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子
為什么要換牙
人的牙床骨有一個從小到大的發(fā)育過程,在幼兒期,牙床骨不大,這時候如果長出一副恒牙,將無法在牙床骨上立足。進入成年期后,牙床骨長大了,假如這時還是那些乳牙,牙床骨就填不滿,難以發(fā)揮正常的咀嚼作用,所以,人要長兩副牙齒。
為什么飯前鈑后要休息一會兒
消化液并不是說來就來的,它的分泌需要有一定時間。吃飯前稍微歇一會兒。為分泌出足夠的消化液作好準(zhǔn)備,這樣,吃下去的東西容易消化。吃過飯以后,胃里裝著滿滿的食物。胃腸消化食物需要血液來幫忙。如果吃完飯馬上去從事劇烈的體力活動或緊張的腦力勞動,體內(nèi)的血液將會大量涌到全身肌肉處或大腦中,留下幫助胃腸工作的就少了。這樣一來,胃腸里的食物不能被很好地消化。日子久了,就容易得消化不良、胃脹、胃痛等毛病。所以飯前飯后都應(yīng)該休息一會兒。
為什么能聽見蜜蜂,蒼蠅和影子飛的聲音,卻聽不見蝴蝶飛的聲音
先讓我們來做一個實驗。當(dāng)你把竹蜻蜓在手中用力一搓,然后迅速往上送,竹蜻蜓就呼的一聲飛上去了。這時,我們所聽到的聲音是竹蜻蜓在飛行時與空氣的摩擦聲。但是,這種聲音只有竹蜻蜓在每秒鐘里轉(zhuǎn)20~2萬次左右時才能聽到,低于或高于這個范圍,我們都聽不到。昆蟲學(xué)家研究發(fā)現(xiàn),蒼蠅飛行時,每秒鐘振翅150~250次左右:蚊子飛行時,每秒鐘振翅600次左右;蜜蜂飛行時,每秒鐘振翅近300次??墒?,蝴蝶飛舞時,每秒鐘只能振翅5~8次。因此,蒼蠅、蚊子、蜜蜂等昆蟲飛行時,我們總覺得有嗡嗡的聲音,而蝴蝶飛舞時,我們聽不見聲音。
所有的昆蟲都沒有鼻子,但它們的嗅覺都異常靈敏。原來,昆蟲的頭部長有對觸角,這對觸角上布滿了嗅覺器,起到了鼻子的作用。每個嗅覺器內(nèi)都分布著神經(jīng)末梢,神經(jīng)末梢直接與腦神經(jīng)相連。嗅覺器聞到氣味后,信息就會立即傳送到大腦,大腦再指揮昆蟲朝有氣味的方向飛去。昆蟲除了觸角上長有嗅覺器外,它的下唇須和下顎須上也長有嗅覺器。所以,昆蟲能敏感地感知氣味。
星星的顏色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星星的溫度越高,它發(fā)出的光線中藍光的成分就越多,看上去這顆星星就呈藍色;星星的溫度越低,它所發(fā)出的光線中紅光的成分就越多,看上去它就呈紅色。我們可以根據(jù)星星的顏色估計它的表面溫度。太陽看上去是白色的,它的表面溫度是6000℃:織女星也發(fā)出白色光,但它發(fā)出的光比太陽光更白,它的溫度也就比太陽高,差不多有10000℃:天蝎座那顆亮亮的“心宿二”,從它的火紅色就可知道它的表面溫度不會超過3600℃。