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營宗愷被關押在一個僻靜的二層小樓的樓上。周圍異常寂靜,只偶爾聽得到有人上樓下樓走動的聲音。從極度疲憊的恐慌中清醒過來,自己被綁架時的情景,像快速倒帶的警匪片在小宗愷的頭腦中閃現(xiàn):
中午,吃完午餐——準備回家——過馬路,突然有兩個人向他走過來,二話沒說就把他抱到一輛面包車上。
一個聲音低低地威脅道:“別出聲!”接著,一塊布塞進了他的嘴巴。很快他們打開面包車里準備好的大箱子,把小宗愷裝了進去。然后,又扯出他嘴里的布,往他嘴里拍進幾片藥,拉上箱子拉鏈。
“肯定是安眠藥一類的東西,我不能吃。”小宗愷大腦迅速地轉動著,他沒有吞下藥片也沒有反抗。這時,聰明的小宗愷已經猜道,自己被綁架了。
兩個多小時的黑暗過后,小宗愷被綁匪帶到了這棟樓里,他們把他從箱子里放了出來,但把他的雙手綁了起來。
冷靜下來的小宗愷快速地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想找到逃生之路??墒?,他很快失望了,除了無法了解房間結構外,綁匪看守也很嚴密,再加上被牢牢地綁縛的雙手,小宗愷明白自己現(xiàn)在正應了那句話——插翅難飛。
失望與恐懼一齊向曹宗愷襲來,就在這時,他想起了爸爸說過“好漢不吃眼前虧”。
冷靜、冷靜、再冷靜……小宗愷在心里一遍遍默念著。盡量與綁匪周旋,不能惹惱他們。
接下來的幾天,白天,小宗愷的兩個小手一直被綁在胸前,晚上睡覺則綁在身后。每天由兩個綁匪輪流看守著。
“叔叔,有沒有書看?我想看書。”綁匪也怕時間長了,惹急了孩子,便真的找來了一些舊報刊。
有了書報,曹宗愷得到了很大安慰,他認真地看了起來,書報里有很多關于汶川地震的故事,小宗愷很快就被故事吸引住了。漸漸的,他覺得自己不那么害怕了。
每天,綁匪給他吃兩頓飯,其余的時間,小宗愷不是看書,就是睡覺。表面上,他平靜得像根本不在乎自己身處“危境”一般,其實,營宗愷心里也是焦急萬分,但他堅信,首先得活下來,“爸爸媽媽和老師一定會來找我的!”
看這孩子聽話,不吵不鬧,在綁架后的第10天,綁匪決定出手了。他們順利地從小宗愷那兒得到父母的姓名和電話,并發(fā)出了贖人條件:190萬人民幣。
綁匪要小宗愷給父母寫封信,他聽話照辦了;綁匪又給他拍蒙眼照,他也沒有反抗。
得到了孩子的消息,宗愷的父母既興奮,又害怕。他們在心里祈禱孩子平安。與此同時,警方積極展開了行動、部署“剿匪”。
又過了幾天,那是個同樣寂靜的下午,小宗愷仍被綁著,仍在看書。突然,門開了,還沒明白過來是咋回事,小宗愷就被飛速抱到了屋子外面。等他回過神,才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都在自己身邊。小宗愷得救了!爸爸媽媽與小宗愷抱頭痛哭,大家都很激動。
正是小宗愷的勇敢、沉著,給警方抓捕綁匪贏得了寶貴時間,也最終救了自己的命。
編者的話:11歲的小男孩曹宗愷,在被綁架的16天里,憑借自己頑強的毅力,沉著冷靜地與綁匪進行了一場“大智若愚”的心理戰(zhàn),即便是成人也很難有這樣的心理素質。曹宗愷這樣描述自己被解救的剎那的感受——“我在很陰暗的屋子內讀書,突然之間,就被人抱到明亮的人群中。就像一陣風,把我吹到另一個地方。”
在危難之時,膽大心細、遇事不慌,曹宗愷值得我們所有的人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