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昕
[關(guān)鍵詞]曷蘇昆山謀克之印;印文;解析
曷蘇昆山謀克之印是北安市城郊鄉(xiāng)村民李清海、王德江、孫柏林在1986年春耕時發(fā)現(xiàn)并上交給北安市政府,1987年7月印移交給北安市文物管理所,1993年7月,由國家文物局組成的專家鑒定組來哈,鑒定該印為國家一級文物。
該印青銅鑄造,保存完好,重710克,通高5.1厘米,梯形印紐高3.4厘米,印面6.15×6.2厘米,基本為正方形。印文是九疊篆陽刻“曷蘇昆山謀克之印”,左背款鑿有“少府監(jiān)造”字樣。右背款為鑄造日期“大定十年七月”,上邊款刻“曷蘇昆山謀克之印”,左邊款刻“系蒲與猛安下”,印紐頂端還有以識別引文反正的“上”字。(見圖1)該印出土于曷蘇昆山謀克故城的范圍內(nèi),為金代蒲嶼路行政建制和地理區(qū)劃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長期以來,對“曷蘇昆山”的解釋也有一些,但止于“曷蘇”二字,認(rèn)為它與女真語“曷蘇館”有關(guān),這一點(diǎn)基本上沒有異議,但就“曷蘇昆山”如何解讀仍然沒有達(dá)成一致。比較有爭議的是“昆”字以及“曷蘇昆山”究竟是一個獨(dú)立的還是兩個詞。
王禹浪先生認(rèn)為“曷蘇昆山”應(yīng)該斷句為“曷蘇昆/山”,理由是,“曷蘇昆”即曷蘇館、曷蘇罕的轉(zhuǎn)音,曷蘇昆山謀克很可能是從曷蘇館路內(nèi)遷來的,而“山”則是指居住地附近的山嶺。實際上,北安市雖然位于小興安嶺南麓,但地形以丘陵與平原混合為主,坡度平緩,地形平坦。在謀克印的出土點(diǎn)放眼望去,更是一馬平川,并無山嶺。而如果曷蘇昆山謀克是從曷蘇館路遷來蒲與猛安地,完全可以使用曷蘇館、合蘇款、合蘇袞,為什么使用的卻是“曷蘇昆”這一并不太常見的漢字呢?因此,這一點(diǎn)是值得商榷的。
“曷蘇昆山”是何意,應(yīng)該如何解讀,我想最好是從女真語著手,或許可以多少找出一些端倪。
首先,曷蘇館(hoskon)與曷蘇(hos)。
曷蘇館是遼代對擁有遼國戶籍女真族的稱呼,即熟女真,又寫做合蘇款、曷蘇罕、合蘇袞?!稘M洲源流考》:“哈斯罕,滿洲語藩籬也。據(jù)云不得與本國往來,實有防閑之意。舊作合蘇款,又作曷蘇館。”《滿和辭典》對哈斯罕(Hashan)的解釋為“籬笆柵”。由于女真語是滿語的祖語,有直接親緣關(guān)系,哈斯罕實為曷蘇館的轉(zhuǎn)音,因此此條是可信的。
設(shè)曷蘇館的目的是“不得與本國來往,實有防閑之意”,也因此被稱為“系遼籍女真”。由此可見,“曷蘇”意為籬笆應(yīng)是沒有問題的。
其次,昆山(kunsan)與窟申(Kusan)。
“昆”有“人”的意思。金代有官職習(xí)尼昆、山只昆,分別解釋為“掌管軍隊差役的人”、“舍人”,由于女真語吸收大量外來語,“昆”用于詞尾,是契丹語或蒙古語的寫法。然而,如果將“昆山”二字拆開,“山”字將作為獨(dú)立名詞。這就意味著這座山的名字叫做曷蘇昆。前文說過,曷蘇昆山謀克故城附近并無明顯山嶺,否則,“曷蘇昆山謀克之印”的印文大可以寫做“曷蘇昆阿鄰謀克之印”。畢竟這在金代猛安謀克命名中是常見的。如:不匋古阿鄰謀克、斡鄰阿鄰謀克等。
《金史·列傳二十五》記載“(大定)二十一年,上念其(徙單合喜)功,遷其孫三合武功將軍,授世襲本猛安曷懶若窟申謀克?!边@里的窟申也寫做“忽申”,意為村、屯。與滿語嘎柵(Gasan)無論是詞義還是發(fā)音都十分相類。假設(shè)“昆山”是“窟申”的轉(zhuǎn)寫,基本就可以解釋通“曷蘇昆山”的大概意思——籬笆寨子。
綜上所述,曷蘇昆山謀克之印解讀為“曷蘇/昆山/謀克/之印”似乎較為恰當(dāng)一些,曷蘇昆山大致可意譯為籬笆寨子。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關(guān)于曷蘇昆山謀克的資料也尚有待完善,有不當(dāng)之處還請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xiàn):
[1]王禹浪.金代黑龍江述略[M].哈爾濱出版社,1993.
[2]羽田·亨.滿和辭典[K].國書刊行會,昭和四十七年.
[3]脫脫.金史·金國語解[M].中華書局,1979.
[4]孫伯軍.金代女真語[M].遼寧民族出版社,2004.
[5]脫脫.金史·列傳二十五[M]. 中華書局,1979.□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