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來,作為社會變革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報紙在忠實報道社會變遷的同時,版式上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傳播理念的變革和社會的進步。
報紙版式的演變
以《洛陽日報》為例,《洛陽日報》1980年復刊,四開四版,當時的版式是一種傳統(tǒng)的版式,文章短小精練,標題字號小巧、字體多樣,版面以文字稿件為主,圖片只起到點綴作用,版式總體風格清秀、素雅。由于受當時的技術條件(鉛印)的限制,標題從不使用底紋等裝飾手段。而是在版面空隙和文章后配以裝飾用的欄花和插圖。版面以發(fā)滿為時尚,稿件緊密,行文緊湊,反對留白和留空。
印刷技術的飛速進步為報紙版式的革新提供了技術支持。1990年,《洛陽日報》的印刷技術實現(xiàn)了飛躍和突破,告別鉛與火,膠印取代了鉛印,電子排版開始取代人工排版?!堵尻柸請蟆芬苍诋斈暝┯伤拈_八版小報改為對開四版大報。技術的革新帶來了版式創(chuàng)新的飛躍,版式革新進入了一個新的空間。字體、花邊、底紋豐富多樣,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標題的裝飾、美化,圖片的加工、處理,新技術、新的編排手段帶來了報紙版面風格的面目一新,出現(xiàn)了色調加重、標題突出、照片醒目、花邊線條等美化元素點綴修飾等風格。但是在編排理念上,仍然奉行橫豎標題交錯,文章穿插套拼,串文,講求“橫不斷、豎不通、題不碰”的理論,標題錯落。文章咬合,版面緊密,不留空白。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信息產業(yè)的細分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作為平面媒體的報紙,在定位、版式上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報紙版面提倡工業(yè)化大生產,統(tǒng)一風格,消滅個性,報紙版面的流行趨勢及設計風格追求統(tǒng)一規(guī)整中又有變化,強調版面視覺中心。當時,北京青年報就提出“三步五秒”的理論,即在頭版以大圖片、粗線框營造視覺中心,讓讀者在距報攤三步之遠,五秒之內,就能辨認出《北京青年報》及其刊登的重大新聞,從而產生購買欲望。越來越多的報紙媒體認識到版式設計的重要性,導入視覺設計概念于報紙。而電子排版技術的進步、印刷技術的革新包括彩色印刷的普及,以及數(shù)碼技術的出現(xiàn)和應用,為報紙版面設計和制作提供了更大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堵尻柸請蟆芬蔡岢隽四K化、時尚化,濃墨重彩,厚題薄文,消滅豎標題,橫題橫文,大標題、大照片的編輯風格。
傳播理念的更新
形式服從于內容,形式服務于內容。報紙版式不斷推陳出新的背后是新聞傳播理念的更新。
上世紀80年代,我們的報紙擔負的更多的是宣傳任務,責任是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做好橋梁、紐帶和傳聲筒。為服務好報道內容,報紙在版面形式上就只好選擇填滿、塞實,不留空白,而受當時的報道理念和審美觀念的限制,不講求視覺沖擊,不注重版式突破,以局部美化和插圖、報花為點綴。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報業(yè)市場競爭的加劇,報紙版面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更加凸顯了傳播理念的變化。
工業(yè)設計概念融入版面設計。傳統(tǒng)的版面設計實際上只停留在劃版階段,編輯組織版面時主要對稿件的位置、題區(qū)大小和規(guī)定稿件能否全部安排上版面負責,對版面的外在風格只是簡單地要求美觀、和諧、平衡,劃版者大多為文字編輯。隨著工業(yè)設汁概念的引入,越來越多的報紙設立了版式總監(jiān)的職位,并聘請美術學院的專家對報紙版式進行整體設計,劃版編輯也引人美院畢業(yè)生等專業(yè)設計人員。這實際上意味著國內報紙已經開始嘗試將報紙當作工業(yè)產品來設計和包裝。
包裝概念融入版面設計。從僅僅是把稿件在版面上予以排列和展示到有目的、有意圖地運用加工、整合、拆分、突出等手段進行精細化處理,報紙版面設計開始走入包裝的時代。其標志是導讀功能的普遍運用、版面稿件的整合處理、模塊化的分類加工等。
對視覺沖擊力的追求。報紙在版面處理時開始突出賣點和視覺中心,吸引讀者眼球成為不懈追逐的焦點。其手段包括:新聞的排列方式越來越追求簡單實用,方便讀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其感興趣的信息;對版面主打稿件的處理無所不用其極,配發(fā)評論、背景資料、相關報道、延伸閱讀等手法紛紛亮相:圖片處理被提到了極其重要的核心位置,很多報紙甚至要求以圖片為前提選擇版面稿件的刊發(fā)與否,報紙開始進人讀圖時代。
對報紙定位的更加細分。報紙版面設計以便于閱讀為最高原則。追求簡單明快、一目了然。因此,越來越多的報紙在不斷地明確自己的定位和目標讀者群的細分,以確定自己的風格。機關報就要莊重大方,生活類報紙就要平易近人,市場類報紙就要貼近消費者。周刊類報紙就要走向雜志化等。
報紙版式的走向
隨著報業(yè)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新媒體的沖擊、紙質傳媒成本的增加,這些因素都決定了報紙要想進一步做大做強、立于不敗之地,必須進一步變革和創(chuàng)新,而這些變革和創(chuàng)新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報紙版面設計的創(chuàng)新。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報紙版式的創(chuàng)新將圍繞以下內容展開:
報紙的易讀化。在傳統(tǒng)的報紙競爭中,可讀性是被提及較多的概念,隨后又有人提出必讀性的概念。隨著傳播“業(yè)態(tài)”發(fā)生變化。易讀性概念的提出,使得探討可讀性和必讀性的差異在新聞學中有了更實際的意義。在報紙進入“厚報”時代,讀者進入“速讀”時代后,可讀性強的稿件(信息)由于淹沒在報紙版面中,因此有可能被讀者所忽視,可讀的東西恰恰沒有被讀到。對于這部分讀者而言,可讀性沒有被體現(xiàn)出來,可讀性強的東西在極端的情況下變成了“不讀”。在稿件(信息)增強可讀性的基礎上,導人易讀性的概念,即稿件(信息)在報紙版面上增強吸引讀者的方式方法,可讀性才能在傳播中實現(xiàn)閱讀的現(xiàn)實性。
細而言之,傳統(tǒng)新聞學理論中的可讀性,是指單篇稿件(信息)的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而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單篇稿件(信息)的表現(xiàn)形式與報紙整個版面,甚至整張報紙的信息處理形式組成了易讀性的概念,它是可讀性的延伸和分化。新聞信息的可讀性的內容,加上信息處理方式上的易讀性,最終形成新聞信息閱讀上的現(xiàn)實性(必讀性)。
報紙的個性化。報紙的版式風格是讀者區(qū)別其他報紙的相對固定的特色,個性一旦形成,就不宜輕易改變、做顛覆性的變革,只可以做一些細節(jié)上的微調。風格不僅是讀者從報紙堆里一眼就能認出自己的特色依據。同時又是讓讀者“一見鐘情”的感情紐帶。在報紙種類日益細分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報紙的競爭實際上是同類報紙的競爭。這些報紙在有限的新聞資源、相近的讀者定位以及相似的辦報理念下,如何才能展示自己的特色,版式風格就成為首要因素。各路報界精英都力爭在版式上與眾不同,而在樹立自己風格的同時也應符合視覺審美的規(guī)律,以自家報紙的性質及讀者定位為準則。
報紙的人性化。讀者閱讀報紙除了要獲得各種信息外,更是為了休息,他們會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并不是報紙的標題有多么粗大、色彩有多么繁多、版式有多么花哨就可以吸引住眾多讀者的,要想滿足讀者的感官享受,應以舒適、悅目為準則。所以,版面設計者要從讀者的角度出發(fā),使讀者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完成獲取信息的目的。
報紙的時尚化。版式設計是信息傳達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報紙的版式設計者不能就版式論版式,應開闊眼界,觸類旁通,關注流行和時尚的相關藝術,增強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和對時尚的敏感度,令報紙的版式緊跟時代的步伐。美的事物總能吸引住人們的目光,達到信息傳達的預期效果,版式設計要講究美感,要充分借助線條、色彩、插圖等無聲的語言去藝術地表現(xiàn)內容,達到新穎美觀、雅俗共賞的效果。所以,往往更具美感、時代感、個性化的版式設計才會先聲奪人,抓住讀者的視線。
在具體的版面設計上要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凸顯版面視覺中心。每一個版面都應有一個視覺中心。都應有一個吸引讀者眼球的焦點。所以,版面設計者要通過合理搭配運用圖片,精心制作設計標題,對比編排板塊欄框等方式來凸顯報紙版面的視覺中心。
二是加強版面的可視化。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讀者已習慣于接受一目了然的信息,因此清晰而明了的圖片報道也日益受到歡迎,讀圖時代的到來使得圖片獨立報道的價值得以發(fā)揮。圖片已成為人們打開報紙后的“第一視點”,合理運用新聞圖片會加強版面的可視化,有效增強報紙的易讀性,提高報紙的市場競爭力。
三是追求版面的簡約化?,F(xiàn)代生活瞬息萬變,復雜而又緊張,這使得人們摒棄過于精致、花哨的設計,轉而追求簡單的設計,以求得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和使用上的方便。進人厚報時代,讀者的閱讀時間并沒有因為版面的增加而增加,恰恰相反,快速瀏覽或讀圖成為新的閱讀趨向,這就要求簡化版面設計元素。越來越多的報紙設計者意識到,目前他們最需要做到的就是兩個字:簡約。簡約的目的也只是兩個字:易讀。簡約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報紙版式設計的特點,即與現(xiàn)代社會的生活節(jié)奏和現(xiàn)代審美觀念相吻合;易讀則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為讀者服務的辦報理念,即與現(xiàn)代讀者的閱讀習慣相一致。當然,簡約不等于簡單,它有內在的規(guī)律可循:簡約也不等于墨守成規(guī),它要緊跟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