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五年級的時候,老師們常常要求我們的家長在課本上簽個名,這是為了證明我們確實預習了功課,背過了課文之類的。簽了名就像寫下了保證書,還有那么點基督教里起誓的味道。
然而,我的老爸老媽都工作很忙,常常不在家,沒辦法監(jiān)督我讀書,自然更沒辦法每次都替我簽名。一開始,我總是向老師解釋,但次數(shù)多了,老師的目光里就多了幾許狐疑。
不得不承認我這個人還是很會耍那么點小聰明的,而且很有遠見。自從我明白讀書是件苦差事起就打好我的小九九:得把簽名這玩意兒學好,學成之后讀沒讀書那還不是我大筆一揮的事?從此我就開始了模仿生涯,天天照著老媽的筆跡苦練“課文已讀,×××”這幾個字。
等到了上初中那會兒,我已把老媽的簽名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兩個簽名放一起簡直是真假難辨,而且在此基礎上我還加了改進,把原來簽名的不足之處補上,這使得簽名看起來更加流暢完美。所以中學的課本上清一色是母親簽名的贗品,老師也看不出個所以然。
到后來常常是老師剛布置完讀書作業(yè),我就大筆一揮:課文已讀,×××。就算是忘了簽,到老師檢查時也能臨場發(fā)揮。我的同桌以及左鄰右舍對我這一絕招佩服得五體投地,讓我傳授秘訣,我搖頭長嘆:“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哪里有什么秘訣?還不是老朽我當年不分晝夜春夏秋冬苦練的結果,這又豈是一朝一夕可達到的境界?”
俗話說得好: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我竟也有陰溝里翻船的時候。那次我突然心血來潮,特意讓母親簽了一個名。因為是學期末了,想想老師也被我騙了幾載,心里不免有些內疚,最后一課給她一個真跡也不枉她在我面前天天兢兢業(yè)業(yè)地傳道、授業(yè)、解惑。誰知老師看了那簽名后狐疑地望了我一眼:“這名字真是你家長簽的嗎?”我突然慌張起來,難道老師竟然發(fā)現(xiàn)了?我費盡心機苦苦練習的簽名就在這最后一課被發(fā)現(xiàn)了?但轉念一想,不對啊,這簽名的確是真的啊。我頓時明白了,就是因為這是真的老師才發(fā)現(xiàn)了,老師早已看慣了我的假簽名,看這真的反倒不習慣了。老師見我神色有異,越發(fā)肯定了自己的判斷,連聲追問這名到底是誰簽的。我真是進退維谷,總不能說“老師,其實整本書就這一個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吧。
最后,還是只能承認這一個是我自己簽的,被罰抄了一篇課文。要是說實話的話,后果實在不敢想象。
【小編評語】你說仿冒家長簽名這事挺平常的,怎么在王亦馨筆下就那么好笑呢。關鍵是人家用了一種修辭方法:夸張。(一般人我還不告訴他!)這夸張要用得好,人先得是個幽默的人。建議多聽點郭德綱的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