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沁芳 許曉娟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銀鈴般清脆的童聲曾經(jīng)照亮了無數(shù)中國人對生活的向往,歌聲中的北京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他們中,有祖祖輩輩生在北京的本地人,也有南下、北上、東來的遷徙者,還有出差、就醫(yī)、訪學的過路客,生活在北京是他們生命中共同的交匯點。60年,是一個花甲老人的生命歷程,60年中,有許多人出生,也有許多人過世。交匯在北京,生命的體驗有共鳴,也有不同。當我們回顧數(shù)字記錄的歷史,生活在北京,就像是一部史詩,讓人震撼,也發(fā)人深省。
■ 從吃飽到吃好
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生活的意義也許相同,但內(nèi)容卻大不相同。如果說生存與發(fā)展是生命中的兩大主題,那么為二者所傾注的精力可以用來考量生活的品質(zhì)。生活在北京,吃,對于人的意義也逐漸擺脫了生存的桎梏。
上世紀50年代,面粉、大米和雜糧是北京市民飯桌上的糧食原料。據(jù)北京市職工家計調(diào)查資料,1955年,城鎮(zhèn)居民家庭人均糧食消費量大約174公斤,其中大米46公斤、面粉74公斤、雜糧54公斤。一直到1980年,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糧食消費量基本在160—190公斤之間浮動。豐年,多吃,荒年,則少吃。改革開放以后,吃飽已經(jīng)不再是問題,糧食的消費量開始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副食數(shù)量和種類的逐步增加。到上世紀90年代初,城鎮(zhèn)居民的年人均糧食消費量已降至100公斤左右,10年間下降了近4成。與糧食消費量變遷相對應(yīng)的是肉類消費的變化,豬、牛、羊、雞、鴨、魚等肉類逐漸取代部分糧食,成為百姓餐桌上的充饑物。1990年北京市城鎮(zhèn)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費豬肉25.3千克,是1955年的8.4倍;牛羊肉5.3千克,是1955年的2.5倍;禽類4千克,是1955年的28.8倍;蛋類15.5千克,是1955年的6.8倍;魚蝦6.4千克,是1955年的3.3倍。居民食品消費逐漸由米、面、雜糧為主的“主食型”向營養(yǎng)齊全的“副食型”方向轉(zhuǎn)變。1955年,北京城鎮(zhèn)居民食品消費支出中近一半(47.6%)用于糧食消費,到1990年,食品消費支出中用于糧食消費的支出已不足1成(9.5%)。2008年,城鎮(zhèn)居民糧食消費占食品消費支出的比重進一步降至6.7%,53年間該比重下降了40.9個百分點。
在北京,從吃飽到吃好,肉食對糧食的取代是特點之一,除此之外,餐桌的豐富還體現(xiàn)在不斷增加的在外用餐上。北京自古就被稱為“五方雜處,首善之區(qū)”。60年來,伴隨著北京餐飲業(yè)的繁榮,北京市民的飲食方式也逐步多樣化。1978年,城鎮(zhèn)居民在外用餐支出占其食品支出不到5%,2008年,該比重提高到25%以上,上升了20多個百分點。
■ 從“藍螞蟻”到“花蝴蝶”
自古以來,服飾都集中體現(xiàn)了一個地區(qū)的文化和經(jīng)濟,代表了生活的質(zhì)量和品味?;仡?0年來的影像資料,給人最大的沖擊莫過于服飾顏色的變遷。藍色的主基調(diào)逐步釋放,綻放出五顏六色競相爭艷的多彩生活,于是意大利《全景》雜志將此概括為從“藍螞蟻”變成“花蝴蝶”。實際上,“藍螞蟻”的故事不僅僅是顏色,從“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到追求穿出個性,從顏色、款式的單一到“撞衫”的尷尬,折射出60年來居民在穿著消費方面的深刻變化。
“藍螞蟻”的故事講述了棉布時代的特征,改革開放以前,生活在北京,棉布是最主要的服飾面料。1955年,北京市城鎮(zhèn)居民人均購買棉布8.6米,布制服裝0.6件。上世紀60年代棉布消費量下降意味著人們衣服消費數(shù)量的減少。改革開放以后,人們直接購買棉布逐漸減少,上世紀80年代人均購買棉布基本維持在2—6米之間,90年代以后人均購買棉布大多數(shù)年份都不足1米。這與改革開放前棉布消費數(shù)量減少的原因卻大不相同,主要是對棉布的消費逐漸被對成衣和其他面料的消費所替代。
“花蝴蝶”的故事意味著一種面料的沒落,但卻孕育了無數(shù)服飾的新生,包括面料,更包括款式、品牌。改革開放以后,生活在北京的人們也開始有了多樣型的服裝。多樣型首先是面料的多樣,化纖布、呢絨、綢緞和毛線等和棉布一起逐漸填充了人們對服裝的追求,然而,布料的消費并沒有持續(xù)太長,流水線的生產(chǎn)方式使得成衣消費成為服裝消費的主要方式。1955年,北京職工家庭的居民每人平均兩年買1件衣服;80年代,則平均每人一年購買3—4件衣服;90年代,已經(jīng)很難對衣服的數(shù)量進行統(tǒng)計了,毛皮大衣、呢大衣、毛料服裝卻開始進入統(tǒng)計的視野。1985年北京市城鎮(zhèn)居民每百人擁有毛皮大衣46件,1999年每百人一年就要購買4.4件,高檔服裝逐步進入尋常百姓家。
■ 從四合院到單元樓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覺,因此,可以說,居住至少代表了我們?nèi)种坏纳?。?949年到2008年,北京從一座僅210萬人口的古城成長為一座近1700萬人口的都市。如果說古城的標志是四合院,那么,如今北京的住房則主要是單元樓。
1949年,四合院時代,城鎮(zhèn)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大約在4.75平方米左右;2000年,單元樓時代,城鎮(zhèn)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為11.15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積為16.75平方米;2008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使用面積為21.56平方米。60年來,居住空間的擴大主要依靠單元樓建筑對平房建筑的取代。1985年時,北京市還只有38.4%的城鎮(zhèn)居民居住在單元樓,而2008年,91.3%的城鎮(zhèn)居民都住進了單元樓。
單元樓時代,各家各戶的房子有一居到四居不等,2008年二居室的住戶占單元樓住戶的62%,是單元樓住宅的主要戶型,其次是三居室,占27%。2008年北京市城鎮(zhèn)居民家庭平均每戶大約2.8人,三口之家在這一棟棟的單元樓中構(gòu)筑著幸福生活。
■ 從有軌電車到地鐵
生活就像是年輪,歲月記載了我們活動圈的擴展。圍繞著我們的住所,是交通工具的變化,使我們像圓規(guī)一樣將足跡不斷伸長。60年來,“黃包車”、馬車、有軌電車變成了歲月的塵埃,留在了博物館里,自行車盛極一時、小汽車興風作浪,如今,地鐵打造了一個龐大的地下北京,城市軌道和四通八達的道路,支撐著我們急促而堅定的步伐。
1949年,北京有103輛有軌電車營運,運營線路7條;公共汽車有61輛,運營線路4條;人力車1394輛,人力三輪車2.15萬輛,客運馬車60輛,出租汽車180輛。這些就構(gòu)成了北京公共交通的全部圖景。有軌電車的歷史并沒有持續(xù)很長,1966年,北京市的最后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停駛,有軌電車的運營歷史畫上了句號。1969年,北京市地下鐵道一期工程建成,1971年開始試營運,開啟了地鐵交通的新篇章。
從有軌電車到地鐵,北京城市交通形成了地上和地下并行發(fā)展的新交通體系。在地上,城市道路、公路建設(shè)不斷邁向新臺階,到2008年末,全市道路總里程達到6186千米,是1949年的28.8倍;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20340千米,是1957年的17.6倍。隨著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軌道建設(shè)也進入了發(fā)展的黃金期,地下鐵路和地上快軌貫通,到2008年末,北京市共開通軌道交通線路8條:地鐵1號線、地鐵2號線、城鐵13號線、地鐵八通線、地鐵5號線、地鐵10號線一期、機場線及奧運支線。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200千米,比2001年末增加了146千米,增長了2.7倍。
城市道路交通和地鐵建設(shè)為北京市釋放出了巨大的交通潛能,也迎來了汽車時代。全市公共電汽車從1949年的164輛提高到2008年的2.3萬輛,出租車從1949年的180輛提高到2008年的6.66萬輛,公共交通得到了快速發(fā)展。與此同時,民用汽車保有量也開始急劇膨脹,1979年,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為7萬輛,到2008年上升至318.1萬輛;1987年時,全市私人汽車保有量僅為0.7萬輛,到2008年,已升至248.3萬輛。
60年來北京人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數(shù)字呈現(xiàn)的故事令人振奮。但同時,從吃飽到吃好,我們越來越多地關(guān)注食品安全問題;從“藍螞蟻”到“花蝴蝶”,我們可能會因為如何處理衣物而煩惱;從四合院到單元樓,我們會嘆息近鄰不如遠朋;從有軌電車到地鐵,我們會討厭轟隆隆的汽車噪音,也常常因遭遇堵車而無奈……借用周潤發(fā)在《秋天的童話》里的臺詞,就是“茶煲”(trouble,麻煩)。新生活有了新“茶煲”,為了解決處理“茶煲”,我們不斷進取,開拓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