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芬
一、“教師作文輔導個性化”概念的提出
什么是“教師作文輔導個性化”?就是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個體不同的寫作優(yōu)勢,并加以細心呵護、針對性地開發(fā)和因勢利導地培養(yǎng);就是教師能夠以其教育智慧,創(chuàng)造性地向具有不同優(yōu)勢寫作方面的學生分別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具體幫助,以促進其寫作個性的發(fā)展與寫作能力的提高,并指導其提高自己達成目標;就是教師能夠將寫作教育與學生個性生存的文化背景、社會背景有機地結合,并使其成為學生健康個性養(yǎng)成與寫作素養(yǎng)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實施“教師作文輔導個性化”的原因
長期應試教育的積弊,把教師和學生都推向了應付考試的深淵,我們也已經習慣于用單一的標準來衡量千差萬別的學生作文,這樣做極大地抑制了學生多向的作文思維和個性化的體驗與表達。由此而形成的功利化思想、程式化思想對學生個性、心理的形成產生了極其有害的影響。
三、教師作文輔導個性化的途徑
(一)學生作文儲備指導個性化
1.有個性地選擇作家作品,并與之對話
林語堂有句話:“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所喜愛的作家,即等于一個飄蕩的靈魂?!矏鄣淖骷一蛭膶W愛人,就是他的靈魂的花粉?!泵總€學期,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選擇一個作家作為重點閱讀對象,盡可能多地收集、閱讀其作品,甚至閱讀有關傳記,他人的評論文章。當學生開始內化某位作家的思想及其作品的時候,學生也可以開始以各種方式和作家作品“對話”。
針對不同學生作文的特點,在推薦作家時也應該有所不同。對于思想相對單純的女生,可以推薦畢淑敏的散文,讓其明白也可以在娓娓道來中闡述自己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于語言艱澀的學生,可以介紹錢鐘書的文章或老舍的小說,培養(yǎng)其幽默輕松和形象生動的語言……
2.與各行各業(yè)的人物對話
學生喜歡的當紅歌星、影星、球星、科學家、經濟學家等,還有近幾年評選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以及相對來說比較不為人知的人物,如小山村里的令人感動的教師、村支書等,都可以成為學生探究、了解的對象,他們的傳記,他們的傳奇性經歷、奮斗歷程,他們取得的成就,都將成為學生的寫作儲備。
3.關注社會的“非常事件”
“非常事件”對個體生命而言是少之又少的偶然體驗,但對社會、群體來說就多得多,它對人們心理、情感乃至思想、觀念上的震動是極大的,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關注。既可以是社會的正面現(xiàn)象,也可以是社會的反面教材。當學生把視野轉向社會,轉向世界,轉向人類發(fā)展,并能自覺思索其中的意義,寫作資源不就大大地拓展了嗎?
(二)學生寫作期待激發(fā)個性化
1.建立每個學生的作文“最近發(fā)展區(qū)”
激發(fā)學生寫作期待的首要任務是摸清學生的作文發(fā)展情況,并以此為基礎,為學生確定“最近發(fā)展區(qū)”,即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和他人幫助能夠達到的恰當?shù)?同時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發(fā)展區(qū)域。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清楚地明白自已的寫作水平,在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的同時,通過努力,體驗到成功的歡悅。
2.構建展示學生作品的平臺
(1)宣讀學生作品
贊科夫認為:“在班上宣讀學生的作文,其意義首先在于喚起兒童對詞的藝術的熱愛,激發(fā)兒童的寫作愿望,使學生的個人特點及其完整的個性在作文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在作文指導過程中,對班上寫得好的作文,教師要富有表情地朗讀,并且要從聲調上讀出這個學生對題目內容有獨到的理解和真實感受的那些地方?!?/p>
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寫出完美的篇章,但是他們的作文中也可能有亮點,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詞,都不要放過對學生表揚的機會。這個小小的表揚不僅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樹立一面旗幟,對于學生個體來說更有著里程碑的意義。
(2)編輯文集,推薦發(fā)表。
文集的編輯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段落型,一類是全文型。
第一類要盡可能多地把每個學生的作文“亮點”展示出來,教師的發(fā)掘無疑給學生一個心理暗示:老師是重視我的。學生在明白自己的閃光點的同時,向優(yōu)向善的心理會讓他們期待著更多的自我展示。
第二類一定要精選,因為來自同班同學的作文最容易成為同學模仿的范本,教師的評價對學生來說無疑是權威的,如果沒有選好,就會誤導,就不只是事倍功半的問題了。
(三)學生作文批改個性化
1.教師與學生個人的互動方式
教師對學生個體進行輔導,能對學生個性化的作文優(yōu)點和缺點作出評點,能較深入地了解學生個體作文發(fā)展或進步的軌跡。
2.教師與學生的集體互動方式。
這是一種課堂上的作文集體輔導方式。一是教師收集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在課堂上集體輔導。一是教師展示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讓學生找出其優(yōu)點和缺點,得到一致認可后,對其缺點進行修改。
3.學生之間協(xié)作探究的方式。
這是學生作文互改的方式。教師先指導該次作文評改的重點,然后把學生分為四人一組,選出平時作文較好的一名同學擔任小組長,負責評改此次作文重點并綜合小組的意見寫出評改意見,四位同學通力合作,對不能確定的意見在小組討論后上交老師,老師參與討論并作指導,若有典型性,老師在班級提出并讓同學討論。最后讓每個小組推薦出最佳作品。
這樣做,調動學生作文學習的主動性和評改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在同學的作文優(yōu)點中得到學習,在同學的作文缺點中反照自身的不足。
教師作文輔導個性化探索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它考驗教師的教育機智,也拷問教師的教育良知。把學生當作“人”,把學生當作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是我們研究的基礎。在高中新課程背景下,這樣的研究有著深遠的意義。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華僑中學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