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爆發(fā)之初,它曾以另一個名字聞名于世——“豬流感”。后來,世界衛(wèi)生組織證實這種流感與豬并無直接聯(lián)系,豬獲得“平反”后,很快便淡出了甲流防控的視野。而今,一場對豬的保護運動再度掀起,只不過,這次保護的不是它的名譽,而是它的健康。
11月4日晚,歐盟健康和消費者總司下屬的歐盟食品鏈和動物衛(wèi)生常設委員會(SCOFCAH)頒布了防止豬感染H1N1病毒的控制和監(jiān)督措施指導方案,適用于27個成員國。
截至指導方案公布,共有9個國家在豬體中發(fā)現(xiàn)目前盛行于人類的甲型H1N1病毒,分別為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挪威、英國、愛爾蘭以及冰島。病毒蔓延至動物體后,是否將大規(guī)模群內傳染?是否會變異?是否會反過來傳染給人類?所有這些未知數(shù),正轉化為擔憂。對此,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表示,迄今發(fā)現(xiàn)甲流病毒傳染的新路徑,目前仍然是人與人傳播,但WHO也提醒:“隨著人類感染情況蔓延,從人向豬傳染的可能性更高?!?/p>
“目前這種病毒在動物身上的癥狀非常溫和,豬或者其他動物可能將病毒傳染給人的風險也很小”,11月5日,歐盟健康事務發(fā)言人Haravgi-Nina Papadoulaki語氣肯定地對記者表示,歐盟方面并不擔心病毒將在動物身上產生變異。歐盟在新一波疫情暴發(fā)中率先發(fā)起了對豬的保護措施。出于這種樂觀判斷,SCOFCAH的指導方案頒布的防控措施,將重點放在防止人類通過直接接觸將病毒傳染給豬,以及加強監(jiān)控上?!艾F(xiàn)在情況還很溫和只是我們需要做好準備”,Haravgi-Nina Papadoulaki說。
豬群中發(fā)生著什么
走在“歐洲心臟”布魯塞爾,幾乎感受不到甲流暴發(fā)的氣氛??床坏酱骺谡值娜?機場沒有體溫檢測儀,報紙上沒有關于甲流的消息,人們見了面,也如往常一樣用法式貼面禮親熱地行禮……唯一的一點不同,是銀行、會議、飯店、辦公室等公共場所多了許多免洗洗手液,以及提醒保持個人衛(wèi)生的海報。
在這種平靜的氣氛中,當歐盟突然于11月4日晚間頒布對豬的保護措施時,不少人心中一緊——豬場發(fā)生了什么?
截至指導方案公布時,歐盟的豬感染甲流發(fā)生在4個國家:挪威、英國(北愛爾蘭地區(qū))、愛爾蘭以及冰島。這些國家皆位于島嶼或半島,尚未有一例出現(xiàn)在嚴格意義上的歐洲大陸。
這些病例顯示,甲流讓豬的呼吸系統(tǒng)發(fā)生輕微感染,在豬群中存在一定的發(fā)病率,但基本都可痊愈,并且無潛伏期。除了呼吸系統(tǒng),甲流病毒并未蔓延至豬的其他器官。
甲流在人類身上發(fā)生了一些難解的病理之謎,例如為何年輕人的致死率更高。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目前的病毒與以往盛行的病毒在豬身上導致的癥狀幾乎沒有差別。
“無論是從實地觀察,還是從試驗結果來看,都沒有證據(jù)顯示甲流在豬體中的活動與其他常見的豬群內流行性病毒有何差別”, 歐盟食品鏈和動物衛(wèi)生常設委員會的工作文件中寫道。
以往,歐洲常見的豬群流行性病毒主要是H1N1、H3N2和H1N2。這些病毒通常都引起輕微的呼吸道疾病,癥狀為咳嗽、打噴嚏、流涕和發(fā)燒。病毒引起的死亡率很低,且通常在10-14天之內即可痊愈。
“人傳給豬的可能性更高”
為此,歐盟食品鏈和動物衛(wèi)生常設委員會判斷,目前甲流在豬群中的傳播案例還很少,因此一個新豬群發(fā)生病毒感染,很可能是由于接觸患病人類所致。由于甲流在人群中的感染仍在世界范圍內呈上升趨勢,在未來幾個月,甲流傳入歐盟豬養(yǎng)殖業(yè)的風險將會上升。
而更大的風險是,該委員會認為,理論上來說,甲流從豬傳染至人類的偶然案例也可能發(fā)生。Haravgi-Nina Papadoulaki稱,傳染似乎限于那些與病豬有直接接觸的人群。風險還來自于H1N1病毒的變化。雖然Haravgi-Nina Papadoulaki表示歐盟并不認為H1N1在豬身上將發(fā)生變種,但WHO則有更多的考慮。
因為流感病毒共有8種基因形態(tài),當豬同時感染上不同的病毒后,“它就成為遺傳物質可以發(fā)生交換的混合容器,這樣一來將會帶來H1N1病毒的基因變化,或者變異為一種全新的病毒”。
甲流在4月爆發(fā)之初,“食用豬肉將感染H1N1病毒”的擔心曾導致39個國家采取了限制豬肉進口的措施。養(yǎng)殖業(yè)大戶歐盟似乎對此仍心有余悸,因此在此次的工作報告中,對甲流在豬群中傳播可能帶來的后果評估中,還有“或許會阻礙生豬和豬肉制品貿易,或引起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一條。
“事實上,在衛(wèi)生的條件下烹飪,人類不會因食用豬肉和禽肉,以及肉制品受到感染”,Haravgi-Nina Papadoulaki反復強調。
下一個危險:火雞 貂皮
基于上述風險考慮,雖然目前歐盟各國的豬場尚未發(fā)現(xiàn)大規(guī)模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趨勢,但歐盟食品鏈和動物衛(wèi)生常設委員會仍然頒布了應對甲流的指導意見。
歐盟成員國歷來以協(xié)調方式處理動物健康問題,而目前尚無歐盟層面或國際社會層面處理豬感染甲流問題的法規(guī)或標準,這是常設委員會制定該指導意見的考量之一。
Haravgi-Nina Papadoulaki告訴記者,該份指導意見由歐盟健康和消費者委員會與27個成員國共同制定,監(jiān)控和控制是需要各成員國協(xié)調的核心問題,“不過這只是指導意見,不具備法律約束力”。
由于目前的觀測結果顯示,甲型H1N1病毒與歷來歐洲豬群中常見的流感病毒未有明顯差異,因此歐盟的指導意見是基于對常見病毒的知識和防控經(jīng)驗而做出的。
目前的傳播路徑主要是人與豬傳染,因此當務之急是防止甲型H1N1病毒引入豬群,生物防控措施是阻斷這條傳播鏈的核心手段。養(yǎng)豬產業(yè)的工人進入豬場時要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特別是對于已經(jīng)患病的工人要避免與豬的直接接觸,理想狀態(tài)下最好不要進入豬場。工作報告中承認,對于甲型H1N1病毒在歐盟豬群中傳播狀況的信息仍然不足。因此密切監(jiān)視豬群情況是防控措施的第二個要素。
鑒于甲流病毒在早期癥狀非常輕微,而且癥狀很容易與其他呼吸道類疾病混淆,指導意見建議,應該重點監(jiān)控那些已經(jīng)明確與人類病例有流行病學聯(lián)系的豬場。
這份工作文件還設計了病毒一旦在豬群中爆發(fā)后的應急措施。鎮(zhèn)靜觀察、對受感染豬場進行隔離或轉移、注射疫苗、屠宰病豬、提高安全防控措施、提高認知程度和對人類提高保護是推薦的幾個手段。
文件中反復提及,所有防范措施都要遵守“警惕、適當和靈活”三個原則,“我們需要做好準備”,Haravgi-Nina Papadoulaki表示。需要防范的除了豬群,也許還有其他動物,尤其是禽類也蘊藏著被感染以及成為感染體的危險。
根據(jù)WHO提供的材料,目前在智利和加拿大的火雞,以及一些美國的寵物中也出現(xiàn)感染甲型H1N1的案例。雖然WHO仍認為這些屬于無關聯(lián)案例,不會對人類健康構成特別威脅,但WHO對禽類感染H1N1病毒施以特別關注。顧慮就在于一直陰魂不散的陰影:H5N1型禽流感,“沒有人能預測,H5N1在H1N1的壓力下,會怎樣活動”。
事實上,這樣的案例已經(jīng)在丹麥出現(xiàn)。近期,丹麥一家貂養(yǎng)殖廠的貂突然染上了一種新病毒,病毒序列顯示了在人與人間流傳的流感病毒與豬與豬傳播的流感病毒的結合,雖然并未在貂場工人體內監(jiān)測到這種病毒,但WHO認為,這是流感病毒在不斷發(fā)展的信號,“也就是存在突變的可能性,因此對動物也應該保持長期警覺”。
(陳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