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中英
思想家備受推崇,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前不久美國《外交政策》評出了2009年度影響世界的百名思想家。比之環(huán)球美女或者富翁排行,世界思想家評選更有意義:為什么思想家更加重要?為什么他們的思想能夠影響世界?
我記得英國大經濟學家凱恩斯有一段關于思想的話:“經濟學家以及政治哲學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實上統(tǒng)治世界者,就只是這些思想而已?!彼@話一般認為是警示后人的,也是自說自話。凱恩斯死后,其主張國家采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的做法,變?yōu)橐欢蕊L行西方經濟的“凱恩斯主義”。而他的理論和實踐在似乎被“遺棄”長達30多年后,在目前空前深刻的金融危機中又回來了。其他許多“主義”也回來了。在西方,馬克思的《資本論》正熱銷。
我們生活的當今世界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世界,危機重重。在這些危機中,最讓人憂心的其實還不是金融和氣候,而是思想缺失的危機。金融危機下,許多社會科學概念和原理也跟著破產了,尤其是經濟學。人們找不到世界問題的速效方案,在彷徨。
在思想危機的情況下,尋求新的世界問題解決和替代方案顯得更加必要。目前關于世界發(fā)展模式的討論,即“美國模式”和“中國模式”的討論,除了人為地制造“中國模式”及其鼓吹所謂“中國模式”要威脅、挑戰(zhàn)“美國模式”,在能夠解決世界面對的長期挑戰(zhàn)上,這類爭論并無真正的思想意義。正確的思考方式不是思考什么“北京共識”取代“華盛頓共識”,因為那是一種“新冷戰(zhàn)”的思考,而是思考為什么目前主導的發(fā)展模式導致了如此巨大而持續(xù)的危機?到底“后危機”時代的世界主導模式應該是什么?
再如,關于氣候問題的解決方案,目前國際上通行的解決方案是“低碳減排”?!暗吞紲p排”確能緩解氣溫上升,且能導致經濟增長的轉型,但能導致“可持續(xù)發(fā)展”嗎?不解決關于發(fā)展的深刻矛盾,即使真實現(xiàn)了低碳減排,也與高碳高排一樣,導致經濟危機的“產能過?!?。所以,“低碳經濟”這個概念,只是緩解和推遲危機,并非關于發(fā)展問題的釜底抽薪思想。
有一些思想一時嘩眾取寵,一些則冒充嚴肅而深刻,其本質上不過是有著思想之名的話語泡沫。具有各種不同利益背景的人一時間對某種引起轟動的思想加以回應,除了讓有關炒作的媒體盈利,以及有關人士戴上思想家的桂冠,不可能成為凱恩斯說的那種無論現(xiàn)在還是未來,影響世界的思想。
一個真正的世界大國,有價值、尖端的產品是深刻的、超前的思想,強大的實力不是大樓,而是能夠代表人類文明未來的大思想。對其他國家產生吸引力的思想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所說的“軟力量”的核心內容。他指出,美國在國際上“注定領導”的根源之一是美國具有能夠吸引他人的知識,具體來說是一流的思想家及其學術機構。對于爭取在世界上做出更大貢獻的中國人來說,歐美領先的思想,而非領先的糜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繼續(xù)借鑒和超越的。
世界處在大轉變的前夕,思想的創(chuàng)新終將引領世界徹底走出危機。用中國哲學來理解,工業(yè)革命以來的思想與其產物,諸如現(xiàn)代化、工業(yè)化、城市化、消費主義、權力政治、單一文明支配等可謂“道”,遇到了“天”之改變——氣候變化、金融危機、道德危機的無情挑戰(zhàn)和懲罰。如果“天不變道也不變”,那么,天變了,道還能不變嗎?所以,在這個世界的大轉折時刻,我們必須克服和避免這樣的困境:僅僅讓諸如凱恩斯的思想借尸還魂,除了重復和循環(huán)點什么,還不是人類接下來的新道路。 ▲(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