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朱劍凡“興女學”與近代湖南婦女解放*

2010-03-21 22:58:27張金榮李興國
外語與翻譯 2010年1期
關(guān)鍵詞:女學湖南

張金榮,李興國

(中南大學政治學院歷史學系,湖南長沙410083)

朱劍凡“興女學”與近代湖南婦女解放*

張金榮,李興國

(中南大學政治學院歷史學系,湖南長沙410083)

朱劍凡是湖南現(xiàn)代著名的革命教育家,也是湖南女學和婦女解放的開拓者。其“興女學”啟迪了女智,促進了女性自我解放意識的覺醒,提高了女子解放的素質(zhì)和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在毛澤東等人的影響下為湖南和全國培養(yǎng)了一批婦女解放的領(lǐng)軍人物,奠定了湖南婦女解放的歷史地位。

朱劍凡;興女學;湖南婦女解放

朱劍凡(1883-1932),原名周家純,長沙市寧鄉(xiāng)縣人。其先祖系明宗室吉王之后,為避清朝迫害,改為周姓,辛亥革命后改名朱劍帆(“帆”后改“凡”)。1902年朱劍凡東渡日本留學,1905年創(chuàng)辦了周氏私塾,這是湖南繼第一女學堂、淑慎女學、影珠女學之后的第一所女學(這些學校在1904年因王先謙“請廢女學”事件被“即行停辦”)。1908年朱劍凡為發(fā)展女學事業(yè),將自己的家產(chǎn)共11.17萬銀元全部捐獻,毀家興辦了周南女學。這一毀家興學的義舉傳遍了三湘大地,成為女性教育史上的一件盛事,更為湖南的婦女解放運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關(guān)于他的研究文章大多從教育的視野來論述的,較少涉及婦女解放問題,本文就其女學實踐略作探討,以彰顯其毀家興學、女權(quán)益張的價值所在。

—、朱劍凡“興女學”與婦女解放思想的淵源與萌發(fā)

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男權(quán)主義的三綱五常倫理與“女子無才便是德”愚婦政策根深蒂固?!懊て淠?刖其足,樊籠其身,束縛其智慧”,成為男性奴役女性的非常手段,嚴重窒息了女子的發(fā)展。女子“徒以肢體委于男子”,淪為男人的附屬品或玩物。但隨著封建制度走向沒落和西方民主思想的東入,李贄、俞正燮、李汝珍等思想家以及早期維新人士如王韜、陳虬等,開始認識到桎梏女子發(fā)展的丑陋及其弊病,提倡女子教育,并為此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有效推進了中國近代婦女思潮的嬗變。

(一)湖湘文化的傳承與維新思潮的涌動

朱劍凡生活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正是國破家亡、中華民族空前危機的時代,也是國人求富求強、浴血探索的時代。這一時期湖南“風氣日開”,湖湘文化“于斯為盛”。再加上他好讀文史,“青少年時讀過王夫之、魏源、譚嗣同等人的啟蒙著作”,繼承了湘人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經(jīng)世傳統(tǒng)。王夫之十分看重“教化”在治國中的地位,他指出:“王者之治天下,不外政教之二端。語其本末,則教事也,政末也。”魏源主張學習西方,以夷制夷,詳細介紹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和婚姻制度。美國“國內(nèi)遍設(shè)大小書院,國內(nèi)男女無不能書算者”[1];“娶妻不用媒妁,與女子自訂可否,諾則告其父母而聘訂焉……請牧師,祈上帝,遂為夫婦?!盵1]“富貴貧賤皆一妻,無妾。妻死乃得續(xù)娶,雖國王亦只一妃”[1];這種男女教育平等、婚姻自主的西方文明比“女子無才便是德”、包辦的封建婚姻確實優(yōu)越和進步,也給作為“側(cè)室庶子”的朱劍凡以強烈的震撼。

但是真正激發(fā)其女學及婦女解放思想的則是康梁以及譚嗣同、唐才常、熊希齡等為代表的維新人物。受民族危機的刺激和西學東漸的影響,維新派視“婦學”為“天下強弱之大原”,而欲強國強種必“不纏足”、“興女學”。湖南作為維新活動中“最富朝氣的一省”,興女學的呼聲尤為強烈。南學會尖銳批評了“貴男賤女,女子不宜讀書識字”的謬論。譚嗣同則主張“興女學以課婦職”,“男女內(nèi)外通”,要求取消男尊女卑,爭取男女平等。他甚至認為“夫為妻綱”更是“至暴亂無理之法”[2]。再者譚又與唐才常、熊希齡等人創(chuàng)辦長沙時務(wù)學堂,成立湖南不纏足會,并利用《湘報》,提倡變法,鼓吹女學,開時代之風氣。在變法思潮的沖擊下,湖南的婦女解放運動亦由此勃興。

(二)留日的催化和家庭際遇的影響

1902年朱劍凡負笈東學是他人生的另一拐點。在此之前,“他的政治思想受了改良思想的影響,限于‘富國強兵、教育生聚’而已”[3]。直到他接觸了黃興、陳天華、周震麟等革命派以后,這種改良思想才得以轉(zhuǎn)變。他在給妻子的信中說:“人生的意義,我這才逐漸洞見”,“思想自由,我這才享受其樂”,“我對孫中山、黃興的政治主張很感興趣,我覺得他們的眼光更遠大,更現(xiàn)實。”[4]陳天華在《猛回頭》里的話頗耐人尋味:“凡我女同胞,急急應(yīng)該把腳放大了,入了女學堂,講些學問,把救國的擔子擔在身上,替數(shù)千來年的婦女吐氣?!秉S興更是朱劍凡興女學的鼓動者和支持者,國難當前,他們壯志難酬,積極探索救國方略,在朱辦學困難時期,他積極捐資,成為周南最早的校董之一。周震麟則鼓勵朱劍凡從事教育救國,集結(jié)力量支持革命。此外,楊昌濟、胡元倓、陳潤霖、李士元等人與周志同道合,對他的女學實踐有著直接影響。

朱劍凡的思想還與他的家庭遭際有關(guān)。其母姚氏,本是朱的父親周達武入川在忠縣掠得的農(nóng)家貧女,深為周喜愛,而遭戴氏(正室)妒忌。再者戴氏婚久不孕,朱劍凡之嫡兄周廉甫實為假懷孕抱養(yǎng)為之,故戴氏妒心日重,虐待亦深。周達武死后,朱氏母子境況更是慘淡,。這種家庭際遇給幼年的朱劍凡以深刻印象,他深深感到封建宗法倫理、妻妾制度對女子的摧殘,急須尋求一條道路來解救如他母親般被桎梏的女性。朱伯深在回憶錄中談到:“先父痛心自己母親姚氏的遭遇,這是他辦女子學校動機之一。”[5]再者對女兒佛根未來的深思也促使他志于女學。朱劍凡是一個開明的人,1900年魏湘若生下女兒后,滿臉愁容,朱“尤痛感女子社會地位卑微”,在戊戌思潮的影響下,堅持讓女兒免受纏足穿耳之苦。后女兒因無女學只能枯守家中,他感到不能讓女兒再走母親的老路,“女子沉淪黑暗,非教育無以拔高明”,“為女兒以及千萬個女孩子也有一個讀書的機會”,他立志創(chuàng)辦女學,把她們從蒙昧中解放出來。此外他提倡一夫一妻制,一生只娶魏湘若一人,拒絕納妾?;闀r其岳母董夫人送來四個丫頭陪嫁,他都一一妥當?shù)厍布匏恕?914年董夫人特從邵陽送來一名叫春燕的絕色女子,勸他納妾,被他力拒并送一親戚收養(yǎng)?!拔遗d辦女學,就是為解放婦女而斗爭,怎能做這種事?”可見母親姚氏對他的影響以及他對封建妻妾制度的忿恨。正是由于這種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使他走上了毀家興學“讓全國千萬個婦女脫離幾千年的封建家庭”的道路。

二、朱劍凡對“興女學”與婦女解放的探索

周氏私塾成立以后,朱劍凡開設(shè)師范班、小學、幼兒園等,“隔簾授課”,傳授新學。即便如此,守舊士紳依然放肆污蔑,多加刁難:“周家花園是《紅樓夢》里的大觀園,周家純(即朱劍凡)是大觀園里的賈寶玉,不然他為什么要辦女學呢?……”[5]但朱劍凡不避斧鉞,迎難而上,認識到“興女學”的意義所在,并將婦女解放與救亡圖存結(jié)合起來,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婦女解放的根本辦法在于“興女學”

近代以降,“興女學”這一歷史話語一直備受早期女學先驅(qū)、戊戌維新人士的關(guān)注。但他們不約而同地均帶有功利傾向,“為解放男子而解放女子”。如經(jīng)元善認為:“推女學校之源,國家興衰存亡實系焉?!绷簡⒊f得更透徹,旨在培養(yǎng)“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遠可善種”的新賢妻良母。辛亥時期,以唐群英、王昌國為代表的女革命群體,由于接受了斯賓塞、穆勒等人的女權(quán)學說,她們迫切希望在民國建立以后獲得“女國民”的資格,通過女性參政權(quán)來實現(xiàn)男女平等,遺憾的是參政運動無果而終。朱劍凡則從自己家庭際遇出發(fā),在留學日本的刺激下,深感“女子沉淪黑暗,非教育無以拔高明”,找到了婦女解放的有效途徑?!拔揖蛷母憬逃_始,興辦女子學校,讓全國千萬個婦女脫離幾千年的封建家庭,參加社會活動,使全國婦女和男子平等!”[6]可以說,這種觀點與五四時期新民主主義者的婦女觀是很接近的。李大釗將婦女解放的權(quán)利歸結(jié)為“屬于教育者、屬于勞工者、屬于法律者、屬于社會的生活者”[7],并著重強調(diào)男女教育同等權(quán)是婦女解放首倡的權(quán)利。也正是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朱劍凡確立了“啟迪民智,救亡圖存,解放婦女”的辦學宗旨,這在當時無疑是有前瞻性和時代先進性的。

(二)朱劍凡對女性發(fā)展和女子權(quán)利的獨特認識

首先,女子獨立人格的培養(yǎng)。1907年清王朝雖開放女禁,但其教育仍是賢妻良母的教育。清政府在《奏定女子師范學堂章程》中嚴格規(guī)定:“中國女德,歷代崇重,凡為女、為婦、為母之道……務(wù)時勉以貞靜、順良、慈淑、端儉諸美德??偲诓槐持袊騺碇Y教與懿之風俗?!钡靹Ψ哺颐疤煜轮蟛豁t,認為:“女子既受教育,心理自異恒人,凡關(guān)服飾一事,當為社會模范”。所以周南對學生的衣服、發(fā)髻、服飾等都作了詳細規(guī)定,主張樸素簡約,“五雜件戒指表鏈諸物,非作業(yè)時所必要;頭部插戴花朵,帶上附以長絳,非體上所必需,當廢置不用。”[8]朱氏通過培養(yǎng)女子的“養(yǎng)成教育”,以與社會上的太太小姐們相區(qū)別,使周南的學生“意志發(fā)皇,很有朝氣”。

朱氏強調(diào),“女子要自立于社會,有學識技能才能拔于黑暗”。為了培養(yǎng)女子的獨立能力,朱除開辦師范科、簡易師范科和小學幼兒園普通課程外,針對社會上鄙視體力勞動和城市婦女缺乏謀生技能的情況,特設(shè)縫紉、刺繡、烹飪等家事課,并聘請李淑儀(原為曾國荃幼妾所養(yǎng)的吃齋念佛的清客友姑)教刺繡,從而使女子教育與社會生活結(jié)合起來,提高了女子走出深閨謀求獨立的能力。這既體現(xiàn)了湖湘文化經(jīng)世致用的傳統(tǒng),又是對賢妻良母教育的糾偏與遺棄。

其次,重視女子體質(zhì)的發(fā)展。朱在留日期間,深感“東亞病夫”的奇恥大辱,所以他非常重視體育,一改傳統(tǒng)女子弱不禁風之舊習。他強調(diào):“吾國貧弱,懶惰倚賴,是其大因女子大多矯惰不事,本校力矯其弊,凡生徒力所能辦者,均極端倡導之?!盵4]他甚至認為“凡人不能強健其身體者,即為社會罪人”,為此他專門外聘佐藤操子、春山雪子,并從上海請范慕英老師,加強體育教學,舉辦運動會,提高女子體質(zhì)。雖然朱氏體育理念是從“強國必先強種”的前提出發(fā),但這畢竟是在“不纏足”之后女性形體上的再次解放,并為后代人所繼承。

再次,爭取婚姻自主與女性經(jīng)濟獨立。新文化運動興起,馬克思主義婦女觀也隨即涌入我國,追求個性解放、婚姻自主、女子經(jīng)濟獨立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受此感染,1917年朱銳意改革,強調(diào)科學和新文化教育,主張學生思想、言論與信仰自由,反對包辦婚姻,并“適應(yīng)現(xiàn)代需要,增加女子科學的生產(chǎn)能力,以謀生活的獨立”。女子既然接受了教育,又具備了勞動技能,就可以從家庭走向社會,參與勞動,逐漸擺脫對男子經(jīng)濟的過度依附。

不久湖南發(fā)生了趙五貞、袁舜英兩次自殺事件,掀起了湖南女性爭取婚姻自主、經(jīng)濟獨立權(quán)利的高潮。趙五貞因不滿于父母包辦的封建婚姻,以剃刀自刎的極端方式向封建制度挑戰(zhàn)?!芭釉诩覐母?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做女子真是背時啊!”[9]趙女士的悲慘命運給湘人敲響了警鐘,昭示了封建婚姻的罪惡和吃人的本質(zhì)。袁舜英溺水自殺系由其夫李振鵬長期冷淡與歧視所致。他們識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但由于兩人差距懸殊,李受過新式教育,袁則是舊社會的婦女、小腳,對袁“不是惡罵便是恨打”。袁的自殺凸顯了女子之經(jīng)濟獨立權(quán)與婚姻自主、離婚權(quán)利的缺失?!耙夥艐D女,必須改造社會制度,打倒包辦的婚姻,實行自由的婚姻;開辟勞動門路,使婦女都能自食其力?!盵8]這兩次自殺事件引起眾人的悲憤,亦喚起了更多的婦女敢于沖破“三綱五?!?、“三從四德”的藩籬,與封建家庭決裂,引發(fā)了“向封建制度的大進攻”。

(三)婦女解放要與救亡圖存相結(jié)合

朱氏婦女解放不僅體現(xiàn)在女學實踐以及女子權(quán)利的獲取上,更為重要的是把婦女解放放在救亡圖存的時代背景中,組織學生罷課,反對封建專制,爭取國家獨立富強,徹底地實現(xiàn)婦女解放。正如他所言:“教學要與社會生活相結(jié)合,要為社會改革和建設(shè)而服務(wù)”[4]。正是在民主運動過程中,周南的學生與勞工群眾打成一片,既給湖南的民主運動帶來了“生氣”和張力,又為婦女解放運動提供了廣闊的歷史舞臺。個性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等觀念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湖南的婦女解放運動也就愈發(fā)奪人耳目,彬彬郁郁。

其一,五四以前湖南女學生的反封建斗爭。1907清政府宣布實行“鐵路國有”,朱劍凡、徐特立率先引領(lǐng)周南女校罷課反對賣國行為,引發(fā)了包括明德學堂、楚怡學校及其他官立學堂在內(nèi)的長沙首次罷課風潮。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fā),朱剪掉辮子,砸碎神龕和“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帶領(lǐng)全校師生上街宣傳,并策動湖南新軍起義以響應(yīng)革命。1913年湯薌銘督湘,為袁世凱復(fù)辟造勢,朱發(fā)動學生奮起反對,后被迫辭去湖南第一女師校長職務(wù)。這一時期由于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婦女解放的活動不很突出,但經(jīng)此鍛煉,周南女生逐漸走向成熟,為五四時期的婦女解放提供了人才基礎(chǔ)。

這一時期唐群英、張漢英、王昌國等人掀起了湖南婦女參政運動的高潮。1911年唐群英成立留日女學會,主辦《留日女學生會》雜志。革命成功后,唐又聯(lián)絡(luò)張漢英、王昌國、沈佩貞等在南京成立女子參政同盟會,為爭女權(quán),打砸參議院,掌擊宋教仁,為女子吶喊:“當民軍起義時代,女子充任秘密偵探,組織炸彈隊,冒種種危險。女子等犧牲性命財產(chǎn),與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棄女子于不顧!”[9]但由于缺乏群眾性的參與,女子參政權(quán)也化為泡影。

其二,五四期間周南女學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五四時期,周南的民主活動引人矚目。1919五四運動爆發(fā),朱劍凡和徐特立一道帶動省城學生和教職工罷課罷教、提倡國貨、反對二十一條,組織“救國十人團”、“國貨維持會”,有力的配合了全國的革命運動。同時朱劍凡組建健學會,主張“各除成見,研究世界新思想,判斷是非,服從真理”,宣傳十月革命,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被毛澤東譽為“東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他又資助文化書社,進行教育改革,主張學生自治,并在與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徐特立、李富春等人的接觸和影響下,周南的學生運動進入了嶄新的時期。

首先,新民學會與驅(qū)張運動。1918年,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人成立以“革新學術(shù),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為宗旨的新民學會,當時男女社交尚未公開,但這個面目一新的團體吸引了眾多勇于解放的女性。在最初的7位女會員中,周南就有5位,及至后期,女會員總計19人,其中周南女生14人。新民學會熱切地羅列值得研究的“問題”,并選擇解決的“主義”。確定了“改造中國與世界”方針,使周南女生普遍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這些人后來都成為“社會政治運動的組織者和中堅力量”。

五四運動爆發(fā),湖南的學生積極響應(yīng)。但張敬堯排斥民主,解散了學生聯(lián)合會,封閉《湘江評論》,封建復(fù)古思想、賢妻良母主義大行其道,給湖南婦女解放和民主活動產(chǎn)生很壞的影響。參加新民學會的周南學生在毛澤東、蔡和森等人的指導下,聯(lián)絡(luò)社會各階層,發(fā)動全省學生罷課、教師罷教、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教育界人士組織代表團分赴北京、上海進行驅(qū)張宣傳,同張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最終取得了驅(qū)張運動的勝利。

其次,創(chuàng)辦《女界鐘》,倡導婦女解放。在朱劍凡主張學生自治的鼓舞下,周敦祥、魏璧、勞君展等人創(chuàng)辦《女界鐘》,文章主要涉及抵制日貨、反對軍閥政治、勞工神圣等,最有影響力的是關(guān)于婦女解放問題,尤其是對趙五貞、袁舜英兩次自殺事件的報道,引起社會震動。

再次,女子留法勤工儉學,追求男女教育平等。在“工讀思潮”的影響和新民學會的推動下,1919年向警予、蔡暢、陶毅成立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提出“實行婦女解放,勞工神圣,工讀神圣”的口號,要求會員“須隨時提出關(guān)于女子之問題互相研究,以其結(jié)論作為本會同人之主張”[10]。組織人員,分12批赴法,《湖南大公報》稱之為“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史上一件別開生面的佳事”。同時留法的周南女生把國內(nèi)男女教育平等思想延伸到了國外,組成“開放海外大學女子請愿團”,發(fā)布《致女界全體書》,批判了賢妻良母觀念,倡導男女在名額、津貼學費教育上的平等,“掃除一切貴族式男系式的大學之惡習”,引起國內(nèi)震動。

三、朱劍凡“興女學”在湖南婦女解放運動中的歷史影響

“女權(quán)益張,安能忘先生。”受家庭影響朱劍凡以“興女學”為手段增強女性智識、生存之技能,將湖湘圣賢思想啟蒙化為女學實踐,促進了女性的覺醒。他又將愛國意識、救亡圖存時代特征寓于女學之中,緊隨五四風潮,力行民主實踐,迎來了湖南婦女思潮的高漲。其影響力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其一,毀家興學的義舉引發(fā)了湖南女學熱。湖南女學以趙爾巽推行新政、龍紱瑞創(chuàng)辦第一女學堂為發(fā)軔,然不久,御史杜本崇即以“女學并無實用,徒為傷風敗俗”為由,“即行停辦”。直到1907年女學始獲合法地位。期間周氏韜光養(yǎng)晦,開辦“女禁”,鼓舞了一大批有志于女學的開拓者。據(jù)統(tǒng)計,截至1922年湖南省內(nèi)各種性質(zhì)的女校總達28所,其中女中1所,女子師范9所,女職18所,在全國名列前茅。出名的有尚德女學、福湘女中、圣德女學、藝芳女中等。這些女校為湖南女學的發(fā)展和婦女解放運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另外在周南畢業(yè)的學生群體中,興女學的思潮尤盛:向警予的溆浦女中,蔣葆遜、蔣玳遜的“幼幼”學校、王玨的“培德”女校、李宗蓮的“自得”女學以及“稻田”和“含光”女師等,另外還有文慧中、童錫禎、吳特等人。這些女學秉承周南精神,擴大了女子受教育的地域范圍和群體氛圍,為婦女解放思潮構(gòu)筑了更廣闊的輿論空間和群眾基礎(chǔ),推動了五四婦女解放運動的蓬勃發(fā)展。

其二,《女界鐘》與湖南婦女解放運動的高漲。辛亥一役,封建的專制制度雖被推翻,但阻礙婦女解放的封建文化依舊大行其道,荼毒生靈。鑒于此,新文化運動的巨擘們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對復(fù)古逆流和以族權(quán)、夫權(quán)為基礎(chǔ)的吃人的禮教展開了猛烈攻擊。周南的《女界鐘》便是這一思潮影響下的產(chǎn)物,它成為“湖南女界自己爭平等、求解放”的斗爭鐘聲?!杜珑姟冯m刊出四至五期就被軍閥下令封閉了,但影響深遠,其作用不可低估?!白浴杜珑姟坟餐龊?再沒有繼著產(chǎn)生得力的宣傳物,于是婦女運動也隨著衰歇了?!盵11]“《女界鐘》在那時,真是中國女界強大而有力的警鐘,有很多婦女都受著它的熏陶,跳出奴隸的家庭生活而外出求學?!盵12]此后不久,長沙就出現(xiàn)了李欣淑出走事件。1920年3月,李欣淑為反抗父母包辦婚姻毅然離家,臨走時登報宣稱:“我于今決計尊重我個人的人格,積極地和環(huán)境奮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進。”[12]

在兩次自殺事件和《女界鐘》影響下,湖南知識界掀起控訴封建禮教罪惡,反對封建婚姻制度浪潮。各種婦女解放團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余曼楨在常德籌建婦女儉德會,以“爭取婦女解放,男女平等”為宗旨;江陰女校8位女學生創(chuàng)立了“立志不嫁會”;周南以外的長沙各女校,如稻田、藝芳、福湘、涵德等共同組織了“女學生勵進會”,以“增進女界的幸福,提倡女子服務(wù)社會的能力”為宗旨;另外還有長沙女學生聯(lián)合會、旭日學會,他們都以女子為主體,以提高婦女地位為目的。這些女子團體在五四思潮的推動下,對改變風氣,推動婦女解放,起了很大的作用,共同奠定了湖南婦女解放的歷史地位。

其三,形成了以周南女生為主體的杰出的婦女人才群體。十月革命的勝利,給國人送來了新的主義和文化。在這之前,中國人歷經(jīng)“器物”到西方“制度”的創(chuàng)傷,女子參政運動亦以失敗告終。要徹底實現(xiàn)婦女解放,必須在新的主義和文明的指導下實現(xiàn)社會的根本性的改造。周南女生以五四為契機,開展學生自治,參與新民學會,又赴法勤工儉學,較早地實現(xiàn)了婦女解放觀點的根本轉(zhuǎn)變。誠如《新青年》所評價:“因為這個學校在湖南本是最有精彩的,加以校長朱劍凡極力提倡‘新’的改造,所以一般學生的思想,與一般普通的人,大大不同?!盵13]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以向警予、陶毅、蔡暢、魏璧、勞君展、黃慕蘭、周敦祥、楊開慧、丁玲等人為代表的周南群體,他們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婦女解放運動的開路先鋒,其貢獻是卓越的,影響是深遠的,完成了婦女解放運動從近代向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轉(zhuǎn)變。

[1]魏源.海國圖志[M].長沙:岳麓書社,1998:1098.

[2]譚嗣同.譚嗣同全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8:304.

[3]湖南文史資料選輯(二十輯)[Z].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4]毛捧南,劉正華.朱劍凡及其教育思想[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朱伯深.我的父親朱劍凡[A].長沙文史資料(3輯)[Z].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6]朱仲麗.王稼祥夫人朱仲麗自傳三部曲[M].北京: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80.

[7]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周敦祥.女界鐘[A].中國現(xiàn)代革命史資料叢刊·新民學會資料[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9]羅瓊.婦女解放問題基本知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簡章[N].長沙:大公報,1919-12-03.

[11]周毓明.湖南婦女運動之過去與將來[A].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李欣淑出走后所發(fā)生的影響[N].長沙:大公報,1920-02-28.

[13]呂芳文.五四運動在湖南[M].長沙:岳麓書社,1997.

2010-01-30

張金榮(1960-),女,河北平泉人,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歡
女學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湖南境內(nèi)有幾次重大轉(zhuǎn)兵?
湖南最早的農(nóng)工會組織在哪里成立?
無聲之聲:明末清初政統(tǒng)與儒教中的女學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6:54
美育史料·民生女學藝術(shù)會
美育學刊(2019年4期)2019-07-24 01:49:00
三線建設(shè)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做“微整服務(wù)”,女學霸為顏值走向深淵
公民與法治(2016年1期)2016-05-17 04:07:53
“女學熱”:是智慧課堂還是愚民教育
人民周刊(2014年12期)2014-09-10 07:22:44
“女學”課堂培訓女強人
营口市| 康马县| 历史| 左权县| 无极县| 策勒县| 治多县| 万源市| 上高县| 车险| 商城县| 鸡泽县| 芦溪县| 镇平县| 当雄县| 承德市| 禄丰县| 化隆| 图们市| 枣阳市| 周口市| 大城县| 马关县| 甘洛县| 江西省| 财经| 台山市| 鹤岗市| 香河县| 梁山县| 沧州市| 鲁山县| 吐鲁番市| 桐柏县| 甘德县| 金华市| 阳山县| 毕节市| 西昌市| 全州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