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青山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教學既是物理知識教學的基礎,也是物理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加大實驗教學力度,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必不可少的一步。
一、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
首先,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把學生從被動、苦學中解脫出來,并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工作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抓好教學,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讓學生學會學習。
其次,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教師要在實驗教學中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策略,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重視演示實驗,提高教學質量
對物理學習感覺難度較大的人,其最大的阻礙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對日常生活的用心觀察,頭腦中缺乏感性經驗,而這些感性經驗正是物理思維的基礎。因此,作為一名物理教師,首要任務就是盡一切可能,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物理現(xiàn)象和鮮活的物理情景。教師不僅要用好課程標準上規(guī)定的演示實驗,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話、一幅插圖也可以將它作為實驗素材,進行演示。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對于學生良好實驗習慣意識的培養(yǎng),首先,實驗前都要對儀器進行預備性調節(jié),根據(jù)需要,有的儀器安裝底座要水平,有的要垂直。各儀器之間的聯(lián)系也應滿足一定要求,如:電學實驗中,電路連接要正確,還要考慮到觀察、操作、檢查的方便。使用各種儀器必須按一定操作規(guī)范進行。對于違反操作規(guī)定的要禁止。操作要有一定的條理性,例如應在檢查電路后,再接上電源的另一個接線柱,然后合上開關。從小養(yǎng)成正確實驗操作的好習慣,為以后進一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實驗的能力包括設計實驗計劃、觀察操作、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與總結的能力。它的形成和發(fā)展是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不是每個實驗都能把各種能力同時培養(yǎng)起來。教師首先要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材,將每個實驗認真分析后,確定每個實驗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例如,電學實驗中,教師要反復強調安培表、伏特表的連接特點及“+”“-”極的接線位置,讓學生學會用歐姆定律正確估算量程,既避免量程過大使測量值的誤差大,又避免量程過小使電流燒壞儀表。學生掌握了基本實驗技能,就能獨立動手操作,打好實驗的基礎,通過實驗,不僅有效地幫助學生領會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和解決實驗中的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地區(qū)江孜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