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陜西獵人周正龍拍到華南虎的照片。這是好事,但有人說他是假的,這也是好事。分辨真假屬于正常的爭論,學術正是在爭論中進步的。但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一時沸沸揚揚,不得安寧。有人問參與者為何參與?好玩!真是“娛樂其中”。周拍的老虎照片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不好玩。
我只能說這是一個喧囂的社會,這是一個浮躁的年代。真和假都退而居其次,那什么才重要?“娛樂”真的那么重要嗎?
很多嚴肅的評論家評論韓寒的作品空洞無物,毫無思想性和藝術性,但很多同學很喜歡,原因類似:好笑。評論家認為韓的作品沒價值,但我不以為然。它的價值就是真實地記錄了這個年代人們的真實心態(tài)——浮躁。
娛樂不等同于浮躁,但是過分的娛樂卻是心理浮躁的表現(xiàn)。真假是可以用來娛樂的嗎?如果真假都可以娛樂,那還有什么不可以用來娛樂?
也許這種心態(tài)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當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質文明的進度時,必然導致精神的缺失。
我不禁想問,我的精神家園在哪兒?我曾經陶醉于中國古典文學。我很推崇先秦時期“百家爭鳴”,那個動蕩的年代卻孕育了偉大的思想,開掘了中國文化的源頭。我敬佩孔孟以“仁義”之心來待人;孔孟描繪的世界真是一個真、善、美的理想世界,我以為我找到了精神家園,我嘗試著用孔孟之禮來真誠地對待我周圍的人,但回擊我的是“虛偽”,“偽善”。
我不禁又想問,什么是真實的道德,道德的歸宿又在哪里?是否這個娛樂的年代不需要道德,正如不需要真假一樣?
娛樂只是在追求膚淺的感官享受,而道德卻可以讓我追求心靈的凈化與快樂。
我是一個人,而我卻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這就是娛樂給我?guī)淼膯⑹尽6易非蟮男撵`的寧靜和這個年代里的浮躁卻又格格不入,我又是否應該被淘汰?抑或是我現(xiàn)在對世界的認識很膚淺,還沒有找到娛樂背后的實核。
但我相信我是對的,只是我還沒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所以,我要繼續(xù)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