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羅湖區(qū)中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001)
裸花紫珠片具有消炎、解毒[1]、收斂、止血的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于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急性傳染性肝炎,急性扁桃體炎、慢性咽炎,外用治燒、燙傷,外傷出血等[2]。有報道對其水提物采用分光光度法進行總黃酮的含量測定[3],該法干擾多,專屬性差。裸花紫珠中分離到紫珠萜酮、木犀草素等化合物,木犀草素及其配糖體是裸花紫珠中含量較多的成分[4],為了更好地控制裸花紫珠片的質(zhì)量,保證臨床療效,本實驗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木犀草素進行含量測定。
LC-10ATVP泵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SPD-10AVP型紫外可見檢測器(日本島津公司),電子天平,超聲波清洗器。木犀草素對照品(批號111520-200201,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裸花紫珠片由海南九芝堂藥業(yè)生產(chǎn),規(guī)格為0.5 g/片×24片。甲醇(色譜純)、磷酸(分析純)、水為重蒸餾水。
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Diamonsil C18柱(250 mm×4mm,5 μm),流動相:甲醇-水-磷酸(50∶50∶0.2),柱溫:25℃;檢測波長:350 nm;流速為1.0 mL/min;進樣量:10 μL。理論板數(shù)按木犀草素峰值計算應(yīng)不低于2 200。
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木犀草素對照品約1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木犀草素對照品儲備液。精密吸取上述溶液1 mL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品溶液。
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樣品20片,除去簿膜衣,精密稱定,研細,取約2.5 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甲醇溶液回流提取,提取液水浴蒸干,殘渣加甲醇溶解,濾過,濾液轉(zhuǎn)移至25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供試品溶液。
2.4 陰性對照樣品溶液的制備 取不含裸花紫珠的陰性對照樣品,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備取得。分別吸取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陰性對照樣品溶液注入色譜儀,記錄色譜圖。陰性對照樣品溶液在木犀草素出峰位置處無干擾。
2.5 標準曲線的制備 分別精密吸取木犀草素對照品儲備液1.0,2.0,3.0,4.0,5.0 mL置25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各進樣10 μL,記錄色譜圖。以峰面積為縱坐標,進樣量(μg)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Y=1.092 6×10-4X-0.080 3,r=0.999 3。結(jié)果表明木犀草素的進樣量在0.012 5~0.206 6μg線性關(guān)系良好。
2.6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重復(fù)進樣6次,測定峰面積1.53%(n=6)。結(jié)果表明儀器的精密度符合要求。
2.7 重復(fù)性試驗 取批號100050裸花紫珠片6分,制備供試品溶液,測定含量,6分樣品中木犀草素的平均含量為1.426 3 mg/片,求得RSD為1.39%。表明該方法的重復(fù)性良好。
2.8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份供試品液,分別于0,2,4,6,8,10 h,進樣10 μL測定木犀草素的含量,RSD為0.68%(n=6),表明樣品在10 h內(nèi)穩(wěn)定。
2.9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批號100050裸花紫珠片(含木犀草素2.843 1 mg/g)0.25 g,分別稱取6分,精密稱定,分別精密加入0.10 mg/mL木犀草素對照品溶液1 mL,制備供試品溶液,測定,結(jié)果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9.89%,RSD為1.79%。
2.10 樣品含量測定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以外標法計算其含量,結(jié)果3批樣品中木犀草素的含量分別為1.436 6,1.469 8,1.583 2 mg/片。
3.1 檢測波長的選擇 用紫外可見檢測器對木犀草素的標準溶液進行檢測,木犀草素的最大吸收波長為348 nm,考慮到此波長處為末端吸收,干擾較大,故把檢測波長定在350 nm。
3.2 方法的可靠性 本方法測定裸花紫珠中的木犀草素含量,具有提取及測定方法簡便、快捷、準確,重復(fù)性好的特點,可作為該制劑含量測定的方法。
[1]陳穎,楊國才.裸花紫珠抗炎作用及增強免疫功能的實驗研究[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xué),2006,13(8):39-41.
[2]胡蓉,姚閩,李玉云,等.HPLC法測定裸花紫珠藥材中木犀草素的含量[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9,3(20):271-272.
[3]宋永強,諶樂剛.分光光度法測定裸花紫珠片中總黃酮含量[J].海南醫(yī)學(xué),2005,16(6):152.
[4]王祝年,韓壯,崔海濱,等.裸花紫珠的化學(xué)成分[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xué)報,2007,15(4):359-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