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南非特派記者 裴廣江
面包、可樂、生肉干,這是南非黑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在約翰內斯堡經營肉干生意近40年的華僑馬先生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他的店每星期就能賣500公斤左右的生牛肉干。
說起生肉干這種南非著名的食品,還跟中國有些聯(lián)系。當年成吉思汗率鐵騎馳騁歐亞大陸,生肉干因其取材和制作方便,成為軍隊中常見的食品。隨著蒙古軍隊開進歐洲,生肉干的做法也流傳到了歐洲。17世紀,荷蘭人把生肉干的做法帶到了南非。但真正的南非生肉干做法形成于布爾人大遷徙時期。19世紀30年代,定居開普殖民地的荷蘭人后裔布爾人因受到英國人的排擠,開始長達數(shù)年的大遷徙。他們趕著牛車,后有英國人的追兵,前有當?shù)夭柯涞淖钃?,常常風餐露宿,難以覓得食物。有時候他們把偶爾打來的野味掛在馬鞍上自然晾干。同時,馬行走時的摩擦讓肉變得口感更好,而通過含有鹽分的馬汗的滲入,肉干更便于保存。
現(xiàn)在人們早已不用這種方法做生肉干了。以最常見的生牛肉干為例,人們一般會選擇牛里脊肉或者牛腿肉。切肉的時候,一般要順著肉的紋理。切好的生牛肉條一般寬四五厘米,長50厘米左右,厚度從幾毫米到一兩厘米不等。接著便是入味了,常用的調味料包括白醋、芫荽、黑胡椒和鹽(或紅糖),也可以加入辣椒、蒜和洋蔥末等。接下來便是最為關鍵的晾干過程了。在農村地區(qū),人們仍采用在涼爽的自然風中晾干的辦法,這樣雖然慢,但是做出來的肉干卻是味道最好的。在城市中,專門做生肉干的店鋪通常會在封閉的屋子中晾干。他們把牛肉條懸掛在房間內,使室內溫度保持在40至70攝氏度,再用風扇使整個房間保持通風狀態(tài),這種情況下4個小時就可以把肉風干了。
記者采訪的馬先生做生肉干的方法則與南非人的做法不同。他不用醋保鮮,因為醋的味道往往難以去除。其次,他在晾肉的過程中結合南非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兩種做法。記者看到,他在店鋪二樓專門做了一個四五平方米的封閉鐵房子,房間下面有進風口,上面有出風口,溫度保持在30度左右,還有風扇對著牛肉24小時吹風。這樣要完全晾干牛肉需要一個星期。馬先生說,雖然這種做法時間較長,但味道更好,他做肉干的手藝連一些南非人都自愧不如。
南非野生動物多,因此生肉干的原料早已不僅僅是牛肉了,鴕鳥、大象、羚羊甚至野牛肉都被用來做生肉干。生肉干在南非價錢不菲,在大商場中,包裝好的100克生牛肉干要賣到30蘭特左右(1美元約合7.5蘭特),在肉店中也要賣到90蘭特一斤。即便如此,南非人還是對生肉干百吃不厭,幾乎天天不離。特別是許多從事體力勞動的黑人,只要手頭有一些零花錢就會用來買生肉干吃,他們認為吃生肉干可以增加力量。一般情況下,人們只是把生肉干作為零食吃,但它也可以切成丁,加入面包中或放在比薩餅上,生肉干口味的薯條也已經開發(fā)了出來。生肉干中如果不加辣椒,還可以讓嬰兒作為磨牙棒?!?圖為南非賣肉干的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