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奉連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英法兩國為防止價值幾十億美元的黃金落入納粹德國之手,秘密組織了黃金越洋大轉移,在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章。
英國的“黃金計劃”
1940年6月,德軍勢如破竹、攻勢凌厲,法國投降。此時的倫敦也如黑云壓城,溫斯頓·邱吉爾戰(zhàn)時內閣的閣僚們正在緊張地策劃著一次冒險:把英國在全世界的經(jīng)商者和投資者世世代代掙得的巨大利潤,連同英國長年積累起來的價值70億美元的黃金和有價證券,通過北大西洋秘密運往加拿大。這個計劃被稱為“黃金計劃”。
那是一個戰(zhàn)火燃燒的大洋!6月這一個月內,就有總噸位達349117噸的57艘同盟國與中立國的船只,在北大西洋被德國擊沉,葬身海底。
6月24日6時許,由海軍上校弗朗西斯·西里爾·弗林指揮的英國巡洋艦“綠寶石”號裝載著2229只裝滿金條的沉甸甸的箱子和488箱證劵(價值5億美元),從蘇格蘭南部的格里諾克港啟航。當船駛進大西洋時,風雨交加,大海翻騰咆哮,為“綠寶石”號護航的“哥薩克”號驅逐艦為掩人耳目,決定返航,由“綠寶石”號單獨航行。經(jīng)過9天艱難而危險的航行,7月1日清晨7點35分,財寶船終于安全地駛入加拿大東部的哈利克斯港口碼頭。
碼頭已經(jīng)處在嚴密的監(jiān)視下。一列戒備森嚴的秘密專列正翹首以待,在場的加拿大銀行和“加拿大國家捷運公司”的官員們以極快的速度從“綠寶石”號上卸貨并清點,又以極快的速度重新核查后裝上火車。傍晚7點,火車開動,裝載證券的車皮在蒙特利爾卸下貨來,裝載黃金的車皮則向渥太華疾馳而去。
什么地方能夠將成百箱的證券臨時藏起來呢?“太陽生活保險公司”的24層花崗石建筑占據(jù)著蒙特利爾“自治領廣場”的整個街區(qū),是英國自治領地中最大的一幢商業(yè)大廈。它有三層地下室,底下的一層當然是存放財寶的最佳地方。
當天下午1點鐘,蒙特利爾市警察封鎖了從鐵路調車場到“太陽生活保險公司”的幾個街區(qū),一輛輛大卡車在荷槍實彈、身著便衣的加拿大國家捷運公司保衛(wèi)人員押送下,穿過大街,直開到“太陽生活保險公司”后面的斜坡,皇家加拿大騎警隊在四周來回巡邏。那些箱子被運放到第三層“地下加固室”。最后一箱交清,經(jīng)稽查無誤,英格蘭銀行的存放部經(jīng)理遞給加拿大銀行的代理秘書戴維·曼休爾一張收據(jù)單,請他代表加拿大銀行在單據(jù)上簽字。
緊接著,加緊建造一座永久性的防備偷盜的地下儲藏所提上日程。加拿大用870根鋼軌,澆灌到3英尺厚的混凝土墻壁和天花板里,天花板上安裝了數(shù)十個靈敏度極高的測音器,檔案柜抽屜輕微的抽動聲都能被錄制下來。3個月內,又有36輛專車裝載證券到達此地。為了存放這些證券,“地下加固室”增設了近900個四扇門的檔案柜,24名加拿大騎警晝夜守衛(wèi)。
“綠寶石”號的航行,只是歷史性的橫渡大西洋的開場白。
7月8日午夜時分,裝載了大約7.73億美元的金條和299箱證劵(總價值約為17.5億美元)的英國艦船,由戰(zhàn)列艦“復仇”號和巡洋艦“邦納文圖爾”號領隊,并加3艘班輪、4艘驅逐艦護航,在海軍上將歐內斯特·拉塞爾·阿切爾爵士的率領下,啟錨航運。“復仇”號戰(zhàn)列艦上的8門15英寸和12英寸口徑的火炮和4英寸口徑的高射炮,隨時準備投入戰(zhàn)斗。
7月13日,這批船隊安全抵達哈利法克斯港,旋即分5次由專列運到渥太華惠寧街的加拿大銀行,藏入60英尺見方、100英尺高的地下儲藏室里。成萬塊的塊重27磅的金錠整整齊齊地碼在一個個鐵絲籠子里,一架復一架,一排又一排,一層又一層,一直堆到天花板。
黃金和證券繼續(xù)不斷地運到。據(jù)英國海軍部的記錄表明,在6、7、8三個月內,英國艦船(有幾艘是加拿大船和波蘭船)運到加拿大和美國的黃金一項總值超過25.56億美元,更令人驚訝的是,在那3個月期間,共有134艘同盟國和中立國的船只在北大西洋被擊沉,而載運黃金的船只卻全部安然無恙。
邱吉爾和他的內閣贏得了這場巨大的賭博。這樣一個牽扯到上千人的巨大行動,居然把機密保守得滴水不漏。
法國的“魚”計劃
1940年4月上旬,納粹德國侵占丹麥、挪威,并完成了進攻西歐的軍事準備。法國財政部為保全國家的2000余噸黃金,即令法蘭西銀行制定了一個代號叫做“魚”的黃金轉渡計劃。5月10日,荷蘭、比利時戰(zhàn)敗,法國邊陲告急,“魚”計劃開始付諸實施,租用了數(shù)百輛汽車將儲存在巴黎銀行地下室的2226噸黃金秘密地轉移到西南港口,指派大型軍艦外運他國。
不幾日,法國著名的“馬其諾防線”被突破,德軍迅速向西推進。德國對這些巨額黃金虎視眈眈。這批黃金在人心浮動、特務跟梢的情況下,巧妙地運抵了布勒斯特和土倫等港。
5月17日,第一批194噸黃金在土倫港裝上了航空母艦“貝阿恩”號。21日,第二批200噸黃金在布勒斯特港交付巡洋艦“圣女貞德”號和“埃米爾·貝爾登”號承運。兩批艦只于25日在加利群島匯合,編隊西航。途中,偵知德潛艇跟蹤,3艦加速航行,不時做防潛“之”字運動。6月1日,駛近北美洲,在加拿大飛機的掩護下,進哈利克斯港卸載,黃金交加拿大和美國銀行托收。
5月27日,輔助巡洋艦“帕斯特爾”號在布勒斯特港裝載212噸金幣駛向加拿大,“維爾·德奧蘭”號在波爾多港裝載213噸金錠駛向摩洛哥。航渡中,兩艦裝扮成運送土豆和商貨的艦只,選擇偏遠航道航行,沒有遇到麻煩。
6月初,德軍推進到敦刻爾克和巴黎遠郊,在大敵入侵、政局飄搖之際,法國財政部加快了“魚”計劃的實施。
6月12日,奉命急返布勒斯特的“埃米爾·貝爾登”號匆忙地裝載了254噸黃金再渡大西洋。航渡中,得悉巴黎失陷,倫敦當局電勸法艦歸附英國,艦長巴特毫不動搖,繼續(xù)西航加拿大。18日,航抵哈利法克斯港時,見多艘英艦行動詭秘,法艦毅然帶貨出港。7月3日,“埃米爾·貝爾登”號兩次擺脫英艦跟蹤,將黃金卸到法屬西印度群島的塞克斯炮臺地下室。
6月17日,法國政府向德軍投降。忠于職守的法國金融界人士和“維爾·德奧蘭”號等5艘軍艦的官兵仍于次日在布勒斯特港將尚余的1153噸黃金全部裝載上艦。兩小時后,從陸路奔襲而來的德軍不見了黃金的蹤影,只得惱怒地向大海開炮射擊。出港的法艦為避免與德英艦艇遭遇,沿西非海岸南駛,半途幾經(jīng)周折,終于將貨物轉藏于塞內加爾的深山叢林中。
(責編 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