外國一流的作家,讓他們有機會學習外國,從而使中國的文學得以發(fā)展?!盵9]182

四、結語

嚴復與林紓是中國近代兩位杰出的翻譯家,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特色與同樣的一顆愛國之心。在傳統(tǒng)的以原語為中心的翻譯研究中,他們是被批判的對象,因為他們的翻譯不僅不忠實于原文,而且有著很強的個人印記。然而,從以上分析可知,他們對翻譯的操縱是當時特定的歷史文化環(huán)境與他們自己的個人意愿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他們的譯著對當時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也產(chǎn)生著深遠的影響,反映出一種全新的思想理念,從而與傳統(tǒng)觀念中某些負面、消極的東西形成抗衡,從而開闊了當時人們的視野,重塑了他們的一些價值觀念。林紓與他人合譯的眾多西方小說也給中國的文學帶來了新的文學主題、寫作技巧、表現(xiàn)手法等,這給當時占統(tǒng)治地位的詩學觀一些正面的影響,他們的翻譯從某種程度上為1919年的五四運動鋪平了道路。

總之,嚴復與林紓的翻譯活動是中國翻譯史上的一個特殊現(xiàn)象,他們在翻譯上的成就以及對社會的貢獻都屬于那個特定的年代,其翻譯作品所取得的成功也說明了譯著在譯語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并非與其對原文的忠實程度成正比。一個譯本能否在譯語文化中產(chǎn)生作用以及可以產(chǎn)生怎樣的作用不僅僅看其語言的轉換程度,而在于譯語文化對它的接受程度。因此,從譯語文化與翻譯活動互動的角度,可以更加客觀、準確地評價嚴復與林紓的翻譯,也能更好地理解他們對翻譯進行操縱的原因。

[1] 陳玉剛.中國翻譯文學史稿[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9.

[2] Lefevere,Andre.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London: Routeledge,1992:14.

[3] 薛綏之,張俊才.林紓研究資料[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4] 鄒振環(huán).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5] 斯陀夫人.黑奴吁天錄[M].林 紓,魏 易,譯.北京:商務出版社,1981.

[6] 高惠群.翻譯家嚴復傳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7] 劉桂生.嚴復思想新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8] 寒 光.林琴南[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35.

[9] 阿 英.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劇研究卷[M].北京:中華書局,1960:243

[10] Lefevere,And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A Source Book[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edge.,1992.

[11] 馮保善.嚴復傳[M].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

[12] 錢鐘書.林紓的翻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22.

[13] 郭延禮.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14] 小仲馬.巴黎茶花女遺事[M].林 紓,王壽昌,譯.北京:商務出版社,1981.

[15]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責任編輯:曾凡盛

Influences of Yan Fu and Lin Shu’s translations on modern China

SU Chao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H059

A

1009-2013(2010)06-0096-04

2010-11-10

蘇超(1980—),女,湖南長沙人,講師,主要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的研究。

猜你喜歡
林紓嚴復文學
嚴復全集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嚴復“惟適之安”視域中的民主與科學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10:34
林紓當眾燒借據(jù)
回望林紓:孝道、愛道與友道
海峽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32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響了林紓的人生觀
海峽姐妹(2017年11期)2018-01-30 08:57:45
擁抱
小小說月刊(2017年6期)2017-05-16 17:32:13
嚴復修改試卷
做人與處世(2017年1期)2017-02-28 22:26:40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汉川市| 阿克陶县| 金坛市| 临安市| 延庆县| 南溪县| 北京市| 思茅市| 正镶白旗| 彭水| 含山县| 大冶市| 个旧市| 盐亭县| 姚安县| 元朗区| 宣武区| 成安县| 巍山| 山丹县| 霍城县| 新晃| 贵港市| 高密市| 烟台市| 凉山| 阜南县| 恭城| 瓦房店市| 喀什市| 监利县| 衡水市| 玉山县| 双江| 盖州市| 兴国县| 钟山县| 遵义县| 深水埗区| 嘉峪关市| 施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