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神探狄仁杰》系列電視劇收視率的成功,既有演員的因素,又有著劇情的因素,但持續(xù)堅守品牌愿景是其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關鍵詞]品牌愿景 續(xù)拍 收視率 品牌
所謂品牌愿景是關于一個品牌未來的最重要的描述。品牌愿景清晰的界定、描述了一個品牌未來競爭環(huán)境、所從事的業(yè)務范圍、品牌的使命和品牌價值觀。關于品牌愿景的理論研究,最早見于英國伯明翰大學品牌營銷教授萊斯利·德·徹納東尼的《From Brand vislon to Brand Evaluatlon》一書。徹納東尼把品牌愿景的構成分為三個部分:未來環(huán)境;品牌使命;品牌價值觀。電視劇續(xù)拍能否留住觀眾與持續(xù)堅守品牌愿景有很大的直接關系,很多的續(xù)拍因品牌愿景流失而成了落日黃花,風光不再??傮w而言,電視劇續(xù)拍要么是狗尾續(xù)貂要么是自毀招牌,大都很難維系第一部的強勢,而《神探狄仁杰》系列電視劇卻不得不說是個亮點,一部比一部延長,收視率卻一路走高,倍受觀眾喜歡,堅守的品牌愿景,是其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神探狄仁杰》第一部于2004年8月在CCTV-8播出,平均收視率2.26%,創(chuàng)下單集最高3.05%的收視佳績,位居同時段排名第三位,全劇平均收視率3.66%,單集最高收視率5.03%,市場占有率沖至8.4%,同時段收視排名穩(wěn)居第一位,一舉奪得06年CCTV-8收視冠軍。據央視索福瑞統(tǒng)計,《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前27集的平均收視率為2.33%。是2008年央視8套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狄劇續(xù)牌如何堅守品牌愿景的呢?
一、沿用原班人馬操作品牌維系度高
每一版有關狄仁杰的電視劇都充分地體現(xiàn)出狄仁杰過人的智慧,狄公本身就是武則天時代性格鮮明的大臣,加之過往劇情里渲染了他無數(shù)精彩的斷案時刻。因而這樣一個深通醫(yī)理、植物以及言語頗為詼諧的狄仁杰,就成為中國古代史中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神探。經《神探狄仁杰》系列劇刻畫出來的梁冠華版本的這樣一個深入人心的神探自然與之前文武雙全、義正辭嚴的狄公截然不同。因此,人物本身的魅力,也是該劇續(xù)拍讓觀眾期待理由。
《神探狄仁杰》電視劇續(xù)拍主要角色人物基本沒有改變,仍然由梁冠華飾狄仁杰:呂中飾武則天漲子建飾李元芳,演員表演整體上到位表演深得觀眾喜歡,這起碼安慰了粉絲的心情,沒有臨陣換角《神探狄仁杰》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主角梁冠華了。雖然他已經是第四個扮演狄仁杰的演員了,但狄仁杰的神態(tài)真的被他演活了,舉手投足方法仿佛就是狄仁杰的化身“任何一個權勢在手的人物,其實都有復雜的性格,狄仁杰不只是一個神探,他更是一個政治家,可能看上去平和,做起事來則心狠手辣?!彼谋硌莘浅蚀_,而且眼神特別毒辣,觀眾會跟著他的思路一直在判斷,他的一個眼神,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能把觀眾帶進細節(jié)和故事里,觀眾看了必然會大快人心啊!盡管部分觀眾對梁冠華扮演的狄仁杰挑剔程度越來越高,說狄仁杰越來越胖,都挪不動步了,但幾乎沒有哪個演員能比梁冠華更合適。
呂中扮演的老年武則天,真可謂是威者不表于色,劇中她始終保持嚴肅的神態(tài),給人感覺表面上有點過于僵硬,舉手投足中似乎并沒有顯示武則天的睿智,其實倒是把武則天的威嚴演繹的絲絲如扣,在這一點上不得不佩服其高超的演技,那種做君主的既高傲又孤冷的境界真是出神入化入木三分。既有作為女皇的陰鷙、兇狠,也有作為女中豪杰的剛毅。呂中體形瘦弱,眼神也很內斂,極其符合展現(xiàn)武則天的多面性。
張子建所扮演的李元芳,走的是“青春偶像”的路子,那成熟沉穩(wěn)的舉動,那武藝高超的身手,確實俘獲很多年輕少婦的內心,似乎看到其沉穩(wěn)的眼神就多了心中幾許收看電視劇的快感。張子健長相亦正亦邪扮演李元芳,非常符合劇中人物的角色特點,其表演可以說是勇者不溢于表,很多粉絲就是專門沖張子健去的,更有甚者一定要在他身上找到夢中“白馬王子”的樣子。有這樣一位充滿號召力的演員,《神探狄仁杰》電視劇續(xù)拍不火才怪呢。主角尚且如此其他的陪襯角色也是演繹整體到位,似乎找不出過于累贅的角色,用觀眾的話說“人物演活了,戲自然就精彩了。”
二、劇情升級章顯品牌愿景主題
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jié),懸疑的舞臺布局,層層深入的劇情,章顯品牌愿景主題是《神探狄仁杰》系列電視劇勾起觀眾濃厚興趣的法寶,該劇基本上都從神秘詭譎的氣氛開始,事件撲朔迷離層層推進,情節(jié)驚險緊張跌宕起伏。偵查絲絲入扣毫厘不茍,推理開闔嚴密扣人心弦,最終是以懸念作為引導,吸引觀眾不斷進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推理結果和戲劇境界,從而使觀眾獲得愉悅的審美感受。
與其他以往國產電視劇相比《神探狄仁杰》系列電視劇在章顯品牌愿景主題上擁有三個顯著的不同區(qū)別:
1 歷史細節(jié)處理得比較巧妙
一般歷史題材電視劇為了凸顯神秘色彩,吸引觀眾注意,大都在正劇上夾雜一些夸張的劇情,盡管在畫面上確實增加了很多的閃光點,但作假的痕跡太過于明顯,戲說的也太離譜,觀眾看了后總覺得在丑化歷史人物,靠瞎編亂造的劇情實在是不能讓觀眾恭維,頻頻出現(xiàn)的低級錯誤,嚴重影響了觀眾的胃口,收視率下跌也是情理之中了而狄劇把歷史的事件也夾雜了虛構劇情,但由于做工比較細膩,總得來說還算基本可信。例如狄劇其中的蛇靈案件和黑衣社案件拍攝的非常精彩,表面上給人的感覺非常逼真仿佛是歷史再現(xiàn),其實這也只是有一定歷史根據,其他的劇情人物都是虛構而已,象什么蛇靈、黑衣社都是子虛烏有的,但這種半真半假的虛構卻可以讓觀眾可以接受,并為之精彩而拍手稱快。
2 劇情推進速度快
同類歷史題材的國產電視劇之所以不被觀眾所欣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劇情進展緩慢,讓觀眾看得焦急,本來一集就可以講述得清楚,分曉結果的事情,卻被硬生生的分成兩集甚至三集,劇情拖沓,敘述墨跡,觀眾實在消耗不起,只好換臺。而狄劇精彩就是劇情迅速推進,雖然主人公口述推理過程的方式較為簡單,但總體上簡捷明快,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觀眾也和狄公一同“分析”案情,一邊想著線索,一邊看著狄公的斷案,觀眾都如此激情,電視劇收視率節(jié)節(jié)攀升也是大勢所趨。例如狄劇的《滴血雄鷹》、《蛇靈案》,可以算是國產古裝推理劇中的精品之作。
3 劇情著眼大事件
對于一部懸疑片來說,生產者所需要考慮的,僅僅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如何使博弈的力量接近平衡,使推理的線索更加復雜。這樣才能制作出更為復雜縝密的故事情節(jié),最大限度地滿足文化消費者的感官需求。而這恰恰要求主創(chuàng)人員遠離“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渡裉降胰式堋防m(xù)拍在內容方面延續(xù)了第一部的風格,即案件不再局限于民間的偷盜、殺人,而是涉及武則天政權安危和國家安危的大案、、在官家與民間之間,它向“官”的方向邁了一步,離“民”則遠了一步,“不再貼近生活”,而這也恰恰是觀眾最想看到的。
總之,電視劇續(xù)拍要成功一定要堅守品牌愿景,既要保證原班人馬的本色表演,又要在劇情上做足文章,在情節(jié)上不拖泥帶水,否則很可能是“英雄”晚節(jié)不保,遺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