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評價:享有京劇界“通天教主”美譽的王瑤卿先生曾對京劇四大名旦的藝術(shù)特色有過“一字評”:梅蘭芳的“像”,尚小云的“棒”,程硯秋的“唱”,荀慧生的“浪”。
一字評論:1942年秋,著名作家老舍在四川青城山與碧野見面時,只用一個字:“翠!”就概括了“青城天下幽”的特色,實乃點睛妙筆。
一字嫁妝: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何紹基,在得CuCGCP0NSFPiVq1RTnljvg==知女兒備辦嫁妝后,從京城捎回一個箱子。喜事之日,女兒春梅打開箱子,全家愕然:原來箱內(nèi)空空,只是箱底工工整整地寫了一個大字:“勤”。新婚夫婦領(lǐng)會了父親的用意,于是娘家“勤”字嫁妝便成了他們治家的座右銘。
一字家書:上世紀60年代初期,著名作家趙樹理收到大兒子趙廣元向他要錢的一封信,信的內(nèi)容很精煉,只有一個字:“錢!”沒想到趙樹理的回信不僅快而且妙:“0!”他認為兒子既已自立,就不應(yīng)再依賴父親,可見趙樹理教子之嚴。
一字聯(lián):清朝咸豐年間,有個文人舉“墨”字求對,不少人以筆、書、紙等字相對,只有一位姓張的文人以“泉”字對對,十分巧妙,一時傳為佳話。因為“墨”字上半都為“黑”,“泉”字上半部為“白”,各屬顏色中的一種,且詞義相反;兩字下半部分別為“土”,“水”,同屬五行,奇趣獨味,巧得很。
一字詩:一家文學(xué)刊物刊登了一首題名為《生活》的詩,全詩只有一個字:“網(wǎng)”。它把生活中那種錯綜復(fù)雜,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用一個簡單的“網(wǎng)”字表現(xiàn)出來了。
一字座右銘:著名的山水畫家李可染年輕時學(xué)畫,曾經(jīng)寫了一個“王”字,作為座右銘。“王”與“亡”同音,其意思是學(xué)不好畫毋寧死。正是在這種奮發(fā)精神的激勵下,他勤學(xué)苦練,終于以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著稱于中國畫壇。
一字解窘:清穆宗幼時讀書好嬉戲。一次,他又不肯讀書,勸說又不聽,話一說重,穆宗哭了。老師靈機一動,翻出《論語》中“君子不器”,用手掩住器字下邊兩個口,要穆宗讀“君子不哭”。既是圣人之言,當然要聽,一個字解決了窘境。
?。ㄚw華薦自《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